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老爸老媽浪漫史——「野居而生」幾個意思?|林屋公子

2011年至2016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海昏侯墓墓園、祔葬墓、車馬坑和主墓等進行了勘探和發掘,其中出土的兩件文物和孔子息息相關。一件是出土的竹簡《論語》,其中有《智道》篇不見於今本《論語》,被認為極有可能是《齊論語》。另一件是一件方形衣鏡的外框,上面繪有孔子畫像及記載傳記,被稱作“孔子衣鏡”。

“孔子衣鏡”上關於孔子及弟子的事蹟記載,與《論語》《史記》基本一致,主要有三點不同:第一,關於孔子的生卒年,衣鏡傳記和《孔子世家》是一致的,但衣鏡傳記說魯昭公六年孔子三十歲,又是和生年矛盾的,看來鑄鏡師傅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第二,關於孔子的得意門生人數,《孔子世家》說的是七十二,《孔子家語》說的是七十六,而衣鏡傳記則說七十七。我們也不必太在意細節,畢竟大部分人就一個沒說話的ID。

而最吸引眼球的,是衣鏡傳記上的記載:“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居而生孔子”。如何理解“野居而生”呢?我們得看看傳世文獻對孔子出生的說法。


孔子的老爸老媽浪漫史——“野居而生”幾個意思?|林屋公子

電影《孔子》劇照


一、古人的說法,“野合”=老夫少妻?

關於孔子出生的情況,最原始的說法是《史記·孔子列傳》:“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原來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擔任魯國昌平鄉陬邑大夫。他和一個顏姓女子徵在“野合”,然後在尼丘祈禱神靈,最終生下了孔子。

《左傳》有“嘉樂不野合”的記載,意思是好音樂不在野外演奏。《後漢書》又有“良騎野合,交鋒接矢,決勝當時”的記載,意思是優秀騎兵在野外進行戰爭。《孔子世家》的“野合”,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唐人司馬貞《史記索隱》的解釋,他認為這裡的“野合”,意思是叔梁紇年老而顏徵在年少,這種不合禮儀的情況所以叫“野合”。唐人張守節《史記正義》則直接說男性六十四歲、女性四十九歲,是曰“野合”。

司馬貞還拿了《孔子家語》的說法佐證,據說叔梁紇的正妻是魯國施氏女,生了九個,九個都是女兒。妾好不容易生了個兒子孟皮,但是這位庶長子卻是個瘸子,沒有資格繼承爵位。所以叔梁紇又續娶了顏徵在,而顏徵在是“從父命為婚”的。原來顏徵在還有兩個姐姐,她們父親想選個女人許配給叔梁紇,但兩個姐姐都嫌叔梁是大叔,只有顏徵在願意聽從父親。

不過,《孔子家語》一般認為是三國王肅的偽作,王肅就是著名錶情包王朗的兒子,其中明顯存在“為聖人諱”的情況。司馬貞以此來證明明媒正娶,似乎力度不足。


孔子的老爸老媽浪漫史——“野居而生”幾個意思?|林屋公子

尼山夫子洞


而且,老夫少妻真的就是不合禮儀嗎?(楊振寧憤怒臉)還真不是,按照周代禮制,諸侯娶妻往往一拖三,帶上妹妹和侄女,侄女的年齡,應該就要低一輩。衛宣公、楚平王,為兒子娶媳婦又自己收了;宋襄公夫人王姬,居然嫁給庶孫花美男宋文公。這種制度和現象都沒有被稱為“野合”。《周易·大過卦》九二爻辭更是一針見血:“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古人對於生育是非常崇敬的,相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煥發第二春沒啥不好。

還有一個漏洞就是,《孔子世家》接下來說,叔梁紇死後葬在曲阜東邊的防山,孔子長大後也懷疑父親墓址就在山上,但母親卻一直諱莫如深,似乎自己也不知道。司馬貞還是拿出老夫少妻這套進行解釋,說顏徵在年少守寡,為了避嫌所以沒送葬,這才不知道叔梁紇墓址所在。這點當然也是說不過去的,就算是年少守寡,送葬需要避嫌又是哪裡的規定呢?

可以看出,後儒為了維護孔子聖人形象,編造出一些無法自圓其說的謊話,目的是竭力對“野合”一詞進行曲解。在他們眼裡,孔子自帶聖人光環,一生主張周禮,所以必須是明媒正娶的產物。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二、今人的說法,“野合”=野外交合?

矮大緊曾經在一個節目上說過:“最好能回到春秋,世風開放,春天還能野合,孔子就是這樣出生的。”矮大緊對自己相貌是不是有誤解,我們暫且不論,關鍵是他這裡解釋了“野合”這個詞。根據他的說法,孔子是在世風開放的春秋,一場春季的“野合”中誕生的。這裡的“野合”是什麼意思,大家都心照不宣,而且今天貌似很多人都這樣認為。

春秋時期世風開放,春天還能“野合”,這些都沒錯。當時很多有殷商遺風的國家,民間都有著這樣的“歡樂谷”。燕國的叫有祖、齊國的叫社稷、宋國的叫桑林、楚國的叫雲夢、衛國的叫桑中,鄭國的叫溱洧。每年三月份的時候,這些場所是允許男女自由戀愛的,而且這還是法律保護的:“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周禮·地官·媒氏》)

《詩經》有很多這樣的故事,《鄭風·溱洧》就寫得很具體:“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在鄭國的溱洧交匯處,有個妹子遇到了個漢子,他們手裡都拿著蘭花。妹子約漢子去那邊玩,漢子說自己去過了,但再去一次又何妨呢!於是兩個人肩並肩、手牽手,一起走到洧水對岸,並且採摘了芍藥作為紀念。可以說是先秦情人節了。

那麼,在自由戀愛的時候,是否還可以做點別的事?按照當時的風氣,確實是可以的。戰國著名的宣太后羋八子,居然引誘義渠王並生了兩個兒子;而秦始皇的母親趙太后,也和情人假宦官嫪毐生了兩個兒子。那麼民間的男男女女,玩著玩著,就開始滾草地了,當然也再正常不過。而且一些民族史資料似乎又印證了這種說法。


孔子的老爸老媽浪漫史——“野居而生”幾個意思?|林屋公子

漢畫像石《桑林野合圖》


遠的有恩格斯《家庭、私有制與國家的起源》說,“有一些節日,在節日裡幾個部落聚在一起,進行不加區別的性交。”近的有吳存浩《中國婚俗》提到,雲南永寧納西族“野合而婚,習以為常,永寧盆地有一露天溫泉,……男女可以同池而浴。……入夜,男女各自選擇自己所喜愛的異性,雙雙對對野宿在溫泉周圍。”

而另一部文獻《春秋緯·演孔圖》似乎又有這種暗示:“孔子母徵在遊於大澤之陂,睡,夢黑帝使請己。己往,夢交;語曰:女乳必於空桑之中。覺則若感,生丘於空桑之中,故曰玄聖。”孔子是“黑帝”生的,是不是正意味著他的親生父親不明呢?翻一翻《史記》,類似的記載不少,比如商祖契、秦祖大業是母親吞鳥蛋所生;周祖后稷是母親踩腳印所生;漢祖劉邦是母親被龍XXOO所生……

郭沫若先生在《卜辭所見之殷周社會》對這類現象有概括:“中國有史以前之傳說,其可信者如帝王誕生之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而且均系野合,這是表明社會的初期是男女雜交或血族群婚。”雖然主要說的是上古帝王,但把“野合”的概念算是定義了。於是,與古人認為的野合“老夫少妻”說不同,今人則更多認為野合就是“野外交合”。換而言之,叔梁紇在一起集體活動中把顏徵在推倒,於是就有了孔子。

這種說法滿足了不少人的八卦心理,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卻又難以接受。其實還是可以商榷一二的。

三、本文的說法,“野合”=野外同居!

其實關於上古帝王“感生說”,與其說是反映了早期婚姻,不如說只是神化先人而已。《孔子世家》的孔子還算是個正常人,但《演孔圖》中完全是個變形金剛,什麼“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準、河目、龍形、龜脊、虎掌”,怎麼詭異怎麼來。“感生說”也被玩爛了,照著《史記》商、周、秦、漢那幾個祖宗出生的模板,緯書把三皇五帝和孔子出生全部仿製了一遍。其實古人單純想把聖王們吹捧成上帝之子,卻被今人曲解為野合而生,古人九泉之下有知也該哭笑不得。

還有,如果孔子只是父母在歡樂谷約一發後的產物,那麼孔子的父母也算歡樂谷的常客了,孔子母親如何確定叔梁紇就是孔子父親?叔梁紇又如何會接受這個來歷不明的孩子?而且其他國家存在歡樂谷,不代表魯國就一定有,當年魯莊公可是專門去齊國社稷偷看過的。另外,民間未婚男女去玩還能理解,你叔梁紇堂堂陬邑大夫,一把年紀有妻有女的,跑那種地方去成何體統?可見,孔子的父母應該不是歡樂谷認識的。那麼太史公又如何確定孔子是“野合”而不是“家合”生下來的?

只有一種解釋,就是“野合”不是“野外交合”,而是“野外相合”。“相合”可以包括“交合”,但“交合”不能代表“相合”。這裡的“相合”就是締結婚姻。顏徵在大概是魯國野人出身,叔梁紇作為魯國大夫,沒有對她明媒正娶昭告宗廟,僅僅是在顏家發生事實婚姻關係。一句話,顏徵在既不是妻、也不是妾,而是叔梁紇養在城外的“小三”。這點其實古人也有支持,比如清人桂馥在《札樸二》中就說“野合,言未得成禮於女氏之廟也”。

正因如此,顏徵在沒有資格參加叔梁紇的葬禮,所以自然也不知道具體位置了。顏徵在去世後,孔子還是通過鄉人輓父的母親才打聽到自己父親葬處。


孔子的老爸老媽浪漫史——“野居而生”幾個意思?|林屋公子

孔子衣鏡傳記恩子健摹本

然後回到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鏡。與《孔子世家》的“野合而生”不同,孔子衣鏡上的孔子傳記寫的是“野居而生”。孔子衣鏡鑄造時期可能比《孔子世家》成文略晚。但衣鏡傳記與《孔子世家》大同小異,因為《史記》當時並未公開,所以衣鏡傳記抄錄《孔子世家》的可能性不大,或許雙方抄錄的都是政府公佈的孔子傳記。那麼“野合”“野居”,到底孰是孰非?

有學者認為“野合”是“野居”的傳抄錯誤,“野居”含義比“野合”要明確得多;還有學者認為“野居”是“野合”傳抄錯誤,因為衣鏡傳記的錯誤確實有那麼好幾處;又有學者認為“野居”是“野合”的委婉說法。其實根據我們之前分析,“野合”就是“野外成婚”,和“野外居住”的“野居”並無矛盾。所以“野居而生”並非推翻了“野合而生”的記載,恰恰證明了“野合而生”的說法!

綜上,“野合而生”既不是老夫少妻,也不是野外交合,而是未能按照禮儀結親,居住在野外的家裡生下了孔子。但即便孔子是私生子,對於我們評價孔子,並沒有任何影響。

雖然孔子在政治上是個失敗者,在思想上也沒有明顯超出時代;但他對中華文明史最大的貢獻,在於創辦了私學,打破“學在官府”的壟斷,開啟“百家爭鳴”的圖景,中國歷史從此進入軸心時代,華夏文明薪火相傳至今。所謂“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對於孔子如何美譽都是不過分的。

孔子的老爸老媽浪漫史——“野居而生”幾個意思?|林屋公子

孔子的老爸老媽浪漫史——“野居而生”幾個意思?|林屋公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