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乔丹封神之路(83)查克·戴利的抉择

迈克尔·乔丹封神之路(83)查克·戴利的抉择

——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

——我从不惧怕任何对手,只怕对手不够强大。

------Michael Jordan

【重要提示】你们果然明察秋毫,那篇确实不长。本来3000多字,我觉得太便宜你们了,从意外后面把它给截了。但上面的提示忘了删,露了马脚。但到这边,发现还是有3000字,而且还不好截。

(八十三)查克·戴利的抉择

斯托克顿在和加拿大比赛中意外骨折,队医预估将缺席六至八周,当时是6月下旬,意味着他极有可能缺席巴塞罗那奥运会。

比赛结束后,队员们都得到了这个噩耗。训练时各种“威胁”、“恐吓”戴利放他们一马,只求让他们走人的球员们全都傻眼了。

对当事人斯托克顿来说,这不啻于一个晴天霹雳。入选梦之队时的天堂有多光明,此时的地狱就一定会有多黑暗。

他已经发现在这支球队打球实在是太好玩了。

迈克尔·乔丹封神之路(83)查克·戴利的抉择

在爵士,将球传给卡尔·马龙就是他最好的选择。只有邮差能够将他最多的传球转化为进球,他每赛季雷打不动的助攻王,功劳起码有卡尔·马龙的一半。但在这支球队完全不同,身边就是四个卡尔·马龙,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他有本事将球传出来,那边队友就能将它投进去。

刚进梦之队的时候,斯托克顿角色没有转过来,依然老将球往卡尔·马龙那里传,巴克利恐吓他:“再要传给卡尔,我们就不跑了。”斯托克顿和德雷克斯勒就是垃圾话消音器,哪能听出弦外之音,他的反击不是“那你就省省力气吧。”而是老老实实地反驳:“我是每次把球都传给了卡尔,但每次都是他的机会最好啊。”

斯托克顿后来在回忆时不得不承认:“随便把球往哪儿扔,结果都是正确的。”

果然,这边斯托克顿刚刚在休息室确诊,那边戴利就过来告诉他,要找个人顶替他。

内心拔凉拔凉的斯托克顿横下一条心,作了垂死挣扎,他请求戴利再观察一段时间他的伤情再作最终决定。但结果出人意料,戴利略一思索,居然同意了。

迈克尔·乔丹封神之路(83)查克·戴利的抉择

好兄弟卡尔·马龙帮斯托克顿紧紧捂着这个消息,不敢向爵士主帅杰里·斯隆报告,生怕主帅雷霆一怒,勒令斯托克顿和他一起滚回家,那他们就全完了。哪里还有半分平时向戴利各种“威胁”要回家时的豪气和底气,整个人怂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这支队伍球员之间此时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家都很同情斯托克顿,除了给他打气,让他挺住之外,他们还去戴利那里替斯托克顿说情,说他在这支队伍的地位非常重要。

事实上,这支球队能够打控卫,并能干出花样的人有很多,乔丹、皮蓬、魔术师,甚至德雷克斯勒都能顶替他的位置。即使没有控卫,对他们来说,这也不算是个问题。用斯托克顿自己的话说,这支球队即使只有六个人,他们也能打。

但斯托克顿是个老实人,像他这样在场上干脏活累活却不报怨的球员本来就不多,另一个原因是如果他被退货了,顶替他的人,极有可能是托马斯。

但谁知道查克·戴利内心的真正想法呢?

国家队只是兼职,成名之地活塞才是他真正的家。

虽然相处日久,球员都知道查克·戴利是个好老头,但真正牵涉到球队的前途和命运,他也不会就此留情的。知情人已经开始替托马斯运作顶替斯托克顿进梦一队的事了。

迈克尔·乔丹封神之路(83)查克·戴利的抉择

在斯托克顿受伤当晚,和戴利在一起晚餐的活塞公关多贝克将托马斯和杜马斯的电话给了戴利。反复思索良久,戴利作出了决定:“我们还是再等等看吧。”

据当时经常和戴利打高尔夫的乔丹后来回忆,戴利当时留住斯托克顿只是掩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他当时真实的想法是想把杜把斯召进梦之队。

就杜马斯的实力来说,他进梦之队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梦之队其他球员估计也会接受。而且活塞当年的那摊子烂事,没有一件和杜马斯有关,杜马斯和戴利才是真正的一路人,虽然在场上和对手杀得天昏地暗,在大事面前丝毫不糊涂,没有暗招损招,在当年公牛击败活塞时,他是第一个上去向乔丹道贺的人。但戴利如果这么做,势必加深和活塞队内头号球星托马斯的嫌隙。

最终,他忍住了这个念头,谁也没有征召。在观察期间,斯托克顿反复请求,估计马龙也在边上说了不少好话,戴利最终拍板,“你留下来”,斯托克顿幸运地留在了梦之队。

但简单的承诺背后,戴利顶住了来自活塞内部的巨大压力。所有人都能够

想像得出来戴利作出这样的决定到底有多艰难。在维护梦一队的团结统一上,戴利几乎做到了尽善尽美。但在活塞队内,这和离经叛道没有什么两样了。

如果说先期选拔,不选托马斯的理由还能站得住脚,但这时,不选托马斯的任何理由都已经不能成立了,它成为了一个纯粹为不选而不选的证明。即使乔丹抵制,那征召杜马斯也将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迈克尔·乔丹封神之路(83)查克·戴利的抉择

戴利肯定清楚,这一决定作出之时,就是离开活塞之始。

“这个联盟是属于球员的,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你够格执教。一旦他们不服从你,也就标志着你该离开了。”

这是他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果然,新赛季,他离开了执教九年,曾经带给他光荣与梦想的底特律活塞。

美洲锦标赛期间,他们平均每场净胜对手51.5多分,全胜晋级,这样的结果,相当于他们为“梦之队”正了名。

在梦之队的红盖头被揭开之后,他们就成了被世人追逐的目标,因为他们实在是太招眼了。

迈克尔·乔丹封神之路(83)查克·戴利的抉择

黄鼠狼对鸡感兴趣,狼对小白兔感兴趣,狮子对斑马感兴趣,但大家好歹还玩点情感专一。但当时只要是长着两条腿的,都对梦之队感兴趣。

只要看见他们,人们就开始无休止地追逐,而且变得格外贪婪。

阿根廷被美国痛宰了41分。米拉内西奥在阿根廷国内好歹也算是个大牌球星,他丝毫没有觉得悲痛和耻辱,他不光缠着偶像魔术师约翰逊索要球衣,还说他自己“高兴得有点不知所措了。”

换在我们国内,早就“汉奸”、“狗腿子”将他喷死了。

但当时没有人理会他这样的混账话,因为大家都在忙着求梦之队合影签名索要球衣,他的态度就是全队的真实写照,只不过他代表了一下罢了。

迈克尔·乔丹封神之路(83)查克·戴利的抉择

签名、球衣、合影,只要能够沾着梦之队的边,那就没有满足的时候。官员、球员、球迷、奥委会、慈善,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肤色,只要抓住机会,都会找着各种借口和机会前来索要各种东西。比赛一结束,走进球员通道,梦之队球员们满眼都是需要签名的球和各类物品,让这些拿笔就像拿锄头一样痛苦的球员们不知如何是好。

但他们还必须得耐着性子把它们签完。每一个签名的背后都是一个产业,后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谓亲连亲,连到北京,签了未必讨好,但不签,极有可能就会得罪背后十万八千里之外的某位人物。

梦之队队员们尴尬了。对手们上场没有求胜欲,比赛缺乏挑战性,甚至都不如自己平时的训练赛。球场外,他们还必须得应付这些不厌其烦的礼节和招数,想躲都躲不了。

迈克尔·乔丹封神之路(83)查克·戴利的抉择

最痛苦的莫过于乔丹。因为无论集体还是个人,他都跑不掉。乔丹很快就毛了,他向奥委会官员发怒:“再要这么玩,我就不干了。”

他是最有资格说出这句话的,他的这番话,算是替队友们出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