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之外,再无茅台

茅台镇

茅台镇之外,再无茅台

茅台镇鸟瞰图

2016年10月14日,贵州省茅台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一是因为它是世界战争史奇迹之一的“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第四渡地点(在图中赤水河右岸我标了红星的地点即第四渡渡口),在朱毛周等指挥下,中央红军在这儿完成了现代战争艺术:四渡赤水的最后一步,成功突围出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二则是因为它是有着“国酒”“军酒”之称的贵州茅台的生产园区,这个空气中都弥漫着阵阵酒香的小镇,保存着中国传统酱香酒制作工艺的小镇,三万茅台人就在这不足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挥洒着汗水,酿造出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的茅台酒(世界三大蒸馏酒:中国贵州茅台、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

由一个武警中队驻扎在厂区负责安全警卫,特别是酒厂成品仓库。更是现役武装力量,24小时保卫着这座酒厂,重要性不言而喻


七十年前,长征与茅台——精彩的相逢:红军二渡赤水从川回黔,即将再渡赤水。1935年3月16日,红三军团11团最先到达茅台镇。11团政委王平一再告诫官兵:“酒好喝,但红军的纪律和作风绝不能丢!”

进入小镇的红军,纪律严明。此镇虽地处山区,路岖人稀,但却得天独厚,能酿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酒。这里几乎家家都酿酒,有些大户人家还窖藏着上百年的陈年老酒,真是“迎风香十里,隔壁醉三家。”

红军到了茅台镇后,高度重视对茅台酒民族工业的保护,严守纪律,坚持公平买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瓢一碗。开国第一位女将军李真回忆说,在茅台镇,大家纷纷用酒擦脚、治疗腹泻或喝酒以舒筋活血的时候,总理告诉他们“不要浪费圣人(酒的别名)”,并且告诉他们这是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的茅台酒,极其名贵,“我们才知道用那种喇叭形土罐盛装的居然是世界闻名的茅台酒”。

毛、王等领导人发布了一个保护茅台酒的布告,强调茅台酒为民族工业,是保护的对象,红军应该公买公卖,对酒具、酒瓶等都应当予以保护等等。毛、朱等领导及身边的工作人员带头遵守红军纪律。据工兵连长王跃南的回忆,毛曾对战士们说:“茅台是出名酒的地方,用它来擦脚太可惜了。”

《耿飚回忆录》写道:“指战员们还是向老乡买来茅台酒,会喝酒的细细品尝,不会喝的便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茅台镇之外,再无茅台

茅台镇

“原子弹都能造的中国,连茅台酒的秘密都不能揭开?”1974年,副总理方毅亲自主持茅台酒的易地生产规划,茅台酒厂精选了一批表现好的酒师、工人、工程师,带着大批设备、原料,包括一箱子灰尘(据说那里面有丰富的微生物,是制造茅台酒所必需的),敲锣打鼓搬往遵义近郊——一位姓周的海军副司令员在全国找了50多个地方后才选中的新址,这里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有大量的山泉,旁边就是“董酒”的生产厂。最关键的,这里和茅台镇相距100多公里,按道理说,气候属同类。

实验进行了11年,1985年,50多名评酒专家的评断最终让这种原本叫做“茅艺”的酒放弃了与茅台沾边的念头。异地酿茅台的事再也没人提起。

正如茅台集团终身名誉董事长季克良感叹的,“这里的地形、土质、风向、阳光的照射、赤水河的流向,都决定了茅台独一无二的味道。”“离开了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酿造车间扩容必须固守茅台镇。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茅台酒厂不能无限制扩张,除复杂的酿造工艺外,这也成为其稀缺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1958年毛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指示,茅台酒要搞上一万吨,中间历经了一次只重产量不重质量的生产周期后,还是回归到了正常的产量上,直到2000年,茅台集团站在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才开工启动了新万吨工程。花费数年时间,才勉强达到出产万吨的目标,实现了“毛”当年“茅台酒要搞它一万吨”的心愿。

茅台镇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几大要素,如气候、土壤、水质以及空气中的微生物群等,对茅台酒独特风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造就了茅台酒卓尔不凡的典型风格。

据地质调查资料表明,茅台地区的地质整体上属浸蚀构造类型,其地层由寒武系、侏罗系、二叠系、第四系等组成。岩层主沙岩沙岩和页岩,沿赤水河呈环带状。茅台镇主要为侏罗白垩系紫色沙页岩、砾岩,形成于7000万年以前,受海拔高度和岩石风化后成土母质的影响,茅台地区紫红色土广泛发育,当地因红土壤而被称为"红谷"。

"水为酒之血。"赤水河是中国版图上最为香醇的一条河流。赤水河"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而东下",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十分特殊的紫色沙页岩地质地貌结构,形成了有利于酿酒的优良水质。这种土壤中砾石和沙质土体含量高,渗水性好,地下水、地表水通过红壤层时,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多种微量元素被溶解,经过层层渗透,过滤出纯净、清亮甘冽、香甜可口的清泉水,最终汇入了茅台酒酿造所依托的赤水河。(赤水河得名于一到夏季汛期,水位暴涨致使喝水变为赤色)据科学检测,赤水河水质非常优良,无色透明,无臭无味,微甜爽口,降解物少,硬度适中,酸碱适度(pH值为7.2~7.8),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茅台镇之外,再无茅台

赤水河-茅台段

茅台镇之外,再无茅台

作者夜拍赤水河-对岸是四渡赤水纪念塔

与很多江河不同,赤水河的颜色因季节而变化。端午节至重阳节,雨季来临大量紫红色土入水,河水呈赤红色;而重阳节至翌年端午节之间,雨量骤减,河水又恢复清澈透明。这为茅台人千百年来的酿酒活动提供了时间表,根据赤水河水自然变化规律来酿酒,即重阳采水、造沙润粮,将自然的密码通过节令的遵从而传递到每一滴茅台酒中,使得茅台酒的酿造工艺也因此成为了顺应茅台镇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

茅台镇之外,再无茅台

茅台酿造工艺流程

“国酒之父”

茅台镇之外,再无茅台

矗立在茅台酒集团办公楼前的国酒之父雕塑

除了茅台镇本地人,或许没人知道,“茅台之父”这一称谓是代指何人。在茅台集团的办公楼前,一座铜像在一尊基座上昂然挺立,居高凝望“茅台渡口”,基座上有四个鎏金大字:“国酒之父”。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茅台酒的今天。每逢九月九日重阳节,酒师们都会聚集到铜像前三鞠躬。据说他在茅台镇用超过1两的杯子喝下25杯茅台酒,从这之后,就与茅台结下不解之缘...

茅台镇之外,再无茅台

茅台镇:绿色化厂区与小镇和谐共存

茅台镇之外,再无茅台

茅台镇:绿色化厂区与小镇和谐共存

下一期:你不知道的国酒之父,敬请期待!


带你品味中国白酒故事—喜欢或对中国酱香酒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一下右上角关注,定期推送一篇关于中国优秀酱香酒的文章。有疑问的朋友可以留言探讨哦 ٩(•̤̀ᵕ•̤́๑)ᵒᵏ

【专注中国酱香酒,更深知其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