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严监管松动了?!风向变了吗?

去年底以来,金融严监管政策犹如龙卷风袭来,监管竞争之下,每周一文几成常态,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但进入4月份以来,事情似乎有了细微的变化。

第一、基金业协会讲话。2018年4月21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洪磊在2018年母基金百人论坛上从私募基金自律管理的逻辑角度,谈及了他对私募基金的理解和看法。洪磊会长在会议上详细阐明了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收益权融资的联系与区别,同时提到,协会将针对股权、债权、收益权三类投资,推出更有针对性的登记备案须知。

要知道,2017年12月2日第四届中国(宁波)私募投资基金峰会上洪会长的讲话,以及2018年1月12日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都对基金投债性的资产和其收(受)益权有巨大的冲击。

在这个时间点上,基金业协会有此表态,可谓意味深长。

第二、关于资管新规推迟的传言。近期,网上突然出现了不少关于资管新规推迟发布的新闻。尽管随后有央行人士予以否认,但无风不起浪,如果没有一丁点相关的讨论,怎么会有此新闻?考虑到前期各项金融严监管政策已经对金融机构产生了连续的重大打击,相信对于怎么使用资管新规这一大招,金融高层内部必然会有很多不同声音。

第三、监管机构密集调研。在各监管机构入驻金融机构严查的同时,也有监管机构派出调研小组,考察前期各项监管政策对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的冲击。可以明确地说,监管机构已经意识到各部门密集出台的严控政策,其叠加效应对整体经济可能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第四、央行降准。对于央行本次直接降准100BP的具体原因网上有较多的评论,不管怎样,这次降准在总体“严”的情况下,也是难得的“松”。

以上种种迹象应该不是巧合吧!!那么问题来了,一路严控走到今天,接下来是否会局部适度开始松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