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欣赏《长恨歌》里面的哪几句?怎样理解?

驿客


《长恨歌》全篇一百二十句,八百四十字。可算是一首长歌;是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从内容,艺术角度分析,对我感触最深的几句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临别时又反复多次委托道士把话儿捎去,其中的誓愿只有君妾两人知道。有一年七月七日,在长生殿上,夜深人静时,两人曾山盟海誓:在天上愿作相依双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作相生相缠的连理枝。   

“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之时。“长生殿”,在骊山华清宫集灵台侧近。不过,唐代也称皇帝寝殿为长生殿,不必细究。这几句写得哀婉动人,深情缠绵。“七月”以下六句,为作者虚拟之词。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云:“长生殿七夕私誓之为后来增饰之物语,并非当时真确之事实”,“玄宗临幸温汤必在冬季、春初寒冷之时节。今详检两《唐书·玄宗纪》无一次于夏日炎暑时幸骊山。”“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名,只有一目一翼,其名鹣鹣,雌雄并列,紧靠而飞。“连理枝”,两棵树枝干连生在一起。古人常用此二物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  



 二、“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虽然天长地久,也会有穷尽时,而这生离死别的绵绵长恨,却永远不会有了结的时候。最后两句以概括性的语言点明“长恨”,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情誓言不能实现的千古遗恨。这两句常为后人引用。

《老子》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里则反其意而用之。通过“尽”对“天长地久”的否定,极度夸张地写出了“恨”之永。同时,又通过“此恨绵绵无绝期”,显示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望的虚妄,加深了李、杨爱情的悲剧意义。其实,愈是饱含泪水不懈地追求与思恋,其分离就愈具有悲剧意义,使人冥冥之中感受到的那一份无可奈何的心灵负荷就愈沉重,感伤的心灵就愈丰富。而李、杨永恒的分离与彼此痛苦的思恋,又把他们的悲剧放大了,使他们的爱情悲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驿客


沙沙小观园来回答。

白居易的《长恨歌》的诗中,我喜欢这样一段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在与友人同游仙游寺时,有感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他不拘泥于历史,借用了当时的许多民间传说,民间的歌唱小曲,用自己的文笔,写出了至今让人感叹的优美诗篇。

《长恨歌》的主题就是有爱情,但不能长相守,而又生死离别难忘怀。

唐玄宗本是一国之君,本该社稷国家为重,但他在为大唐中兴江山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后,享乐之心而生,又偏偏遇到了“回头一笑百媚生”的,可以让花都有羞愧的杨玉环。

然而安史之乱让两人人间再不能相见,做为一国皇帝,唐玄宗后期不合格,但做为一个对爱情专一的男子,他还真让人感动。唐玄宗皇帝做不成了,把国家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但他始终不忘他的贵妃杨玉环,朝思暮想。白居易借用民间传说中,道士帮唐玄宗在“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找杨玉环时,“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在海上的仙山找到了心爱的杨玉环,并与她相见叙旧。

《长恨歌》虽然也在说因唐玄宗宠爱杨玉环“从此君王不早朝”,不问江山社稷行为不对,但用诗文歌颂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可叹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前期恩爱,后期梦中事,只能借用白居易的长诗,“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在梦幻中相见了,但人间不能再见到成了,成为悲剧的爱情故事传说,真是“此恨绵绵不绝期”呀!


沙沙小观园


《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可谓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旧脍炙人口。

诗中描述了唐明皇与贵妃杨玉环凄美的爱情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又不乏优美的描写,情节既紧凑又生动,很多人都被“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李杨爱情的点睛之笔而折服。但在这首诗中,我则更喜欢“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一句。

首先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对仗是特别工整的,其中还用到了赵飞燕的典故;其次,从结构角度来看,这句话在全诗中起到了分割层次的作用,承接上文李隆基对杨玉环苦苦思念直到生命走向尽头的悲苦情节,引起下文对两人爱情的总结与歌颂;第三,从内容角度来看,本诗中出现的魔幻元素也是最抓人眼球的亮点之一,这一句对作者所描写的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做出了很好的过渡与转折,服务于本诗歌颂爱情的主题。

《长恨歌》中令人动容、流芳百世的爱情悲剧故事大都根源于封建主义的时代背景,但其中那种的真挚、永恒的情感还是值得我们体味与反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