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太后把持朝政爲何宋朝認爲是北伐好時機?北伐再次失敗是因爲他

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遼國的景宗皇帝去世,聖宗耶律隆緒繼位,年僅十二歲,國事由蕭太后和韓德讓共同主持,遼國的國力正處於蒸蒸日上的時期。這個時候的宋太宗一直在籌備二次北伐收復幽州。到了雍熙三年這個時候宋太宗的年號改了,不再是太平興國了,改為雍熙年號,雍熙三年也就是公元986年雄州知州賀令圖給皇上上書,說現在遼朝新主登基,主少國疑,母后專權,寵幸用事,如果我朝趁這個機會收復幽雲,幽雲百姓一定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賀令圖說的這番話靠譜嗎?他說遼朝寵幸用事,確實是,蕭太后非常寵信韓德讓,後來還下嫁給韓德讓了,人家就是兩口子了,寵幸用事沒錯。

遼太后把持朝政為何宋朝認為是北伐好時機?北伐再次失敗是因為他

女主臨朝沒錯,主少國疑也沒錯,在中原王朝這個時候這種情況確實不是國家的詳兆。但擱在人家那不算什麼,遼國的后妃跟中原的后妃不一樣,遼國的后妃也是騎馬打仗,熟悉軍旅軍務,所以她治國完全是可以的,韓德讓更是一代名臣,所以人家這兩口子是把遼國治理的蒸蒸日上。賀令圖等於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中原王朝這樣不行,他就斷定遼國這樣肯定也不行,拿這個緋聞當情報了。所以宋太宗就特別高興又勾起他北伐的念頭,他就召集群臣商議二次北伐。宰相就說,現在國家準備還不足,糧草軍械都很缺,所以現在開仗勝算不多,求陛下耐心等待。趙光義說等不及了,賀知州說現在遼國是主少國疑,太后專權,寵幸用事,正是天滅遼國的好時機,既然你反對那我就不跟你商量了。

遼太后把持朝政為何宋朝認為是北伐好時機?北伐再次失敗是因為他

宋太宗就下令出兵,雍熙三年的春天宋朝大軍展開了對遼國的第二次北伐,史稱雍熙北伐宋太宗對遼國的第二次北伐,史稱雍熙北伐,由曹彬,米信,楊業等組成的大軍兵分東,中,西三路一舉奪得了幽雲十六州中位於陝西省境內的四個州這個時候宋太宗跟以前的表現不一樣了,高粱河之戰吃了遼軍一回虧他學乖了,所以他看到宋軍捷報頻傳結果宋太宗是不喜反憂因為宋軍戰線太長,會被遼軍切斷糧道,所以他就囑咐宋朝的將士們持重緩行,千萬不要貪小利給敵人可乘之機。沒想到宋軍的憂慮果然成真了曹彬十萬大軍在涿州城下待了十幾天軍糧就全部吃光了,然後遼軍遊騎四出切斷宋軍的糧道,宋軍又沒法就地取糧,因此曹彬就不等中西兩路合兵,孤軍進攻涿州。

遼太后把持朝政為何宋朝認為是北伐好時機?北伐再次失敗是因為他

曹彬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然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決定不僅斷送宋太宗三軍合圍幽州的計劃,更間接導致雍熙北伐的全盤失敗。曹彬先派人把涿州的百姓護送後撤,將士們疲憊不堪,再加上缺糧少水宋軍的戰鬥力極度下降,連個像樣的殿後的軍陣都組織不起來,這個時候耶律休哥又率領騎兵一路追殺,一直就追到了歧溝關,遼軍發起了總攻擊,宋軍被打的落花流水,曹彬只好收拾殘兵夜渡拒馬河,在易水南岸紮營,剛準備喘口氣休息一下,遼軍又追殺上來,數萬宋軍或被殺或掉入河中淹死,或者被俘損失巨大。

遼太后把持朝政為何宋朝認為是北伐好時機?北伐再次失敗是因為他

三路大軍東路最主力的曹彬這一路就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所以東路跟中西兩路會師合圍幽州的戰略意圖就不能實現了,因此遼軍開始了總進攻,耶律斜軫率領十萬大軍跟宋朝的雄州知州賀令圖展開大戰,宋軍又大敗,一萬多人被殺,所以宋軍只好戰略總撤退,包括潘美,楊業的西路軍都撤退了,這樣一來雍熙三年的這一次北伐等於宋朝又是慘敗而歸,兩次北伐都是大敗,所以對宋朝士氣的打擊就更加沉重,舉國上下患上了一種恐遼症,這樣一來宋跟遼就由戰略進攻開始轉入戰略防禦,以後再也沒有宋朝主動出擊遼國這種事發生了。

遼太后把持朝政為何宋朝認為是北伐好時機?北伐再次失敗是因為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