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實錘了?國家透露重磅信號,究竟能不能降房價?

進入2018年以來,關於房地產稅相關政策出臺的聲音越來越大。

7月16日,在2018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

從房地產下一步發展情況來看,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同時供給側要進一步發力,包括加快推進房地產稅這種相關的政策舉措的推進,加快推進租售同權等一些政策的落實,更好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促進長效機制的建設,更好地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

在統計部門的新聞發佈會上,提及房地產稅,也足以說明房地產稅已是大勢所趨,唯一不確定的只是落地時間。

事實上,從去年以來,關於房地產稅的表態就日益密集,透露的細節越來越多,涉及的層級越來越高,同時也不乏具體配套政策的落地。

01

高層頻頻透露不尋常信號

房地產稅真的要來了?

具體來看,房地產稅落地,已有幾重非常明顯的信號。

房地產稅實錘了?國家透露重磅信號,究竟能不能降房價?

權威部門:房地產稅正在立法中

先是去年12月,原財政部長在《人民日報》撰文,明確房地產稅的徵收原則:

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徵收房地產稅,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房地產稅制度。

隨後,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健全地方稅體系,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改革個人所得稅。”

緊接著,今年3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上,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

會按照中國國情合理設立房地產稅制度。全國人大、財政部和相關部門正起草完善房地產稅法律草案,總體思路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

4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佈2018年立法工作計劃,房地產稅法被列為預備審議項目,視情在2018年或者以後年度安排審議。

房地產稅實錘了?國家透露重磅信號,究竟能不能降房價?

住房統一聯網:技術上不再有障礙

6月15日,全國省級國稅地稅合併掛牌完成,這標誌著國地稅合併邁出關鍵實質性步伐。

國地稅合併的最大意義,還不是減少交易成本和信息壁壘、降低人員冗餘,而是統一稅收監管,為個稅、房地產稅的徵收鋪路。

6月16日,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

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已實現全國聯網,我國不動產登記體系進入到全面運行階段。

不動產統一登記,意味著所有產權類型的不動產都將統一管理;而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則讓樓市數據一目瞭然,每個家庭在全國有多少套住房,有多少用於自住需求,有多少屬於投資和投機,都將一清二楚,這為房地產稅的開徵提供基本的技術儲備。

地方立法權、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加上國地稅合併,這意味著徵收房地產稅在技術上也不再存在什麼障礙。

房地產稅實錘了?國家透露重磅信號,究竟能不能降房價?

02

房地產稅出臺有望加速

網友怎麼說?

認為國家早該出臺系列

房地產稅實錘了?國家透露重磅信號,究竟能不能降房價?

房地產稅實錘了?國家透露重磅信號,究竟能不能降房價?

覺得空置稅和麵積稅更有必要

房地產稅實錘了?國家透露重磅信號,究竟能不能降房價?

房地產稅實錘了?國家透露重磅信號,究竟能不能降房價?

依然買不起

房地產稅實錘了?國家透露重磅信號,究竟能不能降房價?

擔心房租漲

房地產稅實錘了?國家透露重磅信號,究竟能不能降房價?

房地產稅實錘了?國家透露重磅信號,究竟能不能降房價?

04

這六類人或受到最大暴擊

房地產泡沫已經嚴重影響到實體經濟。作為抑制投機的利器,房地產稅有了現實落地的需要。

北京市房地產業協會數據顯示,6月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均價是44818.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2%,同比下降4.3%。

來自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的監測結果,截至6月24日,北京市二手房掛牌均價為63204元/平米,環比上個週期上漲0.09%。

房地產稅實錘了?國家透露重磅信號,究竟能不能降房價?

另有一份來自民間的6月份熱點城市房價調查顯示,北京新房均價是44333元/平米,二手房均價則為59894元/平米。

雖然因為統計方式和樣本原因,數據間有所差距,但仍可以清楚得出結論:帝都的二手房價已經完勝新房了。

其實不只是帝都。

數據顯示,上海6月新房均價是45628元/平米,二手房均價為51336元/平米;

深圳6月新房均價是50316元/平米,二手房均價是52880元/平米。

四個超一線城市中,只有廣州6月的新房均價是32460元/平米,二手房房價是31442元/平米。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基本持平,新房略高於二手房。

但四個超一線城市上月的房屋均價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新房均價環比呈下降趨勢,而二手房價格環比呈上升趨勢。

大致來說,一個城市的新房價格下降,乃至降到了低於二手房的程度,人們首先想到的必然是當地政府在調控房價方面的決心和力度,也可以看成是要給樓市降溫的一個信號。

如今,超一線城市也步入到新房低於二手房時代,可能更會讓廣大炒房者倒吸一口冷氣,感受到管理者們對於遏制高房價的決心。

調控不但沒有變鬆趨勢,反而越發嚴格。房價可能不會跌,但是以下6類人,必定會受到一萬點的暴擊。

1.在中心城市囤積了大量住宅的人

如果在中心城市實行“累進制、懲罰性”的房產稅,到時候會出現集中拋盤,對中心城市短期房價構成影響。這可能意味著,囤積大量房子的人財富將顯著縮水。

2.盲目購買了旅遊物業、養老地產的人

如果不能旅遊產業房產稅不能免徵,則其持有成本大增,加上利用率不高,這類房子將成為雞肋。

3.盲目購買了三四線城市郊區、新區住宅的人

三四五線城市人口增長乏力,盲目在這些地區購買了住宅,未來開徵房地產稅後也會非常慘。

4.加槓桿、超承受能力買多套房的白領

如果房地產稅的開徵,會讓房價進入一個平穩期,房子很難套現。這些人“死扛現金流壓力”的期限就會加長,生活會變得比較痛苦。

5.在三四線城市囤積了大量住宅的人

相對而言,這種人更慘。三四線城市即使不實行累進制,由於人口增長乏力,很多家庭擁有很多房產,既不能轉租又找不到接盤俠。

6.手中有多套房、負債率非常高的炒房者

消息公佈後,會加劇市場的僵持,目前仍然拿了很多房子、承擔巨大債務的炒房者,將會非常困難。他們只能選擇斬倉,否則房子可能斷供被銀行申請查封、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