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场作文11讲:思维与语言(2)就材取喻 化实为虚

高考考场作文11讲:思维与语言(2)就材取喻 化实为虚

所谓就材取喻,化实为虚,是指在作文里,对所给材料或文中事例进行充分的挖掘,联想到更多的与之相似的事物或现象,采用借喻的形式,可以使材料的各个要素获得更多的含义,从而丰富语言的意蕴,使语言显得灵动而不呆板。


先看例子。

1、富兰克林《哨子》。

我七岁的时候,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我的衣袋里塞满了铜币。我立刻向一家卖儿童玩具的店铺跑去。半路上,我却被一个男孩吹哨子的声音吸引住了,于是我用所有的铜币换了他这个哨子。回到家里,我非常得意,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我的哥哥、姐姐和表姐们知道我这个交易后,便告诉我,我为这个哨子付出了比它原价高四倍的钱。他们还告诉我,用那些多付的钱,我不知道可以买到多少好东西。大伙儿都取笑我傻,竟使我懊恼得哭了。回想起来,那只哨子给我带来的悔恨远远超过了给我的快乐。

不过,这件事情后来却对我很有用处,它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中。因此,当我打算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时,我便常常对自己说,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于是便节省了钱。

我长大了走进社会,观察人们的作为,感到我遇到的很多很多的人,他们都为了一个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当我看见一个人过分热衷于猎取恩宠荣禄,把自己的光阴牺牲在侍候权贵、谋求接见之中,为了得到这种机会,他不惜牺牲自己的自由、品德甚至于自己的朋友,我便对自己说,这个人为他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如果我听说有个守财奴为了积累财产,宁愿放弃各种舒适的生活、为别人做好事的一切乐趣、同乡们对他的尊重,以及慷慨无私的友谊的快乐,我说,可怜的人啊,为了你的哨子,你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当我遇到一个寻欢作乐的人,他不愿使自己在精神或命运方面得到一切可赞美的改善,而仅仅为了达到肉体上的享受,为了这种需求,损坏了自己的身体,我就说,误入歧途的人啊,你真是有福不享自找苦吃;为了你的哨子,你付出了太高的代价啊。

当我看到一个人沉迷于外表,或者是漂亮的装束、讲究的住宅、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设备,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他的收入的水平,为了得到这一切,他借债,最后以被投进监狱而告终,我说,天啊!为了他的哨子,他付出了太高太高的代价。

当我看到一个漂亮温顺的姑娘相信对方的甜言蜜语而嫁给一个生性恶劣、人面兽心的丈夫,我说,多么遗憾呀,她为了一个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总之,我认为,他们所遭受的人类极大的悲苦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做出了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都是为了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文章在记叙完自己的一段经历后,“哨子”也就开始虚化,成为了一个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事物,并且以此为线,串起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与此相似的现象,来集中进行反思和批判,提出自己的忠告。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哨子”意象的运用,如果没有这个意象,是很难串起人生世相的这些方面的。


下面再举几例,都是在前面已经用过的例文中的句子。

2、《门前的桃花》(见前《缘事析理》节)结尾两段。

这事情已经过去许多年了,可在我的脑海里却是记忆犹新,永难忘记。我明白,当初我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诱惑而失去了本该收获的果实,尽管这诱惑并不低俗。以后的日子里,当我看到有同学穿上时髦的衣服,引得众人注目时,我想,我再也不要这“桃花”带给我的那种羡慕的眼光了;当有同学考试作弊得了高分,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敬佩时,我提醒自己,秋天的桃子才是沉甸甸的。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沿途一定还会有更多更大的诱惑在等着我们。名誉、金钱、地位和各种各样的享受……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让人偏离了人生的奋斗目标,违背了人生的真谛。这时,我们千万别忘了,我们需要的是秋天香甜的桃子,而不是能引来羡慕眼神的桃花。

在这里,“桃花”“桃子”就开始由实入虚,成为了一个比喻或象征,“桃花”指各种各样的诱惑,“桃子”则也因此获得了隐喻的含义,指人生有价值的成就。这种写法,从语言上看,就比直指本义来议论,要生动形象得多,含义要丰富得多;从思路上看,也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使自己童年的一件小事,获得了更多的哲理意义,大大拓展、丰富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就中学生写文章的现状来看,由于思维的逻辑力量不够,总是思绪飘忽的,如果能紧扣材料就材取喻,还有一个意外的好处,就是避免了信马由缰,不知不觉间偏题跑题。


3、《助跑的距离》(见《两面思考,双线表述》节)结尾处:

当今的社会给了人们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只要你愿意学习,只要你肯付出努力,就可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如果你不肯在长长的助跑的跑道上积蓄你的能量,迎接你的永远是小小的池塘,而不是广阔的蓝天。

“小小的池塘、广阔的蓝天”显然是从天鹅助跑的现象中派生出来的比喻,用来表示人生前程的大小、成就的高低,既扣了材料,又有丰富内涵。


4、《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见《在比较中学会审题立意(1)》节)的结尾:

备全而皆寡。未来的人生路上,充满着各种变数与挑战,我们需要准备的,是坚定的为人处世的原则、高贵的品性和永不磨灭的理想。走吧,用双脚去丈量生命的长度,用信念去应对一切的挑战。只要你坚定前行,迎接你的,定然是灿烂的朝霞。如果你总是背着一棵曾经有用的“大树”前行,可能永远到达不了前方的终点。

结尾的“大树”,就是“成为了包袱的经验”的代名词,非常生动形象。同时,放在结尾处,又照应了所给材料,不至于越写越远,最后不知所止了。

(《高考考场作文11讲》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