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的「三座大山」,不來了解一下?

保險公司的“三座大山”,不來了解一下?


地球人都知道,保險產品不是康師傅方便麵吃完就沒,漫長的人生就是漫長的保險期,不弄個明白怎能甘心。

越來越多粉絲朋友關注賣保險的公司本身資質,這是好事,但是往往不得其門而入。

像保唄兒就經常被粉絲追問怎麼比較保險公司的好壞,今天這篇文就是系統的告訴你,官方——銀保監會怎麼幫你判斷一家公司的好壞。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保險公司的“三座大山”,從某種程度來說,相當於消費者的“三座靠山”了。

它們就是——“三位一體”的保險公司監管評價體系

哪三位?這三位:分類監管評價體系、服務評價指標體系、經營評價指標體系。

2015年由保監會(現在是銀保監會)提出。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三位一體”體系目前也僅僅運行了2年多。

1.


✩ 分類監管評價體系:是從保險公司面臨的各種風險、擁有的資本實力風險管理能力來評價公司的風險狀況。

保唄兒OS:

涉及到風險綜合評級、償付能力充足率SARMRA等評價標準。你說它重不重要?更多知識指路這裡>>>

如果按你現在買保險來算,人身險的理賠高峰期起碼在20、30年後。就有人擔心保險公司收錢一時爽,賠錢火葬場。

這種情況在保險業是不可能滴,就是因為年年有監管盯著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等數據,不達標新產品不給備案,原有保險產品也不給賣。

監管的“及格”要求:

  • 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
  • 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
  • 風險綜合評級不低於B級


總而言之,一個保險公司是否穩健經營,n年後有沒有足夠的錢賠你,就看它了。

2.


✩ 服務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從銷售承保理賠等保險消費者直接感知的服務環節評價保險公司的服務水平。


保險公司的“三座大山”,不來了解一下?

服務評級標準及權重


保唄兒OS :

雖說保險合同都是有法律效力的契約,但是我們n年後的保險服務體驗同樣重要。

店大不欺客,店小不糊弄,才是真的好。

服務指標評分我們要重點看看並長期觀察。


保險公司的“三座大山”,不來了解一下?



3.


✩ 經營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從速度規模(30%)、效益質量(50%)和社會貢獻(20%)三個方面評價保險公司的經營效果(括號內為評級權重)。

分4級:

A:經營狀況優良;

B:經營正常;

C:經營存在一定問題;

D:經營存在嚴重問題。


保唄兒OS:

才2年時間,經營評價指標顯然是對大家眼裡的“大”保險公司更為有利。emmmmm,而且太過宏觀,說實在的,這個數據對我們消費者的參考價值可以往後挪挪,B級以上就OK了。

4.


三套指標體系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一起構成了“三位一體”完整的保險公司監管評價體系,共同促進保險業防範風險、科學發展、提升服務質量。

保唄兒傾情整理如下,大家要好好珍惜。


保險公司的“三座大山”,不來了解一下?



注:

1.償付能力充足率、風險綜合評級數據為截止18年第一季度數據。招商仁和、愛心人壽、信美人壽等因為是新成立公司,償付能力很高(還沒來得及理賠)。

2.服務評級數據來自2017年度數據。來自於截止2016年12月31日所有開業滿3個會計年度的人身保險公司,且不包括養老保險公司、健康保險公司。

3.經營評級數據為2016年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2017.12.14發佈。

建議大家收藏這篇文,就再也不用到處問“這家保險公司好不好”這種問題了。

咱明兒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