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凭本事退的房,为什么要后悔?告诉你4个真实的悲喜剧


当年凭本事退的房,为什么要后悔?告诉你4个真实的悲喜剧



前天傍晚,未来海岸宣布同意退房,硬刚“维权者”,轰动杭城。

面对开发商的“爽快”,维权业主反倒纠结了。因降价而退房,不仅涉及复杂的手续,更重要的是,很难估算背后的机会成本。

费尽心思退了房,有可能逃顶,也有可能踏空,你并不知道最终的输赢。

所以,今天就特意做了一个回访。

这些年,杭州楼市的跌宕起伏中,不少人都曾“凭本事”成功退过房。他们后来后悔过吗?当初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人物:薛先生

还不如要了当初那套二楼


首先说个退房,悔到肠子都青的。

去年3月的一个雨天,凌晨5点半,薛先生带着资料,从城东出发,转了三趟公交,前往富阳(开发商特地拉过去,给另一楼盘冲人气)——参与阳光城·普升的选房。

近800组购房者,200余套房源,薛先生的顺序号不尴不尬:298号。“能轮到就不错了。”他自我安慰。

果然,叫到号的时候,只剩下一楼二楼的房源。

“自己不选,后面还有很多人抢着要。”尽管有些不情愿,但脑子一热的薛先生,还是选了一套二楼房源,89㎡总价210万,折合单价约23596元/㎡。

办完手续,走出选房现场的薛先生,被夹杂着雨丝的冷风一吹,整个人都清醒了,开始自我埋怨:这么低的楼层,采光会不会很差?


当年凭本事退的房,为什么要后悔?告诉你4个真实的悲喜剧



于是,他马上坐车,奔赴小区,来到买的那幢楼下。

薛先生看到,小区里的树木,已经把一楼阳台遮了大半。要是再长高,说不定过两年,自己家也“遮天蔽日”了。

而且,才下午两点半,前面一幢楼,就已经挡住二楼阳光。要是冬天,或许大中午就没采光了。

薛先生越想越后悔,终于做出决定:退房。因为没有网签,首付也没交完,外加软磨硬泡,开发商最终同意退房。

但开心仅仅持续了两三个月,薛先生就后悔了。

始于2016年的这波火热行情,去年继续发酵升级,二手房价一涨再涨。新房虽然限价,但薛先生一没关系,又只有70万首付,怎么拼得过那些汹涌而来的“全款+关系”购房者

历经一次次挫折后,今年春节,选择放弃的薛先生,入手了一套闸弄口老破小:57㎡,230万,折合单价4万出头

而错过随后而来的摇号新政,薛先生又是后悔万分。

如今,薛先生守着房价基本不变的二手房,看着一路飙升至4万的阳光城普升,只能自怨自艾。平时交谈聊天,更是绝口不提房子。



人物:孙先生

凭关系退的房,反赚了笔差价

有时候,行差踏错进入的不一定是深渊。

两年前的一天,孙先生驱车经过城南,因为一个红灯的短暂停歇,便对路旁的售楼处多看了两眼。

鬼使神差,他把车头一拐,进了售楼处。

在热情的销售解说下,他对这个4.78米的双钥匙LOFT颇为心动。相对于它的地段,1万5的售价也不算很高

当即,孙先生拿出银行卡,下了定金,砸了金蛋,购入了一套32㎡的LOFT,总价48万。

几天后,孙先生办好了余下的手续,并且全款付清。

如果按照正常的套路,孙先生接下来的日子是等着交付、装修、出租,拿着不错的租金回报。


可是,就在这套LOFT网签的几天后,孙先生开始后悔了。相对于每个月收租,他更喜欢直接倒手赚上一大笔钱。可是,LOFT又不像住宅,哪有这么容易成交呢?

当年凭本事退的房,为什么要后悔?告诉你4个真实的悲喜剧


辗转反侧一个晚上后,第二天一早,孙先生顶着黑眼圈前往售楼处退房。

卖出房子、准备拿提成的售楼小姐,自然是不同意的。但孙先生神通广大,动用关系,找到开发商高层通融。

最终,这套LOFT以图纸有误的原因退了网签,在当天晚上,这套房子加价至70万,卖给了一个外地无房票的投资客。

这中间的22万差价,因为有关系,还全数被孙先生吃进。

但这并不是这波神操作的最终结局,两个月后,孙先生用这70万,加上自己其他一部分积蓄,购入南星某豪宅,单价5万出头。

这套豪宅还有一阵才交付,它周边的新房,前一段时间早就卖到了7万+,更不用说倒挂着的二手房了。

这次退房,对孙先生来说,更像是撸了一波羊毛。呵,后悔是不存在的!

人物:沈女士

项目烂尾了,我只能退房


如果你在2010年买了新房,能在哪一年住进去?对沈女士来说,整整花了6年。

2010年,沈女士和丈夫购入了余杭的新西湖小镇,78㎡总价50万,折合单价才6千5。因为贷款利率高,沈女士选择首付8成,仅贷款10万元。

那一年,沈女士不仅购入了杭州首套房,更喜得麟儿。但之后的故事,并没有按照正常轨迹书写。

当年凭本事退的房,为什么要后悔?告诉你4个真实的悲喜剧


2013年初,开发商的第一封《延期交付通知书》递给沈女士,之后便是遥遥无期的等待。

直到2014年中旬,烂尾楼的事实,让沈女士一家实在忍无可忍,终于和其他众多业主发起了“退房运动”。

一再努力之下,沈女士如愿退房,并拿到了8万元补偿金。

但这整整四年,全家租房度日。而为了省房租,一家三口,更是和别人合租,蜗居在一室内。

没有自己房子的失落感,还有整整40万资金的沉淀,哪是这几万块补偿可以换来的。

好在沈女士相对心平,转头在2014年下半年继续看房,最终以122万购入了天鸿香榭里

2016年年底,沈女士一家终于住进了装修好的新房,这一刻,他们期盼了六年。

虽然,在这波行情下,天鸿香榭里的房价翻了一番还不止。但相比房价,沈女士一家更愿意早一刻在家中共享天伦。

人物:王小姐

退掉奥体红盘,资产却翻番了

相比之下,王小姐退房之后的心路历程,要复杂多了:先是庆幸,接着是后悔,最后是非常庆幸。

2013年底,在杭州工作多年的王小姐决定买房。因为工作在钱江新城,加上资金有限,最终选择了江对岸的龙湖·春江彼岸。

那个时候,奥体概念不算太火 。不过,行情也还没真正下滑,加上龙湖的营销,春江彼岸卖得挺火。

“当时,小户型就剩几套了。我那套也是别人退出来,托关系要到的。”王小姐买的那套89㎡,单价23800元/㎡,总价约212万

结果,付完定金回到办公室,马上就遭到了同事的数落。

“房价马上要跌了,这个地方什么配套都没有,2万多的价格,绝对买贵了,小心站岗。”耳根子软的王小姐,被教育一通后,真的找开发商退房了。

退房后,王小姐的运气,倒是挺不错的。没过多久,就以14800元/㎡的抄底价,入手了一套德信·北海公园89㎡。没错,就是那个“马年第一降”。

当年凭本事退的房,为什么要后悔?告诉你4个真实的悲喜剧


后来发生的事情,更让王小姐庆幸不已。

自北海公园降价后,杭州楼市刮起了一股降价潮。其中,就包括春江彼岸所在的奥体板块——它和旭辉城、水榭春天一起,纷纷推出促销活动,打起价格战

但世事难料,2015年,杭州突然曝出今后将举办亚运会和G20峰会。

作为主战场的奥体板块,瞬间变得炙手可热。尤其2016年G20后,二手房价更是一路飙升。板块档次上,将北海公园远甩在身后。

王小姐看在眼里,心里难免有所怨言。“当初不听同事的,就好了。”

但王小姐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果断寻找下一个机会。2016年底,趁着楼市还没彻底疯狂(当时全款之风还未盛行),

以按揭方式,果断入手了滨江金茂府

同时,又在今年上半年,成功高位卖掉了北海公园。并通过父母名额,又摇中了一套西湖国际城。

“如果当初买了春江彼岸,可能就不会买金茂府了“。所以说,不到最后,什么都说不准。

尾声

从本质上说,退房赌的是自我判断力。换一种说法,就是运气。

如果你是实力雄厚的豪客,赌得起,当然没问题。但更多人,是拿着几十万首付款的刚需,他们赌得起吗?一着不慎,就是万丈悬崖。

所以,在摇号之前,刚需更应从自住思维出发,考虑这个楼盘,到底适不适合——上班交通方不方便,周边配套缺不缺……

若是摇中了,也不要太过在意一时房价的涨跌。

毕竟,从历史经验看,看待房价,至少要放在一个更长的周期内。而且,普通人想退房成功不易,多数开发商不会配合。

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胜利者是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