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斷「帽子」背後的利益鏈

近年來,學術圈唯“帽子”是從、“帽子”濫用現象十分突出。有人曾作統計,全國各類人才計劃衍生出來的“帽子”多達上百種。

不可否認,人才計劃的實施對我國經濟、社會、科技等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也促進了一批人才的成長。

然而,在具體執行中,各種人才計劃被異化為“頭銜”和“榮譽”。評價一個人,往往不是看真才實學,而是唯資歷、唯“帽子”;評價一所高校,往往不是看教育科研成果,而是看有多少“帽子”學者。

“帽子”過多過濫無助於激勵科研創新。35歲之前入“優青”和“青長”、45歲之前入“傑青”和“長江”、50多歲做院士,已成為許多年輕科研人員心照不宣的奮鬥目標。究其原因,是“帽子”背後往往存在著明顯不公的個人待遇及科研經費供給,並且會被當作長期榮譽、終身“糧票”。不少年輕學者因此整天忙於各種人才計劃的申請、評選,甚至還要拉關係,混臉熟,反而沒有時間和精力靜下心搞研究,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追逐“帽子”也使一部分青年人才偏離了正確的研究方向。為了湊論文、拿“帽子”,不做重要的,只做短平快的;不做原創的,只做跟風的。結果是離“帽子”近了,離貢獻遠了。

大大小小的“帽子”形成的環環相扣的“帽子”鏈,破壞了學術生態。一旦有了“帽子”,就容易得到更多“帽子”,爭取到更多資源,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不少人才計劃評選並沒有明確的標準,看重的是以往成果,對授“帽”後取得的成績反而很少關心,這容易造成已有人才的成長惰性,也妨礙了自由平等的學術交流機制。揠苗助長式的人才成長環境,加劇了浮躁的學術風氣,催生了學術圈求名逐利的氛圍,甚至為一些學術不端行為提供了溫床。

“帽子”光環被過度放大,很多單位特別是高校想方設法以高薪和動輒千萬的經費吸引各種“帽子”人才,一些人為此頻頻“轉會”,“轉會”風氣甚至導致單位間惡性競爭。各種人才計劃評選中,最終簡單以論文的數量作為評價標準,也加劇了唯論文的風氣。

前段時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關於避免人才項目異化使用的公開信中明確,項目負責人所獲得的只是階段性科研任務,並不是榮譽稱號;不能因此貼上“永久”標籤;用人單位要設立科學用人標準。

科研人員也是人,名利雙收應該是合理政策的結果,不應成為科技工作者的內生動力。我們認為,除了建議國家制定一套統一的人才分類標準和評價辦法,最重要的是要切斷“帽子”背後的利益關聯,使人才稱號迴歸學術性,避免與物質利益簡單、直接掛鉤,為開展高水平研究創造寧靜、乾淨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