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改革方案出爐|中考2021年起「兩考合一」 政治物理必考 高考2019年起一二本合併錄取

中高考改革方案出炉|中考2021年起“两考合一” 政治物理必考 高考2019年起一二本合并录取

北京市教委公佈了關於中高考改革的最新信息。

中考方面,今年9月入讀“新初一”的學生,將實行新的中考改革方案: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兩考合一,在全開全學、全科開考、全科賦分的基礎上,在部分科目中選擇最好成績科目計入。

高考方面公佈了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等級性考試的賦分辦法。同時明確,本市擬於2019年將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併為本科普通批。

中高考改革方案出炉|中考2021年起“两考合一” 政治物理必考 高考2019年起一二本合并录取

中考

01

初中畢業考試與中考兩考合一

市教委表示,新的考試改革方案,減少了考試次數,將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兩考合一,實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現“一考多用”。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解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考試成績既是學生初中畢業又是升學的基本依據,明確了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多重功能。

解讀: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這一選擇無疑可大大減輕師生的負擔。

一方面,通過減少考試次數,師生都不必為兩次考試做兩次準備,少一次準備就會減少很多壓力;

另一方面,中考方案兼顧“兩考”要求,“堅持全開全學、全科開考,引導學生紮實學習每門科目,全面提升義務教育階段育人質量”,減少了學生為選擇科目而又很難確定自己的優勢潛能產生的焦慮。

儲朝暉同時表示,“兩考合一”本身也不是完美的萬全之策,瞭解它可能發生的問題並採取有針對性的對策才能儘可能用其利而避其害,“最可能發生問題的還是如何有效處理學業基礎考核與選拔性測試之間的關係,適度協調兩個目標的實現程度。”

他認為,義務教育的課程基本要求是確定的,它僅要求了每個學生都要達到的及格線,作為學業考試達到基本要求就算合格;而如果將這一成績當作高中招生的依據,學生還是要為考更高的分數而競爭,爭分數的情況依然存在。

要防止此類問題發生,就要嚴格把住合格的底線,不要隨著升學競爭抬高合格底線,減輕學生因基線抬高而受到的壓力;同時把考試的選拔性降低到合理的範圍,在拓寬高中優質資源的基礎上,以專業、可信的方式對學生多樣性發展給予充分的評價與認可。

02

所有科目納入“學考”範圍

根據新的考試改革方案,《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所設定的全部科目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

考試設置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信息技術和勞動技術12門科目。考試成績以原始成績和等級成績呈現,淡化分分計較。

解讀

北京市育英學校校長於會祥表示,各學科課程都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學科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過程中都具有獨特的作用,每個學科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都不可或缺。“但是,客觀的說,由於種種因素,長期以來在中考科目中,更多地偏重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科目,由於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等重要學科長期沒納入中考科目,學校、家長、學生等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讓學生在全面發展中有失偏頗。”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次的中考改革方案中,生物、思品、化學、地理等小學科已經被納入學生的中考選擇當中。

市教委表示,在“全科開考”的同時,本次改革還賦予了學生自主選擇計入高中招生錄取總成績科目的權力

,比如,學生可在歷史、地理兩門和化學、生物兩門中各擇優選擇1門納入總成績。

解讀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辛濤表示,這充分體現了文理兼顧的原則,防止學生過早出現“偏科”問題;使得學生在打牢共同基礎的同時可以發展興趣愛好、突出學業特長,實現有個性的發展。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雖“全科開考”,但只將部分科目成績計入高中招生錄取的總成績,這也是基於不加重學生負擔的考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辛濤認為,在學生完成每門科目課程內容學習後安排學業水平考試,實行隨教、隨考、隨清,避免扎堆考試,分散了學生複習備考的壓力。

03

高中招生增加自主招生

根據新的改革方案,本市將探索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改革錄取計分科目構成,適當給予學生自主選擇和高中階段學校自主招生機會。

將普通高中招生方式整合為統一招生、校額到校、自主招生三類。

其中,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學生的思想道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方面。評價結果以《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冊(試行)》的形式呈現,設A、B、C、D四個等級。評價報告冊及等級經公示後提供給高中階段學校招生使用。

改革方案強調,各校應客觀記錄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代表性、關鍵性事實;鼓勵各校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自行制定評價方案和實施細則。

解讀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辛濤認為,這與傳統的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語等方式有明顯區別,提高了綜合素質評價的客觀性,有助於高中學校準確瞭解學生個性特點,實現科學選才。

高考

2020年起,本市將實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即:由招生學校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考生。北京市教委公佈了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計分辦法,其中等級性考試將分為5等21級。此外,本市擬於2019年將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併為本科普通批。

根據新的考試改革方案,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性考試。

考試科目

其中,合格性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共13門。學生在完成每門科目必修課程後即可參加合格性考試,做到隨教、隨考、隨清。首次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已於6月30日至7月2日進行,一共開考8個學科,分別為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從6門等級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參加3門科目考試。等級性考試每學年組織1次,安排在每年的6月,考試對象僅限當年參加本市統一高考的考生。2020年6月將進行首次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

成績呈現

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

等級性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分為5等21級。具體來看,等級性考試成績由高到低分為A、B、C、D、E共5等,其中A等佔15%,B等佔40%,C等佔30%,D等佔14%,E等不超過1%,各等各級比例按最接近比例確定。等級性考試成績在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時,每科成績由5等細化為21級。其中,A1為滿分100分,E賦分40分,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比如說,小明同學高考選擇了物理、歷史和地理三門科目參加等級性考試,其卷面成績分別在選考該科目的考生中排到20%,5%和13%,對應的等級分別為B1、A3和A5,根據等級折算規則,計入本科高校錄取總成績的分值分別為85分,94分和88分。

錄取方式

在錄取方面,本市於2017年將本科二批和三批進行合併。市教委表示,從實施情況看,總體平穩,效果良好,院校數量和志願數的增多擴大了考生的選擇範圍和空間,同時有利於引導高校注重內涵發展,發揮自身優勢、提高辦學質量和競爭力。在此基礎上,本市將繼續深化本科錄取批次改革,擬於2019年將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併為本科普通批。

複習:

一圖讀懂新高考

中高考改革方案出炉|中考2021年起“两考合一” 政治物理必考 高考2019年起一二本合并录取中高考改革方案出炉|中考2021年起“两考合一” 政治物理必考 高考2019年起一二本合并录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