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我會唱的調子,像花兒一樣多,就是沒有離別的歌;我想說的話,像茶葉滿山坡,就是不把離別說......”

這是拉祜族女子李娜倮創作的原生態歌曲《實在捨不得》,送別的歌聲唱醉了多少原本到此一遊的旅人,卻最終將“老達保”這個名字留在了記憶裡。這裡有最淳樸、生動的民族風情,真摯熱烈的心靈溝通。

從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城往南走42公里,穿過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一路上雲霧繚繞,竹林深處藏著拉祜族的村寨,哪裡飄來歡樂的歌聲,那便是以音樂聞名的老達保村。這裡被稱作“中國維也納音樂小鎮”,也是尋夢環遊的心靈驛站。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音樂融入靈魂的村寨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拉祜族人是放歌瀾滄江邊的百靈鳥,他們認為自然萬物皆有靈性,山水樹木都是歌。他們在天地間放歌,與自然和諧相處,內心表達的是酣暢淋漓的生活感受。

走進拉祜族聚居的老達保,原野中錯落有致地矗立著“幹欄式”木竹群樓,廊棚逶迤,美人蕉優雅佇立。這裡是拉祜族歌舞保留最多的地方,也是拉祜族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老達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牡帕密帕》的保護傳承基地,創世史詩《牡帕密帕》是拉祜人的百科全書和說唱音樂的代表作,也是拉祜人崇敬民族的心底之歌,它點燃著拉祜人的信仰之光,飽含著先民總結的生活哲理。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老達保的魂是拉祜族人的歌聲,這個被稱為瀾滄縣音樂歌舞之鄉的地方,男女老少皆能彈唱,他們擅長蘆笙舞、擺舞、無伴奏合聲演唱,80%的村民都會用吉他彈唱,上至七旬老人,下至少年幼童,都能彈奏出一首首動人的鄉村音樂。

音樂是老達保人生活的一部分,農閒時的彈唱表達著他們對生活的熱愛,節日的合唱表達著他們對拉祜族民族文化的信仰與崇敬。對於幸福生活的表達,有些人可能是寫出來,而老達保人是要和著節拍唱出來。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蘆笙是拉祜族小夥談戀愛的必備神器,拉祜族小夥會根據情境奏出各種音樂,像是與戀人的對話,懂得的人自然會款曲相和,為農耕文明的村寨增添了許多藝術與浪漫。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情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老達保村子不算大,卻被稱作“大山深處的最炫民族風”,有著靜謐神奇的魅力。

走進寨子裡,有風拂過,便會聽到清脆的鈴音,抬頭看會發現是隨風起舞的竹製品,這是拉祜族人的生活智慧。每當稻米成熟的時節,偷吃的鳥兒便會趨之若鶩地趕來,先民們就利用鈴聲來驅趕鳥兒們,這叫“趕鈴”。

在老達保,能見到各種各樣的葫蘆,佇立在廣場上威武的鐵葫蘆,裝飾路邊柱子的木葫蘆、罩燈的工藝葫蘆,可以伴奏的樂器葫蘆,還有可做美食的生鮮葫蘆。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在老達保,能見到各種各樣的葫蘆,佇立在廣場上威武的鐵葫蘆,裝飾路邊柱子的木葫蘆、罩燈的工藝葫蘆,可以伴奏的樂器葫蘆,還有可做美食的生鮮葫蘆。

據拉祜族長篇詩體創世神話《牡帕密帕》記載,一位叫“厄薩”的大神創造了地球與自然環境,但沒有人類,厄薩覺得寂寞,於是種下葫蘆。葫蘆成熟後,由小米雀和老鼠共同啄開葫蘆,走出來一男一女,啪啦啪啦......

拉祜族人認為自己的祖先是從葫蘆裡走出的,所以村寨裡無論是建築、服飾、樂器還是裝飾品,都有葫蘆的存在。人們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著對葫蘆的熱愛,對祖先的崇敬。代代傳承的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依然留在拉祜人的血液裡。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幸福就是如此簡單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1984年,老達保村民李石開賣掉一頭豬,買一了一把吉他,這個12歲學會蘆笙,15歲學會拉祜史詩《牡帕密帕》的年輕人,拿著新玩意兒一進山,立刻吸引了全村人的目光。就這樣,丈夫傳給妻子,父親傳給兒女,哥哥姐姐傳給弟弟妹妹,老達保人血液裡流淌著對音樂的狂熱被激發了出來,形成了男女老少彈吉他的場面。

多年後,李石開的女兒李娜倮在揹著吉他走出村寨演出多次後,又回來老達保。李娜倮和她的朋友們更希望將拉祜族的歌舞在老達保上演,把遊客帶到村寨裡,看到拉祜族人發自內心升騰的幸福感。2013年,村裡成立了普洱市第一家由農民自辦、自創的演藝公司,全村的男女老少扛起鋤頭是農民,拿起吉他上臺是演員,種地採茶的婦女深情的演唱,扶犁耙子的莊稼漢子嫻熟地彈著吉他......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每逢週末,一場拉祜風情的歌舞劇都會在老達保上演,200多人共同演繹的獨樹一幟的多聲部合唱《打獵歌》,曲調優美動聽,樸實純真;《蘆笙舞》是拉祜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舞蹈,曲調或粗獷狂放,或細膩優雅,舞者如痴如醉;拉祜民間樂器蘆笙、響篾演奏出悠揚溫婉之聲......整臺實景劇演出大氣磅礴,豐富多彩,以源於自然的毫無雕琢之聲回饋給大自然,彰顯出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魅力。拉祜聲,瀾滄情,讓人久久回味。

古村落——老達保—吹笙踏歌花樹下 樂舞和諧幸福家

生活在這裡的拉祜族村民沒有專門學習過音樂,卻在濃郁的音樂氛圍中長大,歌唱成了一種本能的生理。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看白駒過隙,聽山間風雨,文化與自然的心靈碰撞,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歡樂之歌,這是拉祜人對幸福的追索,對生命的禮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