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專題1」2018年茶飲趨勢,如何從18萬倒閉店中成功突圍?

美團點評發佈的《2017中國飲品店發展報告》指出,2017年新增飲品店18萬家,中國飲品市場已逼近千億規模。從中心商圈到城中村,從一線市場到四線城市,從正牌到山寨,野蠻生長勢態呼之欲出。

「茶飲專題1」2018年茶飲趨勢,如何從18萬倒閉店中成功突圍?

據瞭解,目前茶飲行業融資金額已超13億元。而相應地,資本對於茶飲行業的催化,也將進一步加速增量市場的發展步伐。

「茶飲專題1」2018年茶飲趨勢,如何從18萬倒閉店中成功突圍?

然而,在一片繁榮景象的背後,整個茶飲市場的競爭也變得愈加激烈,關店數激增。一年開店18萬家,關店18萬家。

美團點評數據顯示: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半年飲品店關店數逐漸增加,2015年上半年關店數比開店數甚至還多出了28%。

「茶飲專題1」2018年茶飲趨勢,如何從18萬倒閉店中成功突圍?

茶飲的風將往哪邊吹?如果要入局,如何在18萬倒閉店中死裡逃生?還有哪些突圍的機會?

1

一、清楚自己的定位

不同類型的店,在不同的區域要有不同的經營模式,你們是哪種呢?

第一類:資源+資本+營銷(製造爆品)的大店(喜茶、奈雪の茶、有茶等)。

第二類:品牌+產品+噱頭的連鎖外帶店(一點點、coco、益禾堂等)。

第三類:產品為主的自主創業店、小連鎖。

一線城市:搶駐商超,強勢打造品牌。

二三線的區域機會:規避風險,培育市場,悶聲發大財。

二、流行趨勢

1、飲品健康化仍是主流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人們對於健康和品質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傳統臺式奶茶的高糖高脂慢慢失去人氣,因為卡路里含量高而且容易膩,由重口味型芝士奶蓋,轉為清爽而香滑的輕芝士奶蓋;

「茶飲專題1」2018年茶飲趨勢,如何從18萬倒閉店中成功突圍?

果茶飲品以新鮮水果搭配優質茗茶為主要原料製作;輔料方面則替換成手作珍珠芋圓、寒天愛玉仙草、新鮮果粒與五穀罐頭等相對健康的產品。

養道系列“香怡青稞”,來自高原的禮物,粒粒青稞看得見,口感細膩軟滑,鮮甜濃郁,美味Q彈,開罐即食,方便百搭。

2、以珍珠奶茶為主打的品牌下滑

“客人都被旁邊新開的水果茶店搶去了,今年一整年我們都在進行新品研發,打算年後給店裡做個全面升級。

”8年前,小李和同學合夥,在老家商業街上開了一家茶飲店,專賣奶茶。

「茶飲專題1」2018年茶飲趨勢,如何從18萬倒閉店中成功突圍?

剛開始幾年,每天的生意都很好,特別是夏天旺季的時候,日均可以賣到500杯以上。但是從去年開始,他發現店裡的生意一天天變差,有時候甚至只能賣出了個十幾二十杯。

“市場變了啊,我們再不改變,店就要倒了。”小李滿是感慨。

從奶茶連鎖店銷售排名看,主打奶蓋和鮮奶茶的品牌銷售逐步上升,而以珍珠奶茶為主打的CoCo都可,以及以血糯米為主打的阿姨奶茶,排名都出現下滑。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珍珠奶茶品牌熱度下滑,但市場表現仍然強勁。

「茶飲專題1」2018年茶飲趨勢,如何從18萬倒閉店中成功突圍?

果動力系列“冷凍芒果”,鎖住優質陽光芒果的活力和熱情,濃郁果香,汁多肉厚,口感香甜爽口,絲滑無渣。

3、水果茶繼續走紅,水果和茶底會有更多選擇

茶飲的創新,歸根結底是在茶底和配品上做功夫。

目前新式茶飲市場上的茶飲產品概括起來只有兩種:奶蓋茶和水果茶。

市場先行者奠定了這兩種產品,後來者就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入自己的創意,形成新的差異化的產品。

傳統的綠茶、紅茶已經不足以滿足日新月異的茶飲市場,消費者開始注重茶葉本身的茶感和香氣,越來越多的茶葉品項出現,蜜香紅茶、四季青、金鳳、鐵觀音、紅玉等,其中也不乏一些名優茶。消費者對飲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鮮果茶、新型奶蓋、進口茶葉、牛乳茶也成為當下熱點奶茶。

「茶飲專題1」2018年茶飲趨勢,如何從18萬倒閉店中成功突圍?

仟茶紀系列“四季青”,香氣清幽高揚,湯色金黃明亮,滋味清香鮮爽。獨特製茶工藝,使茶葉嫩梗中芳香物質,隨水份擴散到葉片中,保留青茶獨特的清香。

4、創新、網紅產品

對比2017年與2016年口碑Top30奶茶品牌和用戶規模雙重排名中,可以發現新入圍品牌佔比達50% 。

2017年相較於2016年在線下網紅店鋪的消費人數有了近2倍的提升,且人均消費筆數也明顯增長,網紅食品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

互聯網與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網紅經濟日益發達,茶飲市場也不例外,幾乎每一兩年都會幾款火爆網絡的新品出現。蝶豆花星空飲品到棉花糖沙冰,烏雲冰淇淋和燈泡汽水等。

「茶飲專題1」2018年茶飲趨勢,如何從18萬倒閉店中成功突圍?

2018年,必定是茶飲行業風起雲湧的一年,

要做到產品差異化可以說既簡單又複雜。

“新一輪關店潮來臨,哪些店可能會先死掉?”

“競爭白熱化,如何拉開差距?”

繼續跟鯨呀君一起思考,你會有所啟發。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的,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鯨呀dail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