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研究院落户电子科大 为成都打造“无线AI”城市名片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王玲)9月27日报道 为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今天上午,电子科技大学在清水河校区揭牌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任首任院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申恒涛教授任执行院长,机器人研究中心程洪教授和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梁应敞教授为副院长。

人工智能研究院落户电子科大 为成都打造“无线AI”城市名片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这是西部地区首个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该研究院将对四川的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制造业、服务业、交通、安全、医疗,甚至扶贫等产业方面,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 瞄准智能安防、医疗、汽车等方向

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前期将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构建,以院级机构为虚体,下设研发机构为实体,以校内已有的特色研究中心和特色研究所为基础进行联合组建。申恒涛表示,人工智能研究院将进一步拓展研究实体和队伍,吸引和鼓励各类杰出人才和团队加入,在夯实基础科研的同时,更好地将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各个行业领域,真正让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发挥最大作用,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价值,并进行有效的产业化。

他表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主要成员单位之一,将在算法的输出,包括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跨媒体感知、混合增强智能、类脑算法、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的各类算法方面,为人工智能在通信、芯片、机器人、医疗等领域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程洪对人工智能在不同场景应用的潜力十分乐观。他表示,机器人研究中心将以“人机混合智能”为核心加强基础研究,同时,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目前,机器人研究中心在“人工智能+康复医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以外骨骼机器人为代表的优秀产品,在国内已经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人工智能+汽车”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梁应敞表示,在通信产业方面,近期将从“智慧物联网”入手,聚焦人工智能与先进通信技术、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行业应用开展工作。他举例说,“智慧物联网技术用于健康医疗,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收集细致的监测信息、实现实时远程医疗,在提高诊疗的速度、精准度,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体现人工智能的价值,肯定要面向产业,让人工智能真正落地。申恒涛表示,人工智能研究院会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学校学科优势,规划几个重点方向,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安防、智能城市、智能医疗、智能通讯、智能芯片等。“这些方向都有巨大的产业前景,想象空间很大。”他表示,为加强产业化,人工智能研究院将采取包括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鼓励技术转化等举措。“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孵化初创公司也是很好的一条路径。”

助推成都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为成都打造“无线AI”城市名片

申恒涛认为,未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人工智能的技术驱动。成都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城市,对人工智能的需求是最强烈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成立,将会让电子科技大学成为国内人工智能的科技重镇,对四川的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制造业、服务业、交通、安全、医疗,甚至扶贫等产业,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梁应敞表示,四川省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拥有众多人工智能与通信领域优秀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四川省“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推进5G及人工智能全面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打造增长新引擎。而成都市是国家首批5G试点城市和军民融合试点城市,天府新区也已规划“天府无线谷”等新型信息技术示范园。因此,可以集合当地人工智能与通信领域行业优势,为成都打造“无线AI”城市名片,为网络强省、数字四川、智慧四川的重大战略贡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