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什么活埋自己的母亲?

用户64236287027


韩信活埋自己的母亲,是后人杜撰而来,是抹黑韩信一个重要情节。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韩信年少时,有一天出去放牛,躺在一个向阳的山坡,很快就睡着了。迷迷糊糊听见有两个人再说话,其中一个说道:这个睡觉的地方是块风水宝地,头顶大山,脚踏长河,另一个说道:若是谁把先人葬到此处,将来必能飞黄腾达。


韩信听到这里,便睁开了眼,隐约见两个仙影飘然而去,很快就隐没在云雾之中。韩信大惊:神仙的对话我都能听到,莫非将来真能封侯拜相!于是,他回到家中,趁母亲熟睡之机,偷偷剪下母亲的一绺头发,埋在自己睡过的地方。

后来,韩信果然飞黄腾达,被封为淮阴侯。由于受到刘邦的猜忌,被吕后杀害于长乐宫中,时年36岁。


有算命者说,韩信阳寿本应76岁,因为他剪下母亲的头发,以带母亲之身葬于他睡觉之处,属于大不敬、大不孝,因此折了40年阳寿。吕后杀他,不是兔死狗烹,实属天意,是在劫难逃。

这个杜撰纯属在美化吕后杀韩信,是帝王为自家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因为韩信谋反,完全是诬陷,他的被杀是一桩历史冤案。刘邦不愿背上滥杀功臣的恶名,才捏造了一个这样动人的谎言。

按照汉书记载,韩信的母亲是这样死的: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大意是说,韩信的母亲死后,没有地方埋葬,只好埋在一个又高又干燥的地方,他的旁边能安置上万户人家。如果,当初韩信睡觉之处真是一块风水宝地,韩信岂能将母亲草草买在这里。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古代历史有“四大短人”(存有道德缺陷的小人)之说,指韩信、庞涓、罗成、周瑜。韩信的缺陷就是活埋自己的母亲。当然,这是虚构的诬陷之语。

其他三个“短人”的缺陷很明显:庞涓善妒,废了孙膑的膝盖骨,最后被乱箭射死;罗成是虚构人物,因为犯下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五件错误,折了50年阳寿,英年早逝;周瑜也是善妒,“既生瑜何生亮”,一心想害诸葛亮,反而自己英年早逝。

至于韩信,他最大的道德缺陷就是杀害亲妈。当然,这是赤裸裸的诬陷。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兵家四圣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神帅”、“兵仙”。

韩信活埋生母的传说最早源自何处很难考证,但东北二人转《梁赛金擀面》中曾提到过一个历史典故“九里山前韩信活埋母”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韩信活埋生母的故事版本各异,但基本内容都是韩信为荣华富贵,把自己的生母活埋在一处叫“龙口”的山洞里(有的更加变本加厉,居然说韩信用棍棒打死自己母亲),最后果然飞黄腾达,但因为杀了自己母亲,遭到天亟,折损阳寿,因此只活了38岁,就被吕后给整死。

司马迁亲自看过韩信生母的墓地,根本不可能是活埋在山洞。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冢。余视其母冢,良然。”

《史记》是大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司马迁还专门去看过韩信母亲的墓地,发现是一处很好的风水宝地,墓葬保留地很好,所谓韩信活埋母亲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为什么会编造出“韩信活埋母亲”这种耸人听闻的谎言?国人劣根性使然。

中国人一向迷信因果报应的宿命论,而这种宿命论最容易被统治阶层利用,成为麻痹民众思想,钳制民众反抗意识的工具,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乖乖屈服于至高无上的皇权。

真正有思想的人对韩信、罗成、周瑜、曹操等人的评价是很高的,而有些无耻文人或宣扬正统的人(如罗贯中)就喜欢演义故事,甚至不惜造假,抹黑他人,再通过说书、唱戏人的那张破嘴,口口相传,广泛传播到民间。

愚昧的老百姓听后深以为是,忠孝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但这种观念不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而是被吓出来的,因此他们的忠孝很多时候是虚与委蛇,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明清两代是专制统治最强化的阶段,宣扬宿命论则是愚弄百姓、强化皇权的最有效的手段,《三言二拍》这类传统民俗读物大行其道,其中充斥着因果报应的浓厚氛围,而那些宣扬反抗、自由、独立精神的读物则往往遭到官方封禁。

我不反对惩恶扬善,宣传主流,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传播者往往打着弃恶劝善的幌子,编造一些虚无缥缈、怪诞残忍的故事,愚弄和恐吓听众,甚至抹黑许多历史人物,就令人愤慨了。

直至如今,一些古建筑的屋顶四个檐角处的小人,还被认为是四个背信弃义的坏蛋:庞涓、韩信、罗成和周瑜,他们被称作“四短人”、“走尽人”。

每每看到不惜诬陷历史人物宣扬宿命论的做法,我就想起鲁迅先生那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事实上这只是传说,而且还不止一种说法。第一种,我称之为“孝子版”。说的是,韩信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韩信长成,老母双目失明,但韩信还是侍母至孝。

有一天,韩信在放牧时睡着了,梦见地脉龙神告诉他,大青崖石门里有一个绝美的地方,还给了他钥匙。韩信醒来,果真发现钥匙,确是人间仙境。因此,想着让母亲也来享受此番美景。韩信将母亲搀扶到胜地,边走边给母亲描述美不胜收的景色。期间,他把钥匙给丢在一旁,让母亲一人待在里面,自己到外面小憩,又梦见石门即将关闭。韩信惊醒,果真发现石门已经关闭,母亲就这样命丧亲儿子之手!

另外一个版本是“不肖子版”。说的是韩信听取风水先生所说,在本月某日下葬于此风水宝地的人家,其子孙必大富大贵,后花三天时间把母亲带至风水先生所说的山洞,将母亲推了进去,后来,韩信封王拜将,但是最后却惨死,祸及家族。


这本是传说,后人以讹传讹,产生了多种版本。东汉班固所著《汉书》第三十四《韩彭英卢吴传》开篇记载:“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韩信小时候很穷,既不能推举去做官,也不能从商,经常乞讨过活。他的母亲死后,没有钱下葬,韩信为其选择一块高处的宽敞之地,这样其他人死后也可以埋葬于此。韩信是怕母亲孤单,才如此的吧。

另一部中国历史最有价值的史书之一《史记》第九十二卷《淮阴侯列传》中也有相似的记载:

“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司马迁著《史记》必定参考前人的资料,但为了求证,曾亲自去韩信母亲的墓地考证,确实存在此事。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是超级厉害的军事家,留下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典故,是孙武、白起之后,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巨星。

他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五岁,兵败彭城、东进灭赵、妙计灭齐、平定四国、击败项羽、功成被贬、杀头夷族,结局悲惨。死后还背了很多不仁不孝的黑锅,难怪司马迁先生字里行间透着同情。


蔡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60d791b92a47f1b6afd487757f29ea16\

圣轩老彭


韩信,西汉时期有名的“战神”,位列“汉初三杰”之一。因其识兵法,善谋略,勇武兼备,受刘邦重用,助其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

韩信一生功勋卓著,封王拜将,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刘邦评价他:“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北宋大文豪苏轼对他的欣赏溢于言表:“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他的才能也深受同为三杰之一的萧何盛赞:“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韩信征战剧照)

就是这样一位“国士无双”、受后人敬仰的人物,难道会“活埋”自己的母亲?

关于韩信活埋自己的母亲,主要来自于坊间传说或野史记载。

传说某日,韩信路过嵩县九里山,偶遇一童颜鹤发的仙道。仙道称,此山左倚青龙,右靠白虎;前眺朱雀,后枕玄武。山间云雾常呈祥瑞之气,乃龙脉宝地。如若将祖辈葬于此,必将光宗耀祖,非富即贵。韩信早年穷困潦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极度渴望改变现状。于是将信将疑,四处寻找到了已去世多年的父亲遗骸,然后诱骗双目失明的母亲,到仙道所指的九里山龙穴处,将父亲骸骨埋在此,又将母亲一并活埋。

这会是真的吗?小编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韩信。

其一,韩信与母亲相依为命,感情极深。

韩信年幼丧父,与瞎眼母亲一起相依为命,常靠别人施舍救济活命。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年月里,母子俩以钓鱼砍柴为生,度日如年。可想而知,韩信和母亲的早年经历如此凄惨,她们之间的感情当何其深厚,他会活埋自己的唯一亲人?

其二、韩信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

(胯下之辱画像)

“一饭千金”的故事就足够说明韩信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河边洗衣的老妇人不但接连十几日给他一口饭吃,还用朴素浅显的话语教韩信做人:“给你饭吃,并非图你来日回报,只愿你大丈夫在世,顶天立地,成就事业。”后来当韩信功成名就后,特地找到老妇人,赠与千金,据说在老妇人死后,韩信还专门为其建墓立碑。

当年,韩信受淮阴屠户“胯下之辱”,传说后来韩信衣锦还乡时,非但没有报复此人,还给他封了一个小官。


直至后来,韩信在项梁、项羽处郁郁不得志,经萧何力荐,转投刘邦,随汉高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传说刘邦曾立誓“三不杀”韩信,但他最终食言,经吕雉之手除掉了韩信。韩信早已觉察到刘邦意图,但他至死不反,仍对刘邦忠心耿耿。

这样的人会活埋自己的母亲?

其三、韩信是名人,自然绯闻多。

韩信之名,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妇孺皆知。他的名气,不仅仅源于他的功名,更在于他的励志。他是屌丝们的偶像和楷模,他时刻激励着那些出生寒门,却胸存大志的人。因此,在他几乎“神”一样的光环下,难免有较多失真的传说。名人多绯闻,这是常理。

其四,韩信母亲的死有史为证。

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由此说明韩母并非被活埋,而是正常死亡。在母亲去世后,韩信即便无钱厚葬母亲,但仍极力为母亲寻找一块敞亮的地方,让母亲死可瞑目。这足以体现韩信的孝道。

或许正是韩信后来取得巨大成功,很多相信“神灵”的人,才把韩信的孝心,理解成行事“诡秘”,从而演绎出韩信“活埋”母亲的无稽之谈。


张生全精彩历史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至前196年,汉族人,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时期的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韩信跟随刘邦打下江山,却惨遭杀害,有人传说韩信心狠手辣,狠心弑母,是罪有应得。



韩信活埋母亲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

据说某天,一位风水先生对韩信说:后山上有一处风水宝地,非常具备贵气的龙脉,而且说那个地方是龙口。风水先生说如果自己死在韩信母亲之前,希望韩信把他葬在龙口,可保韩信大富大贵,如若韩信的母亲先死了,则将其母亲葬在龙口,能让韩信成为将相。

后来,风水先生病危,韩信思来想去不愿放弃如此好风水的地方,更不想放弃成为将相,所以,硬生生把自己的母亲放到了龙口里,活埋自己的母亲。最后,风水先生知道了,说:“天地昭昭,活葬亲母,得天理既不能得地理,得地理即天理难容”,随后便去世了。

此后,韩信靠着自身的出色才能随刘邦闯天下,建立了汉朝,成为了汉朝大将,也应了风水先生的龙口之说,结果,韩信被吕后所杀,也应验了风水先生的话。

韩信埋母到底是真是假呢?首先本人觉得不足为信,原因如下。

其一,这只是个民间故事,不是正史,所以,不能采信。韩信埋母极有可能是吕后用来抹黑韩信的罪证,而事实可能根本就不存。大家可以想想:任何一部正史里都没记载韩信的家事,也没记载没成名的韩信到底有哪些亲朋好友。那么问题来了:像韩信埋母的事是谁捅出来的哪?又是如何知道的?只有一种可能:抹黑韩信的人有通天之才。不是皇室又能是谁,飞鸟尽,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其二,我们对韩信的了解都是从《史记》的记载,司马迁给他立传《淮阴侯列传》。

《史记淮阴侯列传》最后写道: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也就是说:

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的人对我说,韩信即使在平民百姓时,其心志就与众不同。母亲死后,家贫,无法埋葬,但他却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好让坟墓旁能够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确实如此。

太史公的本意是说韩信志存高远,就算是在微贱时就为母亲预留了万户的空间,而刘邦给陈胜安排的守墓人是三十家,韩信自定的级别,是不是吓死你们。

而这个故事缘何以讹传讹,最后成了韩信活埋母亲了呢?

韩信,功高不赏之冤,在后世伦理理论中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因此有韩信为隐藏自己行踪而杀死樵夫等等的故事,但是,这些都是子虚乌有,也就罢了,但最后演义到活埋母亲,是不是太过分了。


其三,乞食漂母的故事,大家一定也听说过,又叫一饭之恩。韩信在年轻时很落魄,没有饭吃。河边有个帮人洗衣服的老太太,看到韩信如此可怜,就把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吃了一个多月。韩信说,日后一定要报答老人。

韩信对关怀过自己又毫无血缘关系的老妈妈都报以千金,怎么可能弑母?

由此可见,常说的韩信活埋母的故事是假的,不可信。希望大家能够正视历史,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历史。


隔山听风吟


先说说韩信之死。

韩信帮刘邦打江山的时候,要追杀项羽,眼看要追到了,可是却安营扎寨了。刘邦懵了,就问萧何咋回事?萧何说,这还不简单,就是要赏赐啊。没办法,刘邦就疯了韩信为“三齐王”,与天、与地、与君齐。还有免死金牌:见天、见地、见君都不死,没有任何绳子和刀可以杀他。


于是韩信才动身,最后杀了项羽,定了江山。

古代任何时期君王都怕将军的势力太大,而威胁自己的江山,于是就想除掉韩信,但自己又赏赐了那么多封号和免死金牌,没办法让吕后出面了。

结果一个月黑风高夜,韩信被抓起来,关在一个屋子里,还没等他说话。吕后先说了,君王赐你免死金牌。见天见地见君都不死,你看看周围。发现天上被黑布遮住,低下铺上了地毯,皇上也是不会见你的。另外,我们不会用绳子和刀。

说完,找了一群宫女,用粗棒活活把韩信打死了。


韩信虽是猛将,但是我更愿意相信他亲手杀死的自己的母亲,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老王侦查记


这只是个传说。

这个传说的版本很多,我听过的版本是这样的:

韩信小时候父亲早逝,老母眼盲。韩信靠给财主家放羊打柴养活自己和母亲。

一天,他在山林里放羊,听到有人说:“那个放羊的上面的那块地的风水就很好,要是把那里做成祖坟,就能出将入相。”

原来这是当地一豪绅人家请有名的风水先生为家族找一块坟地。后来人家相跟着又上别的地方去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去了,而韩信却在想一个不该想的问题。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韩信每天都去那里放羊。有一天,他和母亲说在别的地方找到了个新住处,想带母亲去看看。母亲答应后他就背起老母来到那里,把自己的母亲推进了之前挖下的深坑里,然后把坑填平了,又隆起了一个坟墓。


韩信后来果真成了刘邦手下的大将军。可他不知道那家豪绅为什么最终没选那里做祖坟。原来风水先生说,这里朱雀、玄武以及白虎都没得说,但左面的山过于挺拔,左为青龙,那里缺少平缓山麓、支脉的扶持,人称“苍龙无足”,祸及子孙后嗣,是大凶。所以韩信最终后来还是被吕后让人拿菜刀砍了,而且被夷三族。

这个传说可信吗?肯定不可信。

司马迁的《史记》是大家公认的“信史”,其中的《淮阴侯列传》也是公认的名篇。在这篇文章中,太史公说韩信为布衣时“贫无行”,爱蹭白食,虽然“好带刀剑”,但“中情怯耳”,遭泼皮无赖的胯下之辱。

但没写他给别人放羊,更没写他活埋生母之事。文章最后写到了韩信母亲的墓地,可写的是:“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这也与传说不符呀。这可是太史公亲自考证过的。

还有,韩信埋母的事,是怎么被人知道的?

是有人看到了吗?有人看到肯定会被说出去,那么韩信即使不被砍头,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中国,想要让萧何、张良等受过正统文化教化的人举荐,也是不可能的。



是他自己说出来的?这就更离谱了。古代人多子多福,韩信父母不应该只有他一个孩子,其他子女听到此等消息,也绝饶不了他。韩信死时才三十多岁,既然被夷了三族,应该包括他的兄弟一族的。

那怎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我想可能是以下几种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合谋杜撰出来的。

首先是汉朝的统治阶级。不管怎样说,杀死韩信都是难逃“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指责的。于是就编造出一个“韩信活埋生身母亲”的鬼话,来减轻他们该承受的责骂。

其次是阴阳术士,风水先生。这些人为了迷惑人,总得编出来些故事吧。编排什么人呢?家族里有做官的,不敢编;几辈都没名没姓的,编了也没人信;唯有像韩信一样,既有名望,又不会引来麻烦。编造这样的说法,一来为官方洗白,二来扩大行业的神秘感,关键是没有后顾之忧,实在是一石多鸟。

再次是韩信昔日的仇家。韩信做过大将军,在短暂的一生中带兵征战无数次,自然树敌众多。想让他死、盼着他死的人很是不少。现在终于死了,那就给他造个谣污一污吧,也出一出心中的恶气。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史籍卷轶浩繁,难免鱼龙混杂,对于一些稗官野史,应该努力思索考证,不敢轻意相信,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况是对一些传说呢?当然它也警示人们: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情,要不会遭报应的。


大江973


首先说明一点,韩信没有活埋生母!绝对没有!这是一种谬论!

谣言止于智者。但也是无风不起浪。这种谣言是如何兴盛起来的呢?接下来我带你们来分析一下。

韩信是刘邦手下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不仅开创了我国“谋战”的先河,更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战神。刘邦曾说: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可见韩信统兵作战的能力之高 。

凡是必有起源,说起韩信活埋生母,想必和一下这个故事有关系。

话说韩信有一日做梦,梦见两个神仙道人指着一块高地对他说,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如果能将祖上迁移到此处,必将飞黄腾达。韩信醒来之后,觉得可以试一下。因为没有别的亲戚,只有年老还失明的老母亲。于是剪去母亲的头发,指甲等物,埋在梦里所说的那块宝地里。

或许是梦应验了,韩信此后一路高歌,平步青云,成为了一代战神,为刘邦,为汉立下了不朽战功。

随后呢,这个故事就愈演愈烈,出现了很多的版本。韩信活埋生母便是其一。

究其原因,我想为什么会有这种谣言产生出来呢?

一、

韩信出身低贫,但最后却成为了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从一个受胯下之辱的苦逼少年,逆袭称为统帅千军万马的将领。百姓不理解,故意虚构了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来,来解释这种现象。

其实史学家司马迁已经给过解释了,见于《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翻译过来:韩信因为有大志向,和普通人不一样。

二、韩信早期没有带兵打过仗,为什么会如此牛逼?

这个不能不说,即使是天才,也是需要后天的时间和经验积累的。韩信统兵作战的能力不仅来源于先天,也依靠后天的磨合和总结。


韩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虽然最后的结局是悲惨的,但他就像流星一样,虽然坠落了,却给历史的天空划过了一道闪亮的轨迹。

(奇点历史,欢迎点评指正)


奇点历史


韩信在民间传说中,一直是兵法无敌、私德有归的形象。传说萧何曾算准了韩信能活76岁,但因为韩信自己“作”,干了一件不人道的事,每件事都让他折寿8年,于是韩信活了36岁就死了——这五件事,有韩信逼死项羽,也有韩信活埋母亲。

故事当然是编的。萧何算命,骗骗别人就罢了,萧何和韩信都这么熟了,大家都是有地位的聪明人,朋友之间见面了,萧何不请坐上茶反而来一句“韩侯爷,来来我给你算一卦”,你说尬不尬。韩信死是因为刘邦认为他会叛乱,但韩信是功臣,要杀他总要有个理由,尤其是韩信这种得到丹书铁券的功臣,刘邦杀归杀,还是要注意一下舆情的,不然不是成朱元璋了?

于是韩信作死折寿的传说就流传出来了。这个传说只提韩信私德,似乎韩信之死与刘邦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因为他们做满了五件刚好折寿八年的事,于是召唤出了死神,为了加强可信度,还要拉出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当事人。其实韩信非但不怀,反而有着“千金答漂母”的感人事迹,可见这种传说分明是为了污名化韩信,听听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