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爲什麼要頻繁換校長

每年的9月,全國的中小學都會出現一種新景象,即頻繁更換校長。最近幾年,這種現象已經成為新學期的固定節目了。校長換了,理念要換嗎?學校以前固有的模式需要換嗎?

中小學為什麼要頻繁換校長

中小學為什麼要頻繁換校長

中小學為什麼要頻繁換校長

2017年,山東某地一個區就集中換了30多所學校的校長;上海有200多所學校換校長。北京今年更是出現了新校長頻繁變動。某區就出現了40所學校更換校長。另一區新換了45位校長和園長。

學校更換校長,不外這幾種情況,第一是老校長退休,如北京一零一中老校長郭涵退休,原海淀教委主任陸雲泉擔任新校長;朝陽外國語學校的老校長郝又明不再任校長,將由林輝擔任朝陽外國語學校校長。郝又明今年84歲高齡,1998年創辦了朝陽外國語學校,擔任校長職務20年了。目前,朝陽外國語學校是朝陽乃至北京一所名牌學校。

校長輪崗,北京兩所示範高中互換了校長。此外還有新成立的學校。

除了正常退休和新成立的學校,那些頻繁更換校長的學校頻繁更換校長有什麼依據?

根據規定,校長、副校長每個任期一般是三至六年。同一崗位任職不超過十二年。這項規定突破了事業單位3至5年,不超過10年的限制。最為重要的是,明確提出經批准後可適當延長任期,培養教育家型的校長。在北京,不乏這樣的校長,例如人大附中的劉彭芝校長,十二中的李有毅校長,任期均超過了12年。同時提出了交流輪崗制度。有位校長告訴我,之前一點消息都沒有,突然找談話,把他從這所學校調任到另外一所學校。

這幾年,校長輪崗,導致新校長走馬上任比較頻繁。不僅在北京,在京外亦是如此。學校頻繁更換校長,到底是弊大還是利大,很難定性。一個企業頻繁換一把手,這個企業肯定很危險。如果一所學校頻繁更換校長,是不是也存在一定的隱憂呢?

實際上,教育實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個教學理念從提出、實踐再到教育成果,需要一以貫之的執行,一個校長來了,提出一個理念,轟轟烈烈搞了幾年,還沒有任何成效。換了一個校長,又提出一套理念,沒幹多長時間,他也離開,又來了一位新校長。如果長期以往,校長的職業將面臨浮誇和表面化現象,沒有多少校長會踏踏實實鑽研教育理念問題,任期結束,就會換崗。如此這般,怎麼能培養出拔尖創新人才?

學校和事業單位是有區別的。一所學校兩三年換一個校長,這所學校即使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學校,過不了幾年,教學質量也會大滑坡的。校長剛把學校摸清情況,老師剛剛熟悉校長的理念,換了一任校長,一切從頭開始。一所學校和校長有很大關係,如果校長頻繁更換,有哪個校長會在任期內埋頭搞教育?

校長該換還得換,但換的太頻繁,還是有問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