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讓鄉村文化「活」起來 唱響新時代的田園牧歌

春有百花,秋有收穫;夏有涼風,冬能遊樂的田園風光勾勒出一幅閒然自得,別具魅力的田園風光。現如今,行走在莆田的鄉野,帶著泥土氣息的新變化撲面而來,鄉村振興已經成為鄉村的精神文化地標,湧現出一批批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民眾,以獨特的方式,扮靚美麗鄉村。

講述鄉村“小故事” 說清發展“大道理”

現在跟你們分享的是,黨的十九大精神對於我們鄉村振興有哪些指引……”9月5日,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忠門鎮瓊山村聯心議事長廊裡,傳來熱情洋溢的宣講。作為市業餘講師團成員,瓊山村黨支部書記蔣美金與村民面對面拉家常,通過農家“小場面”,講述鄉村“小故事”,說清發展“大道理”。

聯心議事長廊是瓊山村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2016年1月起,該村根據村莊文化定位,不搞大拆大建,保留特色鄉韻,於當年10月完成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並通過考核驗收。“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共同探討哪些方式更適合我們村的建設……”宣講現場,蔣美金圍繞《三十講》中的第二十二講,向村民闡述“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的關係,歸根到底就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並結合該村的“新二十四孝”文化,提倡弘揚孝道,進一步鞏固美麗鄉村創建成效。

“生態環境是我們美麗鄉村建設的重中之重,《三十講》給我們指明瞭新方向,更是帶來了新機遇。我也是從田間地頭出來的,會和大家一起,共建美麗鄉村,共享發展成果。”蔣美金說,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不僅自己要認真學習,更要走入田間地頭,向老百姓宣傳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傳遞到農村千家萬戶。宣講現場氣氛熱烈,蔣美金不時與村民們探討近期村裡開展的水體治理、旱廁革命等環境整治話題,傾聽村民的建議。她表示,將通過改善環境,因地制宜盤活土地資源,實現該村的生態美和百姓富,推動鄉村振興。

宣講結束後,蔣美金和其他村兩委幹部,一起走進村民家中,瞭解大家的近況,現場說政策、辦實事。村民伍文漲說,之前對《三十講》不是很熟悉,瞭解得不透徹,通過這種拉家常的方式,更加明白了黨的政策和方針,也進一步感受到新農村的新變化。他希望村兩委通過創新發展思路,帶領大家實現鄉村振興。

推動鄉村振興 促進產業發展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中的建設枇杷產業園等現代農業產業園,提升莆田市在枇杷產業和文化等方面的知名度,促進枇杷產業持續發展,莆田市將在涵江區白沙鎮坪盤村建設“莆田世界枇杷博覽園”。眼下,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當中。

近年來,坪盤村重點扶持枇杷和茶葉產業,全村已開發枇杷園3000多畝,年產枇杷750噸,村民的枇杷年收入人均達5000元以上;已種植鐵觀音500多畝,建成標準化的茶葉生產基地,年創產值200多萬元,實現生態經濟快速發展。申報的“坪盤白梨”優質枇杷已獲國家商標局註冊,中閩金珍茶場專業合作社製作的鐵觀音茶葉獲評省級優質茶葉稱號。

據瞭解,“莆田世界枇杷博覽園”建設將充分利用坪盤村現有優質枇杷園和已建成的枇杷博物館等資源優勢,發揮協作單位中國園藝學會枇杷分會的國際交流能力,擬建成世界首個包容枇杷事件事實的博覽園,與鄉村旅遊相結合,力求充分展示我國優質枇杷種質、厚重的歷史文化、世界最大生產國的優勢,促進枇杷產業發展。

“莆田世界枇杷博覽園”依託坪盤村枇杷博物館進行重新設計佈置,展館區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主要展示世界枇杷和中國枇杷科研和生產現狀、枇杷產品(果酒、果醬、果汁)、枇杷葉的藥用價值、枇杷標本和化石等實物;中國古代和近代的枇杷詩詞和名畫等;建設枇杷種質資源圃20畝。同時,還將建設枇杷科研示範區等;打造枇杷產品展示及“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展示銷售食用枇杷、枇杷膏、枇杷葉、枇杷花茶等全產業鏈產品及枇杷旅遊紀念品等。

鄉村工藝之旅興起

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是2018年莆田美麗鄉村旅遊線路之一,是一個集紅木交易、展覽會議、餐飲休閒、行政商務、旅遊娛樂於一體的高端紅木專業市場。景區佔地面積為345畝,總建築面積達36萬平方米,由13幢盛唐風格建築組合而成,氣魄宏大,格局開闊,與蘇式園林景觀相結合,為仙作產業打造了一個世界級展示平臺。景區背山面水,背靠200畝紅木生態園,前臨近30裡“一溪兩岸”生態景觀帶,全景美輪美奐,是一個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

壩下村是古典工藝傢俱專業村,村口矗立著“中國木雕工藝第一村”石碑,從牌坊門沿著工藝一條街走來,可以看到街道整齊劃一,古色古香的紅色立面廣告透出典雅的氣息。壩下村大規模發展工藝品加工業,大手筆美化新農村,已吸引全國各地的商賈來此,古典工藝傢俱專業村在幸福家園的建設中,將成為集居住、商貿、購物、旅遊、休閒為一體的新型農村社區。(莆田文明網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