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甜蜜的爱情,他在300年前就写尽了(一)

最甜蜜的爱情,他在300年前就写尽了(一)

1763年冬月,苏州沧浪亭旁边,在一户小康家庭的宅院里,响起了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清代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在这一天出生了。

他就是《浮生六记》的创作者,同时也是今天故事的“男一号”,沈复。这位文学家,打小时候起,就十分的有趣、好玩。长大后,“陪妹子、陪老婆玩耍”,他是一把好手。

沈复的故事,我们就从他小时候的那些逗逼事儿说起。

童趣

他出生这一天,虽然已快到腊月,但这冬日的暖阳,却比往常来的更炽热。也许因为如此,这孩子天生具有“张目对日”的本事。

有一天,小沈同学在很起劲地背着唐诗呢,忽见“二虫斗草间”,他一展“张目对日”的特异功能,仔细看他两如何“决一雌雄”。

小沈同学正看着入迷,就在结果即将揭晓的时刻,突然间,一阵排山倒海,某巨型物体瞬间舌头一伸,把激斗正酣的虫子,全部吞进了肚子里。

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强行“抢戏”了。此时的沈复小朋友也就是四五岁,因为正非常入神地看着这场“虫斗”大戏,一时之间吓得赶紧大喊,“妈妈,妈妈…”。

等心神镇定下来,他表现出了和一般小朋友不一样的“气魄”和“勇气”!

他拿起手边的“陀螺鞭”,追着这只癞蛤蟆满屋子跑,抽打了几十大鞭,方解了他的心头之恨。据长大后的沈复回忆,那只雄虫很可能是要强行“推倒”雌虫,因为女方不同意,这才缠斗于草间。

最甜蜜的爱情,他在300年前就写尽了(一)

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这的时候,是在深圳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当时我不禁哈哈大笑,坐我旁边的女同事一脸的莫名其妙。我当时心里想:这傻小子,长大了一定很有情趣。

沈复小朋友这些童年趣事,看似人人皆有,但其实人人皆无。初读《浮生六记》,只觉得沈复的一生,也就是如很多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工作生活。但越是第二遍、第三遍地去翻阅这本书,越发觉得沈复从小开始,对待外面的世界,对待“物外之趣”,对待情爱情趣,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态度,是非常不一样的。

无猜

写到这里,爱情故事里的女一号,登场了。

这位女一号,她叫陈芸。林语堂称她为“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并非美艳的不可方物,也不是一路读到博士学位的高知女性。

“她只是我们在朋友家中,有时遇见的有风韵的丽人”。

看到她和丈夫“伉俪情笃”,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断了倾慕之念。

最多,当你辛苦工作了一周,周五的晚上在沈复家中做客,一不小心在他家的沙发上睡着了,她会拿出一条毛毯帮你盖上。世上有这样的女人,确实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陈芸是沈复舅舅家的女儿,比他年长十个月,“表姐”的待遇是跑不掉的。沈复13岁那年,跟着妈妈去她家串门。

这一天,大人们在前厅唠着家常,小陈芸在自家的后院努力学习,沈复也在旁边看着书。小陈芸生来聪颖,两三岁的时候,她爸的朋友授她《琵琶行》,她就能过耳成诵。

那天下午,她做着作业,不知不觉间,突然在作业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陈芸小朋友,妙手偶得佳句,不免有些得意,就拿给沈复看:“表弟,你看我这句诗写的怎么样?”

少年沈复一字一字地读了出来,不禁感叹表姐的才思俊秀:“表姐你好有文采,真是棒棒哒”。

并且,在表姐的作业本上,沈复同学还开玩笑地批注了四个大字:锦囊佳句。

看看,沈家“小司机”,已经开始初长成!

最甜蜜的爱情,他在300年前就写尽了(一)

但这只是沈复小朋友内心世界的一个侧面。在即将迈入花季的沈复心中,这句诗有些悲情,“窃恐其福泽不深”,才是他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感受。

虽然有些忧虑,但初恋的种子已经就此种下。他对妈妈说,

“若为儿择妇,非淑姐不娶”。

随后的几年,他们以姐弟相称,两小无猜,经常一起学习诗文,一起写作业,一起享受“物外之趣”。这一晃,五年过去了。他们走过了花季、趟过了雨季,迎来了成年的时刻。

肌肤之亲

1780年的除夕,刚过完没几天,他们一早就来到了沧浪区民政局,甜蜜了5年的小两口,那天是第一对拿到结婚证的新人。和现在的男男女女一样,配上“我们结婚了”的极简文案,他们两也开开心心地每人发了一个朋友圈,获得了几百个赞。

正月二十二,太湖岸边,他们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两天后沈复姐姐也要出嫁,而第二天是大清朝的“国忌”,所以沈复家也安排在他们的结婚典礼当天,为他的姐姐设宴送行。

可以想象,这一天他们两个人是多么的辛苦劳累,沈复同志酩酊大醉是肯定的了。

丑末时分(凌晨三点),沈复终于回到自己的房间。但你要认为新娘这时候已经进入梦乡,那就大错特错了。

“芸卸妆而未卧,低垂粉颈,观书正出神”。

小娘子此刻正在认真看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呢!

沈复走到陈芸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媳妇,这几天这么辛苦,都快鸡叫了,怎么还如此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啊?”

陈芸站起来回过头说:“我正打算睡觉了,但在书架上发现了这本《西厢记》,看着看着就忘记疲惫了。这本书确实是才子之作,但总觉得言语的描写,有些尖酸刻薄呢!”

沈复回答道:“那可不,正是因为是才子,所以下笔的时候,才会更加尖酸刻薄的啊”。

这小两口,就这个话题打开了话匣子,有点刹不住的感觉。门外的家仆,也催促他们早点睡觉。

他们就这样肩并肩地坐着聊啊聊,说啊说,简直是像失散了多年的“密友再相逢”。

不过,打小就那么逗逼的沈复,可不是木头之人,“撩”的功夫还是不错的。

约莫卯时,正“比肩调笑”着的沈复“戏探其怀”,新娘子的小心脏“亦怦怦作跳”。

此刻,定亲、相爱已五年的他们,才有了第一次的真正肌肤之亲。

“坏小子”沈复,现在准备“开车”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这个时候,他还不忘调侃一顿新娘子:“姐何心舂乃尔焉?”

翻译、稍改成一句歌词就是:“那美妙的感觉,让姐尝到了神仙般的味道吗?”

陈芸回眸微笑:“没正经啊你,快关灯睡觉”。

他们“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此处省略八百字。

最甜蜜的爱情,他在300年前就写尽了(一)

在这个美好的周五时分,看完这篇近3000字的沈陈故事,是不是很累了?

那就让我们沏杯淡淡的清茶,在梁静茹这首温馨浪漫的音乐中,闭上眼睛,尽情地再回味沈陈甜蜜的相爱、相处吧……有听过下面这首歌吗?

深秋山顶风微凉

恋人并肩傻傻看夕阳

仰望你为我敞开的天窗

一段日光落在手心三吋长

……

还想每天用咖啡香不让你赖床

周末傍晚踩着单车逛黄昏市场

我的浪漫只有你懂欣赏

就让每个台风晚上不恐慌紧张

……

等到世界末日你再讲

那个愿望一起握紧不放

——梁静茹《三吋日光》

必须恭喜你,在这个碎片化时代,你成功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长文章阅读。你已经和99%的人很不一样了。

故事说到这里,其实才讲了一半,下个周五,我们继续来说他们的爱情故事。不见不散!


倪金节,专注于经济金融和互联网科技。2010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好泡沫还是坏泡沫》、2008年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反通胀战争》。拥有近10年的财经商业报道和评论经验。目前就职于华为,亦曾服务于百度多年。媒体生涯期间,曾任网易高级记者,《新京报》社论主笔等职务,同时曾兼任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自2006年起,为《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等媒体撰稿,一直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技术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