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區劉倉村有個好兒媳,悉心照料老年癡呆婆婆三年如一日

柴桑區劉倉村有個好兒媳,悉心照料老年痴呆婆婆三年如一日

範木秀是柴桑區港口街鎮劉倉村一位平凡的農婦,但她的孝心卻散發著不平凡的光芒。幾年來,她毫無怨言地悉心照料因老年痴呆症而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黃世榮,竟讓老人把她錯認成“姆媽”(媽媽,當地方言)。親朋好友或是街坊鄰居絲毫不會拿這個當笑料,而是更加羨慕、誇讚範木秀。

五旬兒媳成八旬婆婆的“姆媽”

周建鋒是劉倉村的民事調解員,一天他在與鄰居閒聊時聽說了這件有悖倫理的怪事:現年80多歲的黃世榮近來總稱兒媳為“姆媽”。身為村裡的民事調解員,周建鋒決定一探究竟。次日早晨,他便以社會調查的名義,上門走訪,湊巧看見範木秀在給婆婆黃世榮梳頭,兩人有說有笑。咦,“姆媽”一說究竟是怎麼回事?周建鋒在等答案。見有客人來訪,範木秀趕緊忙著搬凳倒茶。得知來意,她快人快語,打開了話匣子:“我婆婆今年84歲,雖說是個苦命的人,但也是一個要強的人。她26歲就開始守寡,帶著一對兒女相依為命,辛苦幾十年,好不容易才撐起今天這個家。”從她說話的語氣中,周建鋒感受到了這位兒媳婦對自己婆婆的敬重之情。

緊接著,範木秀講到自己的身世和家庭情況:“我今年54歲,自從19歲嫁到劉家,婆婆待我就像親生的女兒一樣,重事不讓我做,重擔不要我挑。35年來,婆媳之間沒有紅過一次臉。想起那時候年紀輕,不懂事也不會做事。從家務事到地裡的莊稼活,樣樣都是婆婆手把手教會我的。家裡人穿的鞋全是婆婆做的,兩個孩子也是婆婆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現如今,兩個兒子都在深圳打工。丈夫在赤湖工業園上班。”言語之中,範木秀對婆婆充滿敬佩和感恩之情。話還沒說完,坐在輪椅上的婆婆突然插一句:“我姆媽待我真好”。頓時,範木秀面紅耳赤,非常不好意思地說,“讓你看笑話了,周主任。”

柴桑區劉倉村有個好兒媳,悉心照料老年痴呆婆婆三年如一日

範木秀給婆婆梳頭。(周建鋒 攝)

原來婆婆老年痴呆 她多年悉心照料

範木秀告訴周建鋒,婆婆在2014年10月生了一場大病,住院治療一個多月,命算是保住了,但從此失去了記憶,行動也不便。“醫生說是老年痴呆症,需要家人好好照料。我的婆婆一生最講究乾淨整潔,儘管老來得病,大小便失禁,我丈夫照顧不方便,作為兒媳,我要盡孝道,把老人儘量照顧好。”範木秀說到做到,為了讓婆婆身上保持潔淨,三年多來,她逐漸摸準了婆婆的生活規律。每天22時和凌晨2時,必定準時起床扶婆婆上廁所兩次,如此一來,婆婆就不會在床上大小便。而每天9時、15時,她又準時扶婆婆上廁所兩次,同時她本人也一定會保持乾淨,晚上跟婆婆睡一床。不論是炎夏酷暑天還是寒冬臘月天,家裡的茶水一定會備好,每餐把婆婆餵飽。冬天三天幫婆婆擦一次身子,夏天一天幫她洗一次澡。婆婆想吃什麼,只要開口,範木秀都會想方設法滿足她。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三年來,範木秀卻從未嫌棄過婆婆。她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能成為婆媳,這也是我倆的緣分。想起當年我懷孕、生孩子的時候,婆婆那樣細心地照料我,今天我所做的根本不值得一提。”

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竟然如此通情達理,令許多熟悉她的人動容不已。不過,說起婆婆稱自己為“姆媽”一事,範木秀多少會有些尷尬,“這兩個月來,我的婆婆記性越來越差,老是錯把我這個兒媳認作姆媽。我跟丈夫到處求醫問方,仍不見好轉……”不過,這事根本不會影響到範木秀的孝心。提起範木秀,連村莊裡的保潔員都會讚不絕口:“難得啊難得,我每次到這兒來掃地,總看到範木秀用輪椅推著婆婆散步,哄婆婆開心,這樣孝順的兒媳真是天下難尋。”


潯陽晚報記者 陳月琴

柴桑區劉倉村有個好兒媳,悉心照料老年痴呆婆婆三年如一日

柴桑區劉倉村有個好兒媳,悉心照料老年痴呆婆婆三年如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