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一、外墙门窗渗漏对工程的影响

门窗工程渗漏作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一直是影响建筑工程使用、导致业主投诉、返修率较高的质量问题之一。它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仅仅是窗缝的处理,还包括受其影响的其它装饰装修的返工处理。

1、面积较大的窗户采用单块玻璃较大,没有合理分隔,附加加强框,风压较大时,门窗振动导致型材缝隙进水,门窗设计不合理导致渗漏。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2、门窗框与门窗口墙体之间密封胶存在气泡、开裂,部分冬季进行打胶的门窗,密封胶失去粘结力,密封不严而渗漏。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3、门窗框材料拼接缝隙、螺栓孔没有打胶,或打胶不密实,导致渗漏。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4、部分窗台抹灰存在空鼓、裂缝、起砂,导致密封不严渗漏,部分飘窗顶板存水、渗漏,个别窗台泛水倒坡,导致存水、渗漏。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二、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的特性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它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塞缝的处理,不论是有无企口、有无副框,各种节点做法均要求塞缝处理,以窗框分界,先安装窗框或副框,塞缝处理后,内粉、外粉各自成活,而我们以往的工程经常因工序交接及不同劳务队的原因,先粉成窗口,后安装门窗。

外窗部位防水设计工艺标准以“排水为前提,防水为基础,密封为关键, 多道设防,共同作用”的原则,合理地进行外墙门窗防渗漏设计。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三、有保温、无企口、有副框砌体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

1、工序说明:

1)当内外饰面层均较厚(例如石材)时,为避免饰面层压门窗框过多,可采用有副框无企口的方式。

2)施工顺序为先安装副框、塞缝及涂刷 JS 防水,再进行内外饰面施工,待外饰面完成后再安装门窗主框和门窗。这样既可保证安装精度,又可防止门窗框被损坏、污染。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2、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门窗洞口处理——副框防腐处理(铝合金门)——副框定位安装——副框与墙体间缝隙塞缝——涂刷 JS 防水——外饰面施工——安装门窗框——门窗框与副框间缝隙打发泡胶——打窗外密封胶——门窗扇及玻璃、 五金配件安装——内饰面施工——打窗内密封胶——清理与验收

1)弹线定位:在门窗框安装前, 土建施工单位应为门窗安装提供水平、 垂直基准线,由门窗安装单位逐个复测洞口尺寸及偏差,对需要进行处理的门窗洞口应做好记录和标识。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2)门窗洞口处理:

(1)窗框、窗扇在固定过程中受到震动,导致周边粉刷层空鼓,因此须做好门窗洞口的基层清理和甩毛处理工作。

(2)外门窗洞口预留尺寸的偏差,须控制在±5mm,包括砌体和结构洞口。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3)当外墙为砌体,砌筑时须在门窗洞两侧预埋为安装门窗用的混凝土(C20)块 ,以便固定门窗框。混凝土块宽度同墙厚,高度应与砌块同高或砌块高度的 1/2 且不小于 100mm,长度不小于200mm,最上部(或最下部)的混凝土块中心距洞口上下边的距离为 150~200mm,其余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 400mm,且均匀分布。

(4)后砌窗洞口须设置12cm高砼压顶,长度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 400mm,要高于一般设计的压顶入墙250mm。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5)副框与墙体间缝隙处理:

将缝隙清理干净后,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密实填塞副框与洞口间缝隙。这里所提的竖缝和顶缝也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实,在实际施工中推行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多数工程仍采用打发泡胶塞缝。

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和打发泡胶前必须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发泡胶须满填缝隙,超出门窗框外的发泡胶应在其固化前用手或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严禁固化后用刀片切割。发泡胶固化后取出临时固定的木楔,并在其缝隙中打入发泡胶并用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同样不得在固化后用刀片切割。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6)涂刷 JS 防水:

塞缝砂浆干燥后或发泡胶固化后,在洞口外侧四周分多遍涂刷 JS 防水,须保证其厚度不小于1.0m,防水必须压门窗框不小于5mm且涂刷到过门窗洞阳角50mm处,详见节点图。根据本地区雨水量较少,多数工程未做该道工序。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7)外饰面施工:

JS 防水干燥后,按照外饰面的做法施工外饰面层。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须留不小于6mm×6mm的密封胶槽。

门窗口滴水及流水坡度构造要求:无论采用何种外饰面做法,门窗上口应做出滴水槽。涂料门窗上口宜采用成品滴水槽,滴水线流水坡度应不小于 5%;窗台下口流水坡度不小于 10%。外窗台完成面高点应低于内窗台完成面 20mm 以上。有很多房地产企业曾遇到过外门窗渗漏的质量通病,因此加大了窗台排水的坡度,甚至达到5cm以上,以保证窗台无积水。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8)门窗框与副框间缝隙打发泡胶:

在门窗框和副框间留置不超过5mm的缝隙,中打发泡胶,打发泡胶前应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多余的发泡胶应在其固化前用手或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严禁固化后用刀片切割。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9)打窗外密封胶:

外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阴角处打中性硅酮密封胶,高度应压门窗框不小于 5mm。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四、有保温、无企口、无副框砌体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

1、工序说明:

门窗框安装应在室外装饰工程施工前进行。门窗扇及玻璃安装宜在室内装修开始前进行,以尽量减少装修施工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该做法有其好的一面,即便于将门窗框之间的缝隙塞实,不易渗水,但门窗框的成品保护非常困难,框内遗落的砂浆极难清理。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工艺标准,附细节详图

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处理:

作法一:门窗框与墙体四边缝隙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该种做法较难施工,且成品保护困难,一般不采用)。

做法二:门窗框底边及两侧边上翻 150 高范围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上边及两侧边剩余部分采用打发泡胶塞缝。无论采用干硬性砂浆还是发泡胶塞缝,塞缝必须保证密实。

门窗淋水试验

门窗淋水试验在门窗及窗扇玻璃安装及外侧密封胶完成后进行,用带喷头的水管向门、窗所在范围逐一喷水,喷水压力 0.2--0.3MPa,每樘门窗淋水时间不少于 15min。淋水试验结束后,由参建各方人员共同对外墙及外窗进行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备查。

对淋水试验检查出的渗水部位, 各方必须共同分析原因, 进行整改处理后,重新对渗漏的部位进行淋水试验,直至不再出现渗漏点为止。外墙及门窗综合淋水试验见外墙防渗漏淋水试验相关规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