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女孩滴滴遇害!一場本該可以避免的傷害到底是誰在不作爲?

今天晚上,小編剛打開微信,就看到各好友群裡發的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遇害,我心想著難道是上次空姐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事件又出現什麼逆轉性狀況?但是點開一看,看到的竟然是又有一名女孩乘坐滴滴順風車被司機殘忍殺害。這是今年繼“滴滴順風車空姐遇害案”之後又一起發生的順風車事故,隨後滴滴官方道歉,事情的經過我不想多言,只是為如此芳華的女孩心痛,為她的父母親人心痛!

樂清女孩滴滴遇害!一場本該可以避免的傷害到底是誰在不作為?

事件發生之後,在網絡引起眾多網友、博主的熱議,雖然網絡上對滴滴公司的聲討四起,但是遺憾的是,空姐乘坐滴滴遇害的悲劇並沒有讓這家屢屢出現事故的公司引起足夠的重視,警方雖然在最短的時間抓獲兇手,同時也呼籲女孩加強自我的保護意識,但是,在事件發生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女孩乘車時,發現司機故意繞遠路時便已經發信求救親友,說:“很害怕,此時在無車山路”。之後女孩可能發現了司機的歹意,對親友發出“救命”二字,接著手機就打不通了。可見,女孩的自我保護意識是足夠的。所以,面對女孩乘順風車性侵害事件如此的頻發,小編認為現實問題已經不再是相關部門一句“女孩要加強自我防範意識”,就可以敷衍過去的了。五月份空姐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的事件餘溫尚存,到現在樂清女孩乘坐滴滴遇害,中間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而更讓人覺得可怕的是,上次事件發生在夜裡,而這一次是在白天,頻繁的性侵害事件讓我們驚歎司機的膽越來越肥的同時,不得不再次重新思考一下滴滴順風車的問題所在。

很多網友認為,在事件處理過程中,滴滴出行按照程序,配合警方及時提供犯罪分子的戶籍聯繫方式,同時提供車輛行車軌跡,對案件順利偵破,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從事件過程中我們知道這個順風車司機已經不是第一次想要作案了,這次事故發生的前幾天,滴滴平臺就收到該車輛另外一位乘客林女士的投訴,但是當時平臺的回覆是要調查,但是截至溫州樂清趙姓女孩受害案發生,林女士都沒有收到相關的反饋和處理結果,通過林女士的表述來看,甚至沒有再回訪過她。發生在林女士身上的事情可以說已經是涉嫌犯罪了,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滴滴平臺的反映之淡定,不得不說是讓人無法接受的。假如滴滴平臺在接到林女士投訴後立即採取措施,譬如在調查清楚之前暫停該司機的接客資格,那麼,這場悲劇真的就不會發生了。我想這不是什麼過分的要求,而是一個屢屢出事的平臺起碼應該盡到的職責。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滴滴之前所謂整改措施,完全是在欺騙大眾。

據悉,滴滴在空姐案之後,出臺整改措施中把乘客的頭像改成虛擬頭像,讓司機無法判斷乘客是否漂亮,以及設置緊急求助功能放在顯著位置,讓用戶可以自主選擇一鍵撥打110、120和滴滴24小時安全客服,而且承諾將承擔平臺上發生的一切事故、安全和糾紛的法律責任,然而現實生活中,滴滴所謂的報警救助機制,根本就是空口白話,所謂的專家從未上線,當女孩需要搶救生命的關鍵時刻,滴滴的客服正忙著打官腔,而針對虛擬頭像問題,也在網絡上被眼尖的用戶截圖又能看到乘客自己設置的頭像曝光於網上,可見滴滴的監管漏洞究竟有多大,其實類似的事件不是一次兩次了,滴滴依舊沒有從根本上避免事情的發生,這樣的監管漏洞讓我們不禁深思,再發生類似事件,我們又該怎麼辦?針對這種出行APP平臺,又談何安全,到底還要有多少如花生命的付出,才能引起相關制度的完善。

我們呼籲滴滴,作為公眾出行首選的平臺,其註冊審核程序是否可以再嚴苛一些,是否可以設置疑似侵害或騷擾行為投訴直接暫停接單權限,接到投訴後就要認真對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儘量做到有備無患。而不是總在事故發生後,除了道歉就是公關危機。我們希望看到一個更加完善更加安全的平臺,如果滴滴不能保證乘客的安全,那還不如直接取消該平臺,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對目前各種層出不窮的各類出行APP平臺進行嚴格監管,制定成熟的監管體系和應急措施。不要再出現樂清女孩事故中的我報警,你警方說我要提供司機的車牌號,我找滴滴平臺要車牌號,滴滴平臺讓我找回警察這種死循環,因為雙方一扯皮,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女孩遇害了。最後警方出動了,滴滴平臺負責人員鞠躬致歉了……這都什麼事兒?針對此行為,這也不禁讓小編想起之前看到一篇文章中的小故事:一個人躺在自己車上睡覺,有人跑來求助,說是有個小孩在遠處被車撞了,馬上要送去醫院,求他救命。這個人說要加錢,不然不送.....事後,他發現那個被撞的小孩就是自己的兒子。再不改變,大家就共建一個互害型社會吧。所有不關己的事情,都高高掛起來,反正,天雷劈下來的時候,總有一道會劈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