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我的梦-少年壮志不言愁(101)

101 幸福来敲门

想起上周末有朋友来访,她提议说让我退休后空下来好好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她认为我的人生经历里面一定会有很多有趣的事,至少在她的眼里我也算是个有点传奇色彩的人;其实,本人也正有此意啊,只不过目前也不是太能静下来整理自己的心情,也还没想好以怎么样的形式来写这本书?

我曾经想,自己平时喜欢用自媒体和QQ日志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到那时候,只要把这些日志整理排版装订,就应该是一本很厚的书了。但是,现在被朋友建议和提及后,内心就又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

上周应工行的邀请,有幸参加了由工商银行、浙报集团以及吴晓波频道合作举办的“方向-2018全球财富新密钥”高峰论坛。印象深刻的是吴晓波老师的开场主题演讲,他带着我们一起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走过的那段光辉历程,期间的许多前尘往事也勾起了我的回忆。

吴老师有一张PPT,我甚至想借用一下,从大国引述到小家,引述到我自己的40年,这40年跨越,自己从懵懂少年到青春岁月的诸多美好回忆镶嵌其中,当然更是盛满了中年的艰辛坎坷,直至到如今的年过半百步入老年人的行列。

我的故事我的梦-少年壮志不言愁(101)

在吴老师眼里,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历了三大“上帝机遇”,也正是对每一次机遇的把握才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奇迹。看看这三大机遇,似乎正应验了我们老祖宗的那句话:祸也福之所依,福也祸之所伏。在每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总是伴随着危机的爆发,克服困难挺过危险就一定会迎来全新的机遇,由此也就能凤凰涅槃,蜕变重生。

我突然想以改革开放40年为时间轴,来开启自己人生篇章的自述。作为生于60年代的我,改革开放出发时,自己正是一个10多岁的懵懂少女,而且刚刚因文革末期父亲的平反昭雪开始对全新生活充满幸福的憧憬。

我的故事我的梦-少年壮志不言愁(101)

少年的我

1978年,我正好12虚岁,应该尚未完成小学学习。在这之前,因为年轻的父亲是个典型的热血文艺青年,是单位里少有的笔杆子,为此顺理成章地就成了红卫兵专政的对象;随着父亲的归来,爸妈终于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一家人终于在县城团聚,父亲按照政策平反后给按排在县城的供销社当经理。那个还是需要凭票供应物资的年代,供销社可是人人向往的肥缺,更别说还有一官半职的傍身。母亲也因为此从偏远的乡村小学来到了县城附近的小学任教,并在不久的2年后又因嗓子问题不再适合教书而被调入当时的县城中学转岗从事财务工作,我同样也是女凭母贵进入当时已经属于省重点中学的这家学校的重点班学习。

想想不久以前,一家人还各分东西的;父亲被拉到农场隔离审查,母亲也被发配到无人愿意去的偏远乡村小学教书,一个弱女子带着我们4个女孩儿颠沛流离的生活就此戛然而止了。我当时的心情真的是甜蜜得无法形容,幸福得想要飞起来,睡梦中都是开心的微笑。

我的故事我的梦-少年壮志不言愁(101)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