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實纍纍共享豐收樂——莆田市多地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金秋,枝頭總綴滿成熟的果實。自今年起,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我國首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莆田市多地圍繞“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主題,以喜慶的方式共同迎接瓜果滿枝,稻穀飄香的豐收喜悅。

莆田市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在仙遊縣朗橋村舉行

秋實累累共享豐收樂——莆田市多地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莆田市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

9月23日上午,莆田市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在仙遊縣鐘山鎮朗橋村舉行。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出席活動。 當天上午9點許,活動在開場舞《大鼓慶豐收》節目中拉開序幕。與會領導與農民代表共同播撒豐收的金沙,共慶莆田市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正式開幕。隨後舉行了水稻收割開鐮儀式,領導與農民代表共同割下豐收第一把稻穗,慶祝豐收,祈願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據悉,今年6月21日,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9月23日是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莆田市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由市農業局、縣委縣政府主辦,主會場設在鐘山鎮朗橋村,同時在各縣區設立分會場。

據瞭解,朗橋村依託原生態山水田園風光,全力推進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力爭打造鄉村振興典範。截至目前,該村已對800餘畝土地進行升級改造,建設由稻田藝術、植物迷宮、四季花海、特色瓜果、蘑菇部落、環田慢道等組成的創意休閒田園。

此次主會場活動主題為“振興鄉村、美麗莆田”,活動內容包括一個慶豐收主會場和四個特色展示區。

在慶豐收文藝演出中,《荔枝紅了》《海峽同樂》《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一一上演,人們用載歌載舞的方式抒發豐收的喜悅。精彩節目中,還穿插了許多歡快的比賽環節,有揮鐮割稻、稻田大力士、人工神槓稱等比賽,農味十足、妙趣橫生,充滿田園風情。

四個特色展示區包括特色農產品展示區、名優農副產品展銷區、閩臺特色美食區、農事體驗區。在木棧道、風情古街、稻田裡分別展示了各地名優農副產品、特色美食等等。活動現場吸引了上千遊客前來觀賞美景、體驗農事、品嚐美食,展示區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莆田秀嶼區東嶠鎮革命老區村珠江村喜慶首個農民豐收節

秋實累累共享豐收樂——莆田市多地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活動在三座厝舉行

2018年9月23日是首箇中國農民豐收節,各地農民迎豐收、曬豐收、慶豐收。莆田市秀嶼區東嶠鎮革命老區村珠江村的村民們也自發組織,在位於村裡的莆田市革命遺址“三座厝”,開展慶祝首箇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迎中秋共團圓活動。 9月23日下午開始,珠江村三座厝大埕前人頭攢動,厝內人聲鼎沸。孩子們饒有興致地圍在三座厝歷史知識問答、防震減災知識有獎問答、猜燈謎、趣味插秧、水果保齡球等活動區,瞭解村裡的歷史文化,體驗趣味遊戲帶來的樂趣。老人們則來到義診區域,進行測血糖、量血壓、眼睛檢查等常規體檢。來自晉江地震辦的講師則在模擬儀器旁,認真地教授村民們如何進行心肺復甦搶救,老少村民們學得有模有樣,樂在其中。一旁的農產品展銷區則擺上了農副產品,供人們挑選購買。當天傍晚,村民們又舉行了中秋博餅活動。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安排,吸引了村裡的男女老少闔家上陣,沉浸在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當中。厝內厝外好不熱鬧。

“這是咱農民自己的節日,要讓咱農民享受到豐收的喜悅。作為活動的組織者,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會辦得這麼熱鬧,應該說還是辦到咱們老百姓的心坎裡去了。”村民林淑珍說,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既能夠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豐富鄉親們的業餘文化生活,展示鄉親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又能夠助推美麗和諧鄉村的建設。

“我這次回到村裡來和大家一起參加活動,看到鄉親們很團結,精神面貌也都很好,農民的生活確實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變。”已經出嫁多年的村民林惠珍感慨道,村裡的面貌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貧窮、落後、封閉的村子了,如今村裡處處洋溢著團結、互助、和諧的氛圍,鄉親們的生活條件比以前好了,精神生活也比以前豐富了許多。

據瞭解,三座厝位於珠江村宮前自然村,面積1050平方米,系中共閩中游擊隊珠江中隊舊址,現為莆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史教育基地、福建省黨史教育基地。2016年9月,中共莆田市委黨史研究室以“珠江聯絡站舊址”名稱公佈為莆田市革命遺址。2017年2月,莆田市政府核定並公佈為第六批莆田市文物保護單位。

百餘農民參與旗袍秀 慶祝首個農民豐收節

秋實累累共享豐收樂——莆田市多地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100多位女農民身著旗袍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9月17日,來自全縣各鄉鎮的100多位女農民身著旗袍,相約來到仙門寺景區,參加旗袍走秀活動,一展女性農民風采,共同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據悉,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可以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還可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

旗袍是中華民族展示女性美麗的經典服飾,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服飾文化精髓。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他們有的撐著油紙傘,有的手執團扇,穿著各式旗袍,和著樂曲,在眾人面前款款而來,嫋嫋而去。各式各樣的旗袍顏色鮮豔奪目,與仙門寺景區的融為一體,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東方女性之美。遊客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精彩的瞬間。

“現在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生產力得到了空前釋放,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都得到了保障,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農民盧慶煙告訴記者,今天組織農民姐妹們來此旗袍走秀,是為了慶祝首個農民豐收節。(莆田文明網綜合東南網/仙遊今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