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我们身边的好企业:伟星股份(下篇)!

本文简简单单,通过几个问题的探究,作为对伟星股份的回顾和小结。

1.伟星股份到底是不是周期性强的企业。

先看历年营收和利润。

深度分析我们身边的好企业:伟星股份(下篇)!

公司的营收和利润波动性真是不小。这就是一家行业周期明显的企业。需要注意的是,拉链行业的增长从2011年就开始了,一直到今天纽扣的产销反而是递减的。(详见上篇)。合并利润表的数据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需要单独看每个业务板块;但无论如何,投资者买了这家公司,在过去的确经受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多次波折。如果这不能说明问题,看看企业本身是如何投资的:(主要是产能扩张)

深度分析我们身边的好企业:伟星股份(下篇)!

如上图表,公司的掌舵人根据行业特点,对产能的投入不是每年递增,而是在上升期加大投产,在停滞期减少投入。当然,考虑到公司开设在不同地方的产能建设周期也不一样,每年资本支出(主要就是扩建产能)也不一致,但请抓住这个逻辑:在产能的投入明显增加的年间,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速都在加大;在产能投入萎缩的时候,营收和利润增速也基本上连续几年都停滞不前。

当前期投入过大的时候,造成了后续供给的过剩,产品便卖不动了,这个时候大家纷纷减产;之后产品供给变少,需求增加,又开启一轮涨幅······所谓的“周期”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在这里,还是要说一句,应详细分析伟星的纽扣、拉链业务的历年发展(分开分析),不能看合并的财务报表数据一概而论。

2.伟星股份毛利率逐年提升的原因是什么

在第一个问题,不是说伟星周期性明显么,怎么产品毛利率只升不降?

其一,伟星开始由纽扣业务更多地过度到拉链业务(上篇文章提到)。这些年,在纽扣产、销递减的情况下,伟星的拉链业务是处于上升期的,且占比越来越高。其二,毛利率提升,但存货的周转有变慢迹象。其三,同行(拉链)的毛利率都在提升,伟星作为行业状元而受益。(下面谈谈何为行业状元)

3.伟星股份到底是不是“隐形行业冠军”

算是,但这个“冠军”跟“龙头”,不是一个概念。

前段时间,有位朋友就“行业龙头”一词发表了一段精彩言论。很多人都把“行业冠军”或“行业状元”,和“行业龙头”混为一谈。殊不知,这里面的讲究大着呢。

比如学生考试,你考98分,得了“冠军”,或者状元。小红得了92分,成了“榜眼”或探花。那么你的这种胜出,不是压倒性的胜出,很有可能小红下次发挥得更好,稍不留神就逼近你的位置。所以这种以微弱优势胜出的企业(虽然它确实做到了行业NO.1),很遗憾它不一定是“龙头”。所谓的龙头,那是遥遥领先,它打个喷嚏,整个行业都为之抖一抖。

全行业唯我独尊,独此一家,这种绝对的、压倒性的胜出,才能称之为“龙头”。今后不要笼统地把行业NO.1的企业一概称作“龙头”了哦。

那么,就以伟星这几年发展最迅猛的拉链业务来看,它2017年的营收是13.51亿,毛利润为5.6亿;而国内另一拉链企业,浔兴股份2017年拉链营收是14.24亿,毛利润4.05亿。伟星需要和这位小伙伴经过两轮PK之后,才能以微弱优势胜出。

至于纽扣业务就不说了,从2011年至今,产、销量一直在下降,到去年才有起色;纽扣业务占比伟星股份的整体只有三成,而拉链已经占了5成以上。

还觉得伟星是行业龙头的童鞋,可以重新审视以往的观点了。当然,伟星行业冠军的角色还是值得留意的,但与龙头二字还是有差距的。

4.伟星股份的现金都到哪去了

先看一个表格:

深度分析我们身边的好企业:伟星股份(下篇)!

很明显,这两年伟星股份加大了赊销力度,营收和利润都带有一点儿未来透支的意味——先赊着。看具体的产品产量、销量就知道了,如果财报真实可靠,那么伟星的现金流就是被应收款吃掉了一部分。

分析应收账款,小黄从来都不看一个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应该这么看:

一,看账龄。伟星股份的绝大部分应收款都在1年内,且计提了合理的坏账准备。基本上在此略过。

二,看年初和年末应收款之差,结合当年营收数据来分析。比如伟星2016年年末应收款为3.13亿,2017年末4.02亿,说明了经过一年时间,没有收回的款项增加了0.89亿,但是这年营收可是26.24亿啊,因而这不算非常危险的赊销行为。如果按以往的回款情况计算,多出来的那点应收款加回去现金流,对应经营性利润的比例,还算是比较符合的。

5.伟星股份这家公司到底怎么样

一般的行业,中上的经营,中上的回报。不算是很好的生意,上一篇文章里列举了历年大量的经营数据,在此不再列出,如大家所见即所得,一个过去的伟星股份,称不上有多厉害。

要知道公司在发展的角度看,明显还处于投资人初始资金驱动的阶段。(详见上篇)。到目前为止,股东权益超过60%都是股东初始投入的,后天经营创造的净资产只占很小一部分。

公司使用的财务杠杆还过低。这就增加了公司资本的成本,最终导致投资人的资金成本过高、有数据可查的公司历年ROE并不算高。

公司历年的经营乏善可陈,中规中矩。资产和业务的匹配还算正常。其实这一切终究都是因为,伟星股份所处于的这个行业的因素决定的。

关于伟星股份的(下篇),先到此结束,算是对于第一篇的补充。本文仅为个人的探索思路,不作为对他人的投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