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马云,阿里巴巴这只大象还能起舞吗?

离开了马云,阿里巴巴这只大象还能起舞吗?

9月10日清晨,马云通过阿里巴巴官方宣布,明年的这一天,将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由阿里巴巴现任CEO张勇接棒。此后,马云还将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成员,直到2020年阿里巴巴股东大会。

尽管事前消息已经透露,马云宣布卸任董事局主席的消息仍然激起千层浪。毕竟,马云今年才54岁,对比72岁的曹德旺,73岁的宗庆后,马云还是相当年轻。

此外,很多大公司相当依赖创始人,比如刘强东案一出,京东股价连续两日暴跌。阿里巴巴市值高达4000亿美元,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此外,大量淘宝、天猫的商家依赖阿里巴巴提供的线上平台。因此,阿里巴巴的未来发展,关乎大批投资者以及商户的利益。

离开马云后,阿里巴巴的发展会停滞吗?这是很多人所担心的。实际上,早在2009年,阿里巴巴就建立期合伙人制度,保证公司在离开创始人后,也能继续平稳发展。在卸任在阿里巴巴的职务后,马云将重回老师身份,仍然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

所谓的合伙人制度,是阿里巴巴独有的内部管理方式,是用合伙人来替代创始人,依靠一群认可阿里巴巴文化的合伙人领导公司,而不是依赖一两个公司创始人。或许,正是这样的制度,能引领阿里巴巴从马云时代过渡到张勇时代。

合伙人制度

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在成立之初,一个愿景之一便是“活102年”,即将阿里巴巴这家公司办成百年老店,延续三个世纪。

互联网世界,几乎每一年都会有新的热点爆发,整个行业时时刻刻都在快速地迭代更新。在快速变革的互联网行业,一家企业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为此,阿里巴巴推出了合伙人制度。2009年9月,马云突然宣布包括自己在内的18位创始人集体辞去元老身份,将改用合伙人制度。2010年,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正式开始试运营。

与创始人不同,合伙人是一个动态调整的群体。在最初的28位合伙人中,18位创始人中,只有马云、蔡崇信、彭蕾等7人进入,有9人是在2004年之前加入阿里巴巴,其余是2004年加入阿里巴巴的,系公司从社会各界引进的管理人员,涉及财务、法务、技术等各个专业领域。

而接替马云担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张勇,便是于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主要负责公司财务工作。可以看出,张勇算不得阿里巴巴创业元老,甚至加入时间也比较晚,他能够继任马云领导阿里巴巴,似乎显示出合伙人制度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好处。

至今,阿里合伙人数已增至 36 位,其中包括3位 80 后,天猫技术负责人吴泽明、蚂蚁金服副CTO 胡喜,以及淘宝总裁蒋凡。

或许,正是通过建立合伙人制度,保证阿里巴巴时时刻刻拥有新鲜“血液”,保持公司在行业快速迭代中维持创新的能力。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也曾公开撰文阐述合伙人制度。他认为,很多优秀的公司在创始人离开后,便迅速衰落,也有不少成功的创始人,曾在公司发展中犯下致命的错误。阿里巴巴最终决定,用合伙人替代创始人。

实际上,阿里巴巴视合伙人为公司核心制度,甚至不惜与香港联交所闹翻。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谋求上市,香港联交所为其首选IPO地点。不过,彼时香港联交所强调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必须坚持同股同权,一股一票。但是,阿里巴巴合伙人下,使得阿里巴巴合伙人团队只持有24.1%的股份,却控制董事会多数席位,不符合同股同权的老规矩。

由于香港联交所无法让步,阿里巴巴最终选择登陆纽交所。有趣的是,2018年,香港联交所也开始推出同股不同权的改革。

大象还能起舞?

根据上文显示,合伙人制度,让阿里巴巴成为一家不是一个马云基于个人魅力领导的公司,而是由一群合伙人群体来治理。

进入合伙人时代后,阿里巴巴也开始尝试交接,并从中吸取经验。2013年5月,在淘宝网十周年之际,马云卸任阿里巴巴CEO,由陆兆禧担任。2016年5月,张勇又接棒陆兆禧担任阿里巴巴CEO。蚂蚁金服方面,2016年6月,井贤栋接替彭蕾担任蚂蚁金服CEO,2018年4月,井贤栋又接替彭蕾就任公司董事长。

可见,在合伙人制度下,阿里巴巴的交接一直持续进行之中。此次交接,似乎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的产物。2018年7月27日,阿里巴巴在年报中透露,公司2019年将对VIE架构进行调整完善,调整的核心内容为减少马云和谢世煌的个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和高管们集体控制,目的是为规避“关键人风险”。

事实上,阿里巴巴多次交接,并没有影响阿里巴巴的经营和业绩表现。2016年张勇接任阿里巴巴CEO后,公司还曾保持13个季度持续高速增长。

此次张勇能够接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似乎也是基于马云以及公司合伙人群体对他的信任。他于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2009年接手淘宝商城(即后来的天猫商城),也曾筹划出“双11”购物节。之后,淘宝商城高速发展,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双11”购物节,也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线上购物节,影响力甚至不亚于美国圣诞节大采购“黑色星期五”。

目前,马云主要热衷于公益项目,以及为阿里巴巴全球化贸易网络站台。公司日常运营主要由张勇负责,他是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发起者和领导者。

2018年8月23日晚间,阿里巴巴公布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营业收入为809亿元,同比增长61%;核心电商业务收入为691.88亿元,同比增长61%;自由现金流263亿元;年度月活跃用户与上年相比增加2400万。

其中,阿里巴巴新零售规模化爆发成常态,收入、用户和市场份额持续强劲增长,以进口业务、盒马鲜生和银泰百货为核心的新零售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40%。

此外,阿里云业务和大文娱也创造了近百亿的营收,分别达到了46.9亿和59.7亿。其中,阿里云的增速达到了93%,大文娱的增速为46%。而创新和其它业务营收为10.59亿元,同比增长64%。

目前,阿里巴巴这只大象还在继续快速奔跑,而在合伙人制度下,未来很有可能继续维持业绩高速增长。

免责声明:[ 金融之家-JRZJ.COM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