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回家你慌張嗎?別急,國慶你會更焦慮

和以往小長假回家不同,中秋節的我有些慌張。

先說說自己的經歷吧。

關於路程。作為離家不遠短途人群,我每次回家都不會擔心買不到票,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去坐火車,因為它同拼車相比優勢並不高,首先二者費用相差拼車比高鐵的費用還要低且中途不用換乘直接到終點,以至於不會在路上浪費更多的時間,所以貼上北漂標籤的這幾年我最優選擇都是平臺拼車。

中秋回家你慌張嗎?別急,國慶你會更焦慮

然而網約車停運後,我開啟了無限添加老鄉人工拼車QQ群以及微信群的模式,尋找就近的老鄉回家人,從本週四開始在各個群中狂轟亂炸,痴痴地等待有人回應,在兩天內推送了幾十條的消息直到上週五晚上十點左右才最終確認回程的車。

顯然網約車的停運對很多上班族來說影響並不小。

我們以樂清滴滴事件為起點。

8月24日樂清事件爆發,引發網友口誅筆伐。

8月27日時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後又停運滴滴夜間拼車等服務,隨即微博熱搜持續多幾天都有滴滴停運後的熱搜關鍵詞,以及停運後出租車和黑車的相關現狀。

中秋回家你慌張嗎?別急,國慶你會更焦慮

中秋回家你慌張嗎?別急,國慶你會更焦慮

從“滴滴消失的第一夜”到“滴滴夜間停服務利好了誰?”這一系列的內容在網友的解讀裡更多帶有挑釁、叫囂的成分,彷彿在說:“看吧!沒有滴滴你們只有被坑的份兒,別作死了!”這個態度和持續買熱搜的行為,讓網友又再次向其發出攻擊。

而顯然我們確實被影響了,不帶任何感情色彩,沒有滴滴深夜打車的第一夜我們都有點著急,以至於導致更過的人把工作帶到家中。

中秋回家你慌張嗎?別急,國慶你會更焦慮

然而到現在事情還沒完。

9月13日滴滴稱將開啟滴滴知識考核,隨後在15日正式恢復深夜打車的操作。

中秋回家你慌張嗎?別急,國慶你會更焦慮

此時,考核內容再一次讓滴滴深陷眾矢之的,滴滴司機也加入到吐槽隊伍中:兩歲孩子都知道的內容,拿來過場走形式。

最後滴滴仍然沒有給到消費者滿意的答覆,不過滴滴依然回來了。。。。

在大眾逐漸遺忘滴滴帶來的傷害時,中秋的不便利以及微博一篇關於出租車案發率約為網約車13倍的內容數據,直接把滴滴又雙叒被推上了風口之中。

數據中表示:最高法院發佈網約車與出租車服務過程中犯罪情況司法大數據報告。報告對2017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的刑事案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網絡約車司機每萬人案發率為0.048,出租車司機每萬人案發率為0.627,出租車司機案發率約為網約車的13倍。​

中秋回家你慌張嗎?別急,國慶你會更焦慮

中秋回家你慌張嗎?別急,國慶你會更焦慮

(部分網約車、出租車對比)

通過雙方的數據對比,想到一個非常形象的生動比喻:正規飯店衛生不合格率居然遠遠高於路邊大排擋?因為路邊大排擋根本就不接受衛生監督。現在想來這個狀態真讓人忍俊不禁。

片面來看,的確出租車的確讓人深惡痛覺,網約車存在更多優勢。相信此時部分網友開始呈現一遍倒的狀態比如下面評論:

老早就呼籲過了,但是輿論一窩蜂的盯著滴滴!私人運作的企業總歸是比ZF看護的作坊弱勢,但是忘記了打了落水狗,樂了中山狼!

這不是事實嗎?就因為現在信息傳播比較快滴滴出點事就被吊起來錘,沒有網約車之前出租車出的事就少了嗎?本身就是人在犯罪,又不是網約車在犯罪。沒了網約車瞬間回到打車難黑車遍地的時代。

都說把滴滴關了,打的,這些人肯定有問題,前兩天去上海,還以為這麼發展的城市,打的應該很方便,媽的,各種拒載加錢,最後直接叫滴滴,報銷麻煩了點,至少方便。

說得太對了!網上還有很多槓精!以前沒有滴滴,出租車去哪都亂要價,愛坐不坐,不到目的地就把你放路邊,投訴都沒用!經常拒載。黑車也是看人要價。滴滴態度不好,繞路都可以投訴。而且立馬返還錢額。雖然出過人命,但也在不斷整改。可是出租依舊是那樣。

我之前就說過,出租車案發率一直就很高,只不過大家不知道罷了。出租車歷史比網約車早很多,那時候互聯網沒現在這麼普及,信息也閉塞所以大家才不怎麼聽說。而且坐滴滴你有app還能給別人截圖路線和車牌號,而坐出租車如果你上車前沒記住車牌,上車後出事了會很麻煩的。

中秋回家你慌張嗎?別急,國慶你會更焦慮

根據評論來看,言語確實過於偏激。怎麼說呢,其實多數人是支持網約車的,且不管以哪種形式出現,網約車絕對會重新來過。但言論來看,顯然有人在偷換概念有給滴滴洗地的原因,滴滴事件中重點絕不是哪個平臺模式更安全。在出租車時代技術有限,我們沒有辦法保障乘客和司機,這是當時技術問題,我們可以接受。但當下,科技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出行的可能性,而互聯網平臺的側重絕不僅僅是能否為網約車司機帶來更多客源,更多的是他們有沒有基於這些技術,起到應有的“保駕護航”的作用?為用戶和司機提供一個更為安全的環境。在網約車時代,我們有了無孔不入的科技植入,乘客希望且需要獲得相應的安全出行保障,這個要求一點都不過分。

所以別再拿出租車曾經的安全數據做文章了,畢竟群眾都不是傻瓜。只是,十一國慶的往返又會有一群短途焦慮的人群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