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心理測評」小程序重磅更新,父母類型測試上線

一、你願意當哪種父母?

以下情境,你願意當哪種父母?

1、我的父母總不在家,總是在忙工作。放學回家後我經常看到桌上有一張便條,告訴我他們不在家吃飯,冰箱裡有什麼,或是自己買點吃。我的比賽和演出他們也不參加。

2、父親對我要求很嚴,如果我不按他的要求去做,他就會說我不懂事,不聽話,大人說的自然有大人的道理,只要我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就會喋喋不休,既然這樣,我就不說了。

3、這次考試沒考好,還有一門不及格,媽媽說大家都會有失誤的時候,沒關係,偶爾的失誤不代表你的水平,我們一起看看問題出在哪裡,下次注意就好了。

看到這些熟悉的情境,可能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成為第三種情境的父母。

在我們心中,我們都知道哪些狀態最好,可是卻沒有做到。是控制不了情緒?是沒有想到好方法?還是孩子就不是那樣的乖孩子?

父母也不是從出生就是父母,我們自己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成長,就會自然習得那個環境的表達方式。從小生活在一個不會表達關愛的環境中,看到家人回來晚了,第一反應可能不是表達“我好擔心你啊,怎麼這麼晚”,而是抱怨“為什麼回來這麼晚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每一舉動都在教會孩子如何與外界環境交流,如何面對壓力和困難。

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教育部開展了一項關於兒童早期教育的長期跟蹤研究。

研究調查了一千所學校裡兩萬多名兒童的學業進展,來揭示究竟哪些因素和孩子的成績有明顯的相關性。

研究發現,有4個因素與孩子後來的考試分數高度關聯,而剩下那4個因素毫無影響。

有關:小孩擁有高學歷的父母

無關:小孩擁有完整的家庭

有關:小孩的媽媽在30歲或者更晚的時候生她的第一個小孩

無關:小孩的母親在孩子出生後到幼兒園之前不工作

有關: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無關:小孩的父母最近把家搬到更好的小區

有關:家中藏書多

無關:父母每天給孩子讀書

我們會發現“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遠比“父母為孩子做什麼”更重要!還是那句老話,育兒先育己,要不然你的付出,99%是無用的。

“新東方心理測評”小程序重磅更新,父母類型測試上線

二、你瞭解自己的孩子嗎?

父母的付出,當然也是有用的,只是要用在對的地方,才能事半功倍。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能力來斷定一條魚有多少才幹,它整個人生都會相信自己愚蠢不堪。”每一個孩子都有獨特性,適合的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

一些家有二寶的家長會說:為什麼同樣的教育方法用在兩個孩子身上,表現會有很大的差異呢?

以學習為例,比如教老大學英語,直接給他播英文兒歌小故事,學的特別快,不僅單詞記得住,聽說能力也不錯呢。

而同樣的方法用在老二身上,卻不太奏效,同樣一個英文小故事聽好幾遍單詞都記不住,非得拿筆寫下來反覆指著讀幾遍才行……

很多孩子在閱讀時,同樣是讀一遍故事,表現和效果卻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在閱讀時可以清晰記住故事中的圖片和插畫,文字卻記不清。

有的孩子閱讀時勾勾畫畫,能記住一些細枝末節,但中心思想卻歸納不出來。

……為什麼呢?

其實每個孩子的學習類型是有區別的。

所謂因材施教,首先你要了解和分辨手中的材料,才能把握施教的方向。要不然你的付出,99%是無用的。

你願意當哪種父母呢?

你想要知道自己的教養方式嗎?

你想要更瞭解孩子嗎?

你想要了解孩子的學習類型嗎?

你想要知道自己最近的情緒狀態和焦慮水平嗎?

近日,新東方對今年6月上線的“新東方心理測評”小程序進行了全方位的更新,在1.0版本3大測試的基礎上,再次增加了4大測試——

《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勝任感》

《孩子的學習類型》

《你焦慮嗎?》

《孩子放假會變身什麼動物》

三、“新東方心理測評”小程序是什麼?

歷時兩年,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結合十年家庭教育實踐探索,自主研發精心打造出這款集專業和趣味於一體的心理測評小程序,彌補了當前國內家庭教育板塊中,這類實用工具的空白。

“新東方心理測評”小程序重磅更新,父母類型測試上線

2018年6月“新東方心理測評”首次發佈時,就從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需求特點、父母養育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三個角度研發,滿足不同家長和孩子的需要。而本次重磅更新,又加入了上述4大全新測試。從父母教養方式到孩子學習類型,對小程序的測評功能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與補充。

據瞭解,本次更新的測試,全部由權威心理測評專家提供理論支持與技術指導。而且,目前小程序內所有測試均是免費,只需要在微信端搜索“新東方心理測評”小程序,就能直接進行測試。

未來,“新東方心理測評”小程序,還將實現圖片、音頻等更多心理測評功能,為廣大少年兒童及其家長提供一個瞭解孩子心理成長的微信端小程序,請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