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YC做投资:陆奇“廉颇老矣”的选择

今天科技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陆奇的去向终于"尘埃落定"——YC中国创始人兼CEO。

作为曾经美国科技界职位最高的大陆华人,陆奇在今年5月"因个人和家庭原因"离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后,其去向一直受到外界关注和揣测。坊间曾盛传他将去腾讯、小米等公司任职,而在拼多多IPO时陆奇也被爆出担任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主席。

今天,"靴子落地",陆奇最终选择创业加速器元老级企业Y Combinator,做起了创投的生意。按陆奇自己的说法,这是一个以"老祖宗的智慧"来指导,能称得上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选择,会帮助他创造中国之后"五年、十年的美丽新世界"。

但如果仔细看看媒体的态度,我们会发现陆奇心中的这个上上之选,似乎在不少科技圈儿老炮眼中倒是一个下下策。粗略看下来大致有这么几个代表性的看法:

1. 陆奇服老,去YC是养老:不少媒体认为陆奇去YC其实是选择了最简单的那条路,毕竟此前业界BAT级的公司给过陆奇极诱人的offer,但按照陆奇今天的话来说自己"马上要57岁……继续在大公司做大规模、强度高的工作已经不适合。"而作为YC中国的创始人和CEO,陆奇发挥的作用将更多在于资源整合层面,具体冲锋陷阵的工作将由下面的人来执行。这不得不让人感叹陆奇刚从百度离开就已经"廉颇老矣",到YC成了一个养老的好去处。

去YC做投资:陆奇“廉颇老矣”的选择

2. 不干实事,倒做起了洋买办:陆奇的能力在于对科技的理解和趋势的把握,他的实干在百度时外界也有目共睹。事实上最能够发挥陆奇价值的领域一定是高科技行业,是互联网。他更大的价值在于帮助中国科技企业创新,去建立全球的竞争优势,而不是做一个洋买办,帮着外国人赚中国创业公司的钱。这种"创造美好新世界"的方式,恐怕并不是那么美好。

去YC做投资:陆奇“廉颇老矣”的选择

3. YC本身并非最佳去处:就孵化和投资圈的公司来看,YC目前风光大不如前,而且投资条件不够友好。对于入选项目,YC会选择性提供12万美元的投资,占股7%。即便在硅谷这样的"条件"也算得上非常苛刻。事实上随着AI带来的水涨船高,越拉越多的优质项目不再把YC当做"镀金地",其结果就是近几年YC产出的优质项目越来越少,口碑也直线下滑。而来到中国,12万美元占股7%的策略近乎"压榨",更何况国内风险投资和项目估值也比硅谷活跃得多,头部优秀公司的竞争力与国外公司不相上下。陆奇做出这一选择,不禁要让人打个问号。

去YC做投资:陆奇“廉颇老矣”的选择

4. 走李开复的老路,行不通:陆奇做孵化,不得不让人们联想到从谷歌出走后创办创新工场的李开复。李开复从谷歌这个大平台出走后除了豌豆荚一度在业界有过一定影响力,其后没投出过什么太知名的项目,反倒是贴上年轻人创业导师的标签到处传道受业去了。陆奇和李开复一样都具备国际背景和中美人脉资源,他一定考虑过自己的优势所在,去YC倒符合陆奇"顺势而为"的一贯作风。但是,这条路还行得通吗?

去YC做投资:陆奇“廉颇老矣”的选择

媒体人对于陆奇这一选择不看好其实也可以理解,事实上纵观国内企业,符合陆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特长,能够帮他完成自己宏图的国际化平台级公司也只有百度。百度可以说是陆奇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后一个机会。然而陆奇却没有抓住半路放弃,说到底还是他对中国市场了解不够深入,在百度高强度的挑战和中国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最终只能选择退缩。这也是为什么陆奇这次会去YC,一家美国背景公司对于他而言也许更加游刃有余。对于年近耳顺的陆奇,我们没法苛责他永远冲锋陷阵,对他来说,这个服老的选择或许已经是"下下策"中仅剩的"上上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