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达旗老英雄忍辱负重、九死一生,为新中国成立立下汗马功劳

梦想在军营起航

——纪念老兵杜忍逝世十周年

他经历过平津战役、剿匪肃特战等战役,英雄无悔,九死一生,一枚枚军功章记录着湮没于历史深处的枪林弹雨和战火硝烟……

他25年坚守岗位,一心一意指挥地方武装,传递赤诚坚定的理想信念……

他是“老兵”杜忍,是一个愿意将骨灰撒到库布其沙漠的军人。在和平年代,他的故事依旧会让你读到生死战场的惊心动魄,他的故事是铁血军魂最有力的证明。

获得“华北解放纪念章”“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纪念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在杜忍家里,家人们又将记录杜忍军旅生涯的一枚枚勋章拿了出来,这是他留给家人们的“念想”,绿色的锈迹记录着岁月的流逝,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曲折历程。回想起杜忍的这些过往,据家人回忆,无论再苦再累,老人说他从未后悔过。

怀揣梦想参军,要解放全中国

1921年农历12月,杜忍出生在达拉特旗展旦召白房营子的一个贫苦牧民家里,家中五个小孩,他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杜忍在8、9岁开始就在家帮助妈妈掏野菜、拾柴拣粪。时间的车轮走到1937年,日本鬼子侵入绥远省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从此家乡处于兵荒马乱的状态,杜忍也只好出去找活儿糊口。他给人家放过牛放过羊,直到1939年,他拜托远方的表姐把他介绍到了包头伪蒙军医院当护理员。刚到这里的一段时间,杜忍经常受到医生和护士的欺辱,出生贫苦的杜忍一心只盼有吃有穿就行,还能学一点技术,成为精神寄托。1940年5月,杜忍从同事嘴里听到了“共产党”的故事,从此他心中对这三个字充满了向往,为了这份向往,1940年6月,杜忍和同事西历乃决定逃出去追寻共产党。但是他俩在火车上被日本军医石黑发现了,并在呼市车站被押下车送到伪军呼市医院。虽然这次追寻共产党的行动失败了,但是杜忍心中的那份向往却更深了一层,他从此开始非常努力的学习,除了每天2-3小时的日语、蒙语、算术、护士业务等课程外,他还请汉系护士李增华当老师,天天早晚学“三字经”“名贤集”等,通过这些来学汉字,为将来打基础。

1941年6月,院方指定杜忍等三人报考伪军幼年学校,通过层层考核,杜忍被录取了,经过在医院的近一年的不懈努力,离开医院时他已是两个花的护士兵了。从1941年6月到1946年6月,杜忍在幼年学校继续努力充实和丰富自己,一心想多学一点东西,日后能为民族出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在这里他学习了日本语、蒙语、世界地理、历史、自然、一般理科、剑术、刺杀、学生修养等课程。

1945年8月15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抗日战争结束,日本投降。杜忍心中对共产党的向往之情再一次被点燃。经过周密计划,杜忍和他的同学于1946年5月12日再次出逃,他们一路奔波走了整整九天,终于找到了解放军的大部队,向解放军表明要加入的决心。当时,杜忍问解放军是干什么的?他们是这样回答的:要解放全中国,要让全国人民有的吃有的喝有的穿。听到这句话杜忍情绪激昂,他想,自己也能参与到“解放全中国”的行列当中,为民族出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的梦想也将实现,怀着激动的心情,杜忍被编到了内蒙骑兵四支队一团一连。

枪林弹雨中冲杀,圆满完成作战任务

如果时光可以被收纳起来,杜忍人生最壮烈的那段人生,都存放在那个巴掌大的小布袋里。

家人将小布袋里的物件抖落,仿佛是打开了一个魔盒,硝烟、战火、轰鸣、铁与血的气息从中弥漫开来,充塞了整个房间。

小布袋里装的,是杜忍的军功章。

1950年颁发的华北解放纪念章为杜忍在解放战争中的经历做了坚实的注脚,章面嘉禾图案簇围着一名英姿飒爽的解放军战士,持枪守卫着“万里长城”和“八一军旗”,“华北解放纪念”六个红字醒目地浮雕于其上,当日的鲜红已被岁月沉淀成暗红,热烈而又凝重。杜忍在解放战争中正值青年,随内蒙古骑兵四支队的一团一连参加战斗,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一次战斗中,杜忍的任务是点燃作为开战讯号的柴火堆。这次任务非常危险,因为完成任务后他几乎就暴露了,但是又是至关重要的。杜忍义无反顾地接受了任务,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他怀着舍我其谁、务必完成任务的决心匍匐前进。在点燃柴火的一刹那,他分明感觉到自己的后背暴露在枪林弹雨中,有那么一瞬间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被击中了,所幸的是子弹只是从侧面射穿了他厚重的棉大衣。就这样,杜忍圆满地完成了“虎口拔牙”的任务,幸运的活了下来。在参加平津战役西段解放张家口战斗与对方交火时,杜忍的手指被弹片打中,穿透了食指、中指、无名指,他眼睁睁地看着鲜血横流,忍着剜心的疼痛,他还是坚持打完了那场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军用鲜血换来的,这里面也有杜忍的。

二十五年兢兢业业,见证新中国的探索之路

1954年7月杜忍被任命达拉特旗人武部科长;1955年底,任鄂托克旗兵役局副局长;1958年,任命为伊金霍洛旗人武部部长……他一直在地方武装部工作了25年。

虽然离开了战场,但杜忍经常说,“部队把我培养成一名革命军人、共产党员。虽然离开了战场,我仍然要保持本色,服务人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争当民兵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战斗员。“人民武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保护伞,民兵是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我作为武装部长不仅是指挥员,更应是战斗员”。他经常这样告诫自己。多年来,他带领民兵为原伊克昭盟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多次出色完成抗洪抢险、黄河水利建设、安全生产、处理突发事件等突击任务。

勤当“拥军优属”工作的“服务员”。杜忍不仅是一个严守规矩的“严厉部长”,也是一个热心肠的“和蔼部长”。哪个退伍军人工作安排的不得当,杜忍总会积极去争取和协调,亲自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他还无私奉献,关心军属和民兵家属的工作和生活,经常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深受群众欢迎。

然而,杜忍的身份和他勤于政务的作风并没有给他带来一帆风顺的人生,他的人生伴随着新中国的探索之路,一路坎坷,风雨而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杜忍被错划为“走资派”,受到了精神和肉体的极大伤害。

——即便如此,杜忍对事业、对民兵依然热爱如初。“批斗”过后,杜忍的处置结论是复原职。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后,他在单位碰到一个“奇怪人”,他见到杜忍时打招呼都是低着头,从不敢抬头。杜忍觉着奇怪,特意把他叫到办公室,这才认出了这人正是“文革”中对他进行拷打的其中一人。古道热肠的杜忍表示不计前嫌,以宽容的态度化解了此人的心结,从此这个人工作中踏踏实实,为人也变得更加厚道。

——即便如此,杜忍对党、国家和政府的拥护依旧坚定而热烈。

他经常和儿孙们讨论信仰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加入共产党,以亲身经历告诉他们“相信共产主义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并教育他们:“你们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没有战争有吃有穿的和平环境里,要感谢共产党,更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以正气立身 ,凭踏实立业

当回想起父亲平生事迹,儿孙们微笑的脸上挂着泪花。

“父亲教育我们要公私分明。”小儿子回忆,儿时自己最调皮,总是想着要坐父亲的公车,但是都被父亲“无情”地拒绝了。有一次,走在放学路上的小儿子正好碰到了父亲的司机,司机热情的要求送他回家,他便同意了。但是怕被父亲发现,小儿子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就下了车,无奈还是被父亲知道了,难免挨了一顿训。

“父亲教育我们要勤勤恳恳。”“工作狂”小女儿曾经是一个爱睡懒觉的人。但是每当快到上班时间,父亲总会想尽办法叫她起床,为了这件事,她没少跟父亲闹过别扭,可是父亲依旧执着地叫她起床上班。慢慢地,女儿被父亲的精神打动,自己总会早早的起床去上班工作。

“父亲教育我们要热爱党的事业。”二儿子对父亲补交党费的事情依然记忆犹新。那是退伍转业后,父亲被分配到原伊克昭盟机械化造林总场。有一次,由于身体原因,他在达旗老家养病好几个月。一天早晨,他对老伴说,自己这几个月没有交党费了,必须得告诉组织一声,当时杜忍的组织关系还在杭锦旗武装部,交通闭塞、通讯不便。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家人只好到离家好几里路的线务站帮他打通单位财务处的电话,告诉财务务必从工资里扣除杜忍几个月的党费。父亲逝世后,儿孙们找到了他早已写好的遗嘱,里面写道:等我百年之后,请你们将我的骨灰撒到库布其沙漠,让我为这里的树林做最后一点贡献……看到这些儿孙们失声痛哭。

如今,儿孙们也都事业有成,但父亲的教育对他们来说已深入骨髓,父亲留给他们的宝贵财富,是“以正气立身、凭踏实立业、靠忠诚干净担当”,当他们在迷茫不前时、当他们在松弛懈怠时、当他们在矫情任性时,父亲军人的精神力量总能穿越时空、穿透硝烟,散发着时代的力量,召唤他们稳住脚步、继续前进,在儿孙们的心中,杜忍永不会远去,他的生命有厚度、有宽度、有长度……

文字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 达拉特旗人民检察院 ·政治部 高磊

审核/ 达拉特旗人民检察院 王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