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被发掘的帝王陵——明定陵:地宫深入地下27米,阴气森森


明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及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合葬墓。定陵是迄今唯一一座由考古人员主动发掘的帝王墓。定陵出土了无数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但因留下了深刻教训,比如丝织物就因接触氧气破坏严重。

定陵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具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开工,历时6年修建完成,耗银八百万两。

“1950年代对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的主动发掘,造成大量文物难以保护,正是汲取了这次惨痛教训,我国才有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文物保护理念。”

定陵地宫由隧道券、前殿、中殿、左右配殿、后殿,共六个部分组成。

万历皇帝及皇后的宝座旁的祈福钱币。

偏殿,给人感觉阴气森森。目前,我国对帝王墓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而保护是放在首位的。“

红色的棺木为复制品

图为定陵投地宫万历皇帝的汉白玉宝座,上面被游客投掷了众多钱币。定陵发掘30年后,当年主持定陵发掘的考古学家夏鼐表示,“如果现在挖,后果会好些,再推迟三十年也许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