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唐山检察机关“转隶就是转机”的成功实践

刘树奇 陈伟 张丹丹

时值中秋,丰收在即。9月19日至20日,笔者有幸在曹妃甸和遵化分别参加了唐山市检察机关“一院一品护发展”活动两个片区座谈会。说是座谈,而实质上是一场真抓实干的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此间没有虚套的“摆活”,全是“你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的真数据和实业绩的“比比看”。从唐山市检察院和市辖19个基层检察院(包括5个派出检察院)主要领导同志之间直白切题的交谈中,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唐山检察机关对“转隶就是转机”的成功实践。

众所周知,自2016年11月起,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国铺开,伴随这项改革的是检察机关惩防职务犯罪的反贪、反渎和预防部门整体转隶。从这一时刻起,作为检察机关多少年来的强势权能——反贪、反渎工作,开始被剥离。也就是从这一时刻起,社会上开始对检察机关有了这样或那样的疑问甚或是“另眼看待”;而在检察机关内部,也出现了“反贪、反渎这两个硬拳头没有了,检察院该向何处去”的“唱衰”。

“对这一动向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正确引导。”正是从这一时刻做起,唐山市检察院党组一班人按照上级检察院党组的统一要求,引领全市检察人员认真领会和贯彻党中央对新时代从严治党、加强和整合反腐力量顶层设计的重要精神,不折不扣地服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在“思想不乱、队伍不散”的统一步调下逐项做好转隶配合工作。他们带领大家开始了职务犯罪惩防部门转隶后检察工作和检察职能如何“转型”发展的大手笔谋划——“转隶就是转机”。

“转隶就是转机”,首先要“转机”到全面彰显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个头等政治任务上来

唐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智慧和党组一班人坚持共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乎政治站位,关乎检察职能作用的发挥。

于是在2017年初,唐山市检察院首先认真地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市院党组把市委新年度的工作部署进行集体学习,细致领会市委在经济、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二是,市院党组把《唐山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加以深入研究,把其中可能需要检察工作着力的方面清晰地梳理出来。市院党组一班人从中明晰地感触到:唐山新阶段的目标是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要实现好中央领导对唐山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目标,检察机关应当发挥的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职能作用不可或缺。市院党组就此形成了一致意见:越是改革的攻坚期、转型的关键期,越需要检察机关法律助力;越是党委、政府办大事有难事的时候,越是需要检察机关主动出来担责服务。

同年2月召开的唐山市检察长会议上,市院党组提出“要把服务大局作为检察工作的增长点”,随即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一院一品护发展”活动,要求全市14个基层检察院、5个派出检察院把创建服务大局的特色品牌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谋划部署,精准护航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年下来,唐山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对服务中心保障大局的检察新作为、检察大贡献纷纷给予了非同寻常的盛赞。

2018年,是检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检察工作转型发展正式启航。在这一重要节点,高检院张军检察长对全国检察工作提出了“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总体要求;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丁顺生在年初召开的全省检察长会议上向全省检察机关提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中央、省委重大战略实施的明确要求。唐山市检察机关认真落实上级检察院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打造“一院一品护发展”的“升级版”。就是说,党委、政府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中心工作和工作重心指向哪里,检察机关的服务和保障就跟到哪里。就是要在党和国家的大局工作中,驰而不息地体现检察新作为,彰显检察大贡献。

近两年时间里,唐山市检察机关“一院一品护发展”活动,成果颇丰,这项具有品牌性的检察工作呈现出多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在服务重点上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各基层院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开展服务,精准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曹妃甸区检察院大力强化犯罪防控工作,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落地、为助力提升曹妃甸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为曹妃甸“一港双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古冶区检察院护航高铁装备生产企业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丰南区检察院以临港工业区检察室为依托,推动实体经济振兴;丰润区检察院开展 “ 政府行政检察护航 ” 行动,助力提升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海港经济开发区检察院建立了巡回检察机制,从查办案件不断向犯罪预防、法律服务延伸,精准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

——在服务重心上注重关注和保障民生。各基层院紧紧围绕群众关切,建立机制,综合履职。唐山市检察院牵头,滦南县检察院等单位一线实战的“滦河水域生态保护工作”,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遵化市检察院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惩破坏环境犯罪,监督修复被破坏的土地生态原貌,走出了一条生态与旅游互促互进、共荣共赢的发展新路;路南区检察院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保障民生紧紧盯好了“菜篮子安全”;乐亭县检察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护,与职能单位共同建立了强有力的齐抓共管格局。

——在服务举措上做到了 “异彩纷呈” 。各基层院紧贴地域实际,探索出特色服务举措。迁安市检察院开展“清单式”服务民营企业;玉田县检察院立足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实施,有力服务了中华老字号项目落地玉田;芦台经济开发区检察院“把脉式”服务园区企业管理,保障当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顺利到位;汉沽管理区检察院以“农垦改革 检察机关在行动”的“课堂教学”, 助力国有农场企业化改革;冀东地区检察院牢牢把握精准监督这条主线,积极构建 “立体式 ” 刑罚执行监督格局,在转型发展中蓄积依法监督的后发优势。

——在立足职能上发挥了 “五位一体 ”。各基层院综合运用打击、防控、监督、教育、宣传等各项检察职能,全方位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开平区检察院开展巡回检察“散乱污”企业整治,打击破坏生态资源、非法窃电等刑事犯罪;路北区检察院设立金融检察室,开展了“互联网+防控金融犯罪”,为金融系统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迁安市检察院搭建了由检察机关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接地气、具活力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平台;如此等等。

——在服务效果上凸显了“扎实有效”。各基层院的“一院一品护发展”活动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路南区检察院以荷花坑批发市场为重点的 “ 餐饮检察 ”,有效保障了民众餐饮安全;迁西县检察院的“能动检察”,护航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滦县检察院的涉农检察、护航美丽滦州生态成效明显;高新区检察院以服务创新为灵魂,受到驻地高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的广泛好评;古冶区检察院服务 “一带一路企业 ”等富有成效的品牌创新工作,发挥了强大的辐射作用。

唐山市检察机关通过“一院一品护发展”这个抓手,在全市辐射了1.7万余家企业,为地方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许多领域和行业因为当地检察院的帮助而受益良多。

唐山市检察机关的“一院一品护发展”活动绝非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拍脑门子“口号工程”,甚或是闭门造车似的“经验编造”。笔者真切地感受到:对“一院一品护发展”活动的谋划和推进,唐山市两级院的整体表现是党组重视、班子担当、部门推动、全员参与、充分调研、多方问计、适时督导、较真拉练、典型推广、持续发力;全市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在这一活动中形成了“司改释放活力、转隶就是转机”的共同理念。以这一活动为抓手,焕发了转隶背景下的检察队伍新的生机,保持了唐山各项检察工作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一活动的综合效果是,党委满意、政府赞成、企业欢迎、百姓说好。

“转隶就是转机”,就是要“转机”到全面履行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这一主责主业上来

“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是全方位的,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是多元的,是诉讼领域以及与诉讼相关领域全面的法律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履新不久,就作出了这一明确强调。

唐山市检察院党组按照高检院和省检察院的新部署、新要求,在今年年初,提出了以诉讼监督为一体,以公益诉讼和犯罪防控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检察监督新格局。要求全市检察机关,一要持续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做优刑事诉讼监督,努力将个案监督的效果拓展到同类案件、同类行为,推动刑事诉讼监督从量到质的跨越发展。特别是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依法快捕快诉了一批影响恶劣、危害严重的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据初步结果显示,唐山市今年的刑事诉讼监督数量和质量仍将保持全省前列。二要注重提高监督的影响力,做强民事诉讼监督。他们充实两级院民事检察部门干警力量,强化专项培训,让民事诉讼检察官真正成为特定领域的专家,切实提升监督水平。今年以来,唐山市检察机关实现了推动民事监督从点到面的实质转变。三要强化提高监督的刚性,做实行政检察监督。他们针对过去行政检察监督“宽、松、软”的问题,不断提高政治智慧、法律智慧、监督智慧,努力实现双赢多赢共赢。两级院主管副检察长甚至是检察长都把行政监督案件紧紧抓在手上,认真把关法律文书,并就检察建议、纠正违法的依据和理由与行政机关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对拒不接受监督的,及时向同级党委、人大专题报告,以此提升了监督制约的层次和力度。四要确保提高监督的实效,做深刑事执行监督。唐山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局与冀东地区检察院(市院派出院)实行一体化办案机制,对强制措施执行监督、刑罚执行监督、监管活动监督、特别程序监督、救济程序监督等5大类监督事项实行定向精准监督,构建起立体同步的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大格局,切实提升了刑事执行监督的质效和影响力。此举引起了高检院和省检察院有关领导的重视并给予充分肯定。

“转隶就是转机”,就是要“转机”到党和国家赋予的检察公益诉讼这一新的职责使命上来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党和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新的职责使命,也是新时代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新方式,对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推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是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丁顺生对全省检察机关提出的明确要求。唐山市检察院党组把检察公益诉讼视为检察工作转型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切实担当起国家和公共利益代表的重任。一年多来,构建了全市公益诉讼大格局,建立了一体化办案机制,集中开展了“南水北山中土地、危险废物黑作坊”四类公益诉讼案件专项活动。他们依靠并争取当地市、县两级党委、人大和政府的重视支持,开展的滦河水域生态环境公益保护工作,有声威有效果,其公益保护的积极成效辐射到了唐山域外的滦河源头承德等地,以及滦河下游至入海口的秦皇岛等市县。

今年以来,唐山市检察公益诉讼部门立案533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05件、提起诉讼7件。据初步统计,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唐山市两级检察机关已挽回国家和公共利益损失8000余万元。公益诉讼工作的质和量位居全省第一。

唐山检察公益诉讼的生动实践,很好地贯彻了最高检张军检察长所强调的:在办理公益诉讼等案件中,要有政治智慧、法律智慧,把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当作法治公开课,办一案教育一片,推动问题解决,共同维护法治,共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王浩,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丁顺生等领导同志都对唐山市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取得的显著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笔者先后与唐山市委常委、曹妃甸区委书记孙贵石,区委副书记杨靖山,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韩顺宏,遵化市委副书记、市长董学忠以及曹妃甸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汉义,遵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万阁以及曹妃甸港大型企业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围绕“一院一品护发展”成效进行了交谈。从他们的热切言语中,我们归纳出这样的赞誉:唐山市检察机关以服务和保障大局的政治责任感,以聚焦全面履行法律监督主责主业的宪法定位,以展示检察新作为和彰显检察大贡献的创新实践力,生动而富有成效地诠释了“转隶就是转机”这一推进检察职能转型发展的新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