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單人摩旅西藏(三十五)

我國有一條被稱為“最危險”的公路,它不是川藏線,也不是新滇藏線。這條公路雖然沒川藏線有名,但它比川藏線和新滇藏線都還要危險得多,整條公路修建了數十年,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有專家稱,它的修建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這條被稱為“最危險”的公路叫扎墨公路,也叫“墨脫公路”,是西藏波密扎木鎮到西藏墨脫縣的一條公路,因地質活動頻繁,災害嚴重,氣候條件惡劣,經常發生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因素,成了我國最難修、最危險的公路,而且還是我國最後一條通縣城的公路。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墨脫公路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扎墨公路地處雅魯藏布江的下游,屬山川河谷地貌,因地質複雜、地勢險峻,且這裡雨量豐沛,每年都會發生無數次的地質災害,導致這條唯一通往墨脫縣城的公路一直都處在毀了修,修了毀的死循環裡。在墨脫公路上每走一段就能看見有大型機械停放在路邊,以備發生地質災害時能夠快速的搶修和救援。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泥石流

修建扎墨公路時,築路英雄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這段僅僅一百多公里的公路就犧牲了數十名築路軍人。他們常遭遇塌方、雪崩、泥石流等頻發的自然災害,經常是前面的路還沒修多遠,後方就被泥石流所掩蓋。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築路軍人們不畏艱難險阻,最後打通了這條來之不易的公路,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條公路。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現今進入扎墨公路,同樣經常能夠看到塌方或滑坡路段,最常見的還有被大水沖毀的路段。墨脫屬於喜馬拉雅山亞熱帶溼潤氣候,雨量非常充沛,走在這條路上一天遇到數十次下雨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很多路段都被這裡的水流沖毀,走在上面特別的危險。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水毀路段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走在扎墨公路上除了滑坡、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害外,還有很多隱藏的危險,比如說墨脫最出名的螞蟥,螞蟥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生活在稻田或河流裡,但是在墨脫的螞蟥多到令人髮指,特別是在螞蟥路段內,水溝裡、崖壁上、樹枝上、草叢裡等幾乎潮溼的地方都有。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螞蟥最喜歡吸血,不管是人的還是動物的,之前在網上也經常看到在墨脫邊境巡邏的官兵們,每次巡邏回來都被螞蟥咬得遍體鱗傷,血流不止。也有很多徒步愛好者,穿越墨脫的時候,不管穿得多嚴實,最後在身上都能找出幾根螞蟥。我也曾被螞蟥咬過,有的螞蟥甚至還會鑽進皮膚裡,拍掉後就會血流不止,據說這是因為螞蟥素能阻止凝血酶對纖維蛋白的作用,阻礙血液的凝固,而且螞蟥還會分泌一種組胺樣物質,讓毛細血管擴張,增加出血量。沒看到過的感覺說的比較誇張,但這是事實,墨脫當地政府都會在螞蟥較多的區域插上警示牌,提醒大家注意螞蟥。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螞蟥路段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墨脫公路除了自然災害帶來的危險以外,就是複雜的路況,在雪崩路段為了避免經常遭遇雪崩帶來的損毀,公路上嵌入了長條形的石頭,走起來跟搓板路沒有區別。在原始森林裡路面被水流衝出了很深的溝壑,硬派越野車行駛起來有時都能聽到底盤與地面碰撞的聲音。而且在原始森林裡還經常遇到大霧,能見度低得可憐,一不小心就開進了路中間的坑裡。在這條路上行駛的除了越野車和大貨車外,就是旅行的摩托車和自行車,轎車根本無法通行。如果你自駕遊駕駛的是轎車,但又想要去墨脫的話,可以在波密或林芝租一輛硬派越野車前往。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雪崩區域內的搓板路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墨脫公路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曾最危險的嘎隆拉雪山,被稱為是進入墨脫縣的“最後一道屏障”,嘎隆拉雪山有著長達8個月的大雪封山難題,每年只有4個月的通行時間,大雪封山後所有物資都不能運進墨脫,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武警交通支隊的官兵們克服了重重難關,打通了嘎隆拉這條重要的隧道,解決了出入墨脫的梗阻。現在已經不用再涉險翻越了,但隧道內常有霧氣籠罩,能見度非常低,通過隧道一定要慢速謹慎駕駛。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嘎隆拉隧道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嘎隆拉隧道

墨脫公路其實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勘測了,最早是準備從排龍鄉修建一條通往墨脫的公路,但地勢太險,技術難度大而被放棄。在70年代通過勘測最終選擇了從波密到墨脫的路線,經過了5年的艱苦奮鬥,犧牲了數十名築路軍人,受傷近百人,修通了約100公里的粗路,但因自然災害頻發,修建的路段大部分都被損毀嚴重,不能通行車輛。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到80年代初期,因自然災害被迫停建。在1985年的時候,開通了從波密縣到墨脫、從米林縣到墨脫的兩條馬行道,實現了用馬匹運送物資。1988年,開始再次修復之前修通的這段路,並在離波密八十公里處,設立了物資轉運站,也就是現售票的地方,將物資運送到這裡,再由背夫和馬匹將物資運到墨脫縣城。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到90年代初,開始修建剩餘的幾十公里路段,經過四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1994勉強貫通了整段路程,當時還舉行了通車典禮,經過艱難的行駛,最終一輛解放牌卡車到達了墨脫縣城,成了第一輛進入墨脫縣城的汽車。但自然災害較多,路段很快就被塌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損壞,從此墨脫公路進入了無休止的修復狀態。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直到2013年10月31日,墨脫公路才實現了真正的全面貫通,至此這條修建了數十年的墨脫公路才保證了初步通車,結束了墨脫不通車的歷史,墨脫也成為了我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在2017年底,墨脫公路進入了整治改建工程中,全程都將採用四級公路標準建設,部分無法擴展的路段將會採用三級公路的標準建設,建設工期為三年。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墨脫公路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如今另一條通往墨脫的公路,派墨公路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這段從林芝派鎮到墨脫的公路貫通後,進出墨脫將變得更加容易,墨脫也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派墨公路背崩鄉段

現今這個曾經的“高原孤島”也成了旅遊的熱門地,吸引了世界各地無數的遊客前來一探究竟,探秘那個神秘的墨脫和神奇的傳說。

技術難度堪比青藏鐵路,修建了數十年的公路,至今連轎車都不敢去

墨脫縣

好啦!墨脫公路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朋友們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討論喔!下一篇將繼續為大家分享旅途中的故事和沿途的風景。

PS:本次摩旅西藏筆者將以文字+圖片的記錄方式分享給大家,讓大家能夠完整的看到川藏線沿途景觀,後期也會整理視頻的分享。文章寫的不好請大家諒解,如有不嚴謹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如果喜歡請關注後續更新喔!我有故事,你有酒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