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墓按皇陵命名爲「袁陵」,遭全國反對,此人改一字皆大歡喜

袁世凱是中國近代歷史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各方對他的評價都不一樣,有的說他是“獨夫民賊”、“竊國大盜”,有人說他為中國近代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是改革家。不可否認的是,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袁世凱墓按皇陵命名為“袁陵”,遭全國反對,此人改一字皆大歡喜

袁世凱生於1859年,彼時正是太平軍與清軍大戰三百回合的年代,他的叔祖袁保三當時參與鎮壓太平軍與捻軍,據說袁世凱的名字就是因為袁世凱出生的第三天袁保三與捻軍作戰勝利,所以取名為“凱”。生於這樣的環境下,袁世凱從小就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他喜愛兵法,立志學“萬人敵”。

他認為“三軍不可奪帥,我手上如果能夠掌握十萬精兵,便可橫行天下。”13歲時袁世凱就寫出“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這樣的對聯,這寥寥數字,充分展現了袁世凱的雄心壯志。

袁世凱墓按皇陵命名為“袁陵”,遭全國反對,此人改一字皆大歡喜

公元1916年,一代梟雄袁世凱因為尿毒症不治身亡,袁世凱死後,按照他的囑託“扶柩回籍,葬我洹上”。

民國政府對袁世凱還算很仁義的,袁林總共耗費75萬銀元,而政府撥給了50萬。剩下的25萬元基本上都是北洋其他官僚自己捐獻的。比如徐世昌、段祺瑞、張作霖等等都捐了1萬元。從這裡不難看出袁世凱對待屬下還是有情有義的。墓地於1916年開始修建,1918年竣工,共耗費2年時間。墓地開始修建的時候,因為起名字出現了問題。

袁世凱墓按皇陵命名為“袁陵”,遭全國反對,此人改一字皆大歡喜

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認為袁世凱生前當了總統,還當了皇帝,應該給他父親的墓叫做“袁陵”。為此找到了大總統徐世昌,希望徐世昌能夠題寫“袁陵”二字。徐世昌對袁克定說:“陵”乃帝王之墓,令尊生前稱帝未成,且已自行取消“洪憲”年號,故非帝王,稱“袁陵”不妥,如若一意孤行,必將引起全國人民的反對。袁克定問徐世昌該起什麼名字,徐世昌接著又說道:《說文解字》上所載“陵”與“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這多好啊!”

袁世凱墓按皇陵命名為“袁陵”,遭全國反對,此人改一字皆大歡喜

徐世昌絕對算得上老道,他是袁世凱生前的至交,他提出“袁林”的名稱,自古帝王之墓為陵,聖人之墓為林,袁世凱墓效仿“孔林”“關林”而稱“袁林”,也算是對他的極大抬舉了。

袁世凱墓按皇陵命名為“袁陵”,遭全國反對,此人改一字皆大歡喜

袁世凱的墓園裡有高六尺,且是一尺見方的青石界樁,界樁三面刻字,上面刻有:“袁林東界”“袁林神道”“中華民國七年立”。北洋政府終究是允許袁世凱的陵墓行皇陵之實。在地方誌的記載中說:袁公林中的“林”與“陵”取諧音之意。但是一些老百姓仍把它稱為“袁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