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雄貓」-F14戰鬥機

F-14戰鬥機(編號:F-14,代號/綽號:Tomcat,譯文:雄貓,通稱:格魯門F-14“雄貓”),是美國一型雙座雙發超音速多用途艦載戰鬥機,在世代上屬於第三代戰鬥機。

F-14戰鬥機是根據美國海軍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艦隊防空和護航的要求,由格魯門公司(Grumman,現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研製 ,於1967年底開始研製,1970年12月21日原型機首飛,1972年5月交付使用 。1987年,裝備改進型發動機的F-14B正式投產。1988年,F-14在雷達、航空電子設備和導彈掛載能力等方面經過了進一步改進升級,並定名為F-14D“超級雄貓” 。

永遠的“雄貓”-F14戰鬥機

F-14

1962年起,第二代戰鬥機F-4鬼怪II成為美國海軍標準艦隊防空戰鬥機,配備先進的AIM-7麻雀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續航時間3小時。但是在20世紀60年代後,蘇聯海軍逐漸擁有了遠洋作業能力,並且部署了相當數量的陸基遠程轟炸機,其配備的反艦導彈對美航母編隊構成很大威脅。 剛服役的F-4難以擔負起攔截蘇聯遠程轟炸機的重任,另一方面在導彈萬能的錯誤導向之下,F-4沒有安裝傳統的機炮,缺乏最後的攻擊手段。這些都促使美國海軍開始尋求新一代的艦載戰鬥機,而同時美國空軍要求研製一種以對地攻擊為主的超音速戰鬥機,作為F-105的後繼型號。

1970年12月21日,在獲得合同21個月之後,首架原型機XF-14A(BuNo 157980)進行了首次飛行。由計劃試飛員威廉(William Millar)與格魯門公司首席試飛員羅伯特(Robert Smythe)負責首飛,首次飛行短暫而順利,可變翼也維持在全開的狀態。但是在第二次飛行中,由於主液壓系統與第二套備用液壓系統同時故障,飛機墜毀在跑道盡頭,兩名飛行員彈射逃生。在首架原型機損失後,美國海軍又追加了6架預生產型飛機,序列號從157986~157991,這樣格魯門公司共生產了12架原型/預生產型F-14A。

空對地彈藥:MK-82、MK-83(4枚)、MK-84(4枚)、MK-20集束炸彈、GBU-10(4枚,激光制導)、GBU-12(激光制導)、GBU-16(4枚,激光制導)、GBU-24(4枚,激光制導)和4枚GBU31聯合直接攻擊彈藥。 [18] 1門M61A1“火神”20毫米六管機炮,備彈675發。

永遠的“雄貓”-F14戰鬥機

F-14

F-14的武器外掛點共8個,其中4個位於機身下,每側機翼固定翼段下各有兩個。F-14可掛載近程、中程及遠程空對空導彈,包括AIM-9、AIM-7和AIM-54。其空對地武器包括“石眼”炸彈和各型CBU集束炸彈。在F-14的空對空導彈中,雷錫昂公司生產的AIM-7“麻雀”是一種中程半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射程45公里;洛克希德-馬丁/雷錫昂製造的AIM-9“響尾蛇”為近程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射程8公里;雷錫昂公司製造的AIM-54“不死鳥”則是遠程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射程150公里。1973年11月,該機在試驗中用6枚“不死鳥”擊落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6個目標。 [18] 而且導彈發射後F-14即可立即脫離戰場。 [20] 1976年開始研製AIM-54A的改進型—“不死鳥”AIM-54C,1982年正式投產。AIM-54C彈長3.96米,彈徑380毫米,翼展915毫米,發射重量454公斤,使用高度3萬米,最大射程150公里,最大飛行馬赫數超過5。導彈主要在數字式電子設備、新的捷聯式慣性基準裝置、固態收發機和新的目標探測器4個方面進行了改進,使作戰性能有了進一步提升。

永遠的“雄貓”-F14戰鬥機

F-14雄貓戰鬥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