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爲什麼說廣西是戰鬥力最強的省?

烏鴉點點點


古代而言,廣西缺少存在感;近代而言,廣西戰鬥力強悍,影響很大,但獨霸戰鬥力最強之說值得商榷,四川、湖南、湖北、山東等地也很強悍。

古代的廣西是蠻荒之地,總是被征服對象

廣西,一直以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經濟落後著稱,是著名的蠻荒之地,也是歷朝歷代流放犯人的最佳場所。

春秋戰國時期,五霸七雄等各諸侯國,主要在長江以北活動,廣西所屬的嶺南被稱為百越之地,完全是兔子不拉屎的荒蕪之地,裡面的人出不來,外面的人不願去,戰鬥力從何體現?

秦朝統一六國,也順便征服了百越之地,設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廣西大部分地區屬於桂林郡和象郡,所以廣西稱“桂”便由此而來。

這個征服過程中,沒聽說廣西人做出什麼頑強抵抗,戰鬥力就沒啥好說的了。

秦末天下大亂,廣西一帶趁亂脫離中央政權,自己建立了一個叫南越國的國家,但等天下大局恢復穩定,西漢武帝時又被征服,在此設立交趾部9郡,整個征服過程也沒費多少勁。

此後的隋、唐、宋、元、明等朝代,廣西一帶也比較老實,雖有五代十國的南漢這種趁中原政權衰落時,割據一方的軍閥,但基本都是土包子,中央政權一旦發兵攻打,很快就OVER。

廣西這個地方一直貧窮落後,民風剽悍,個體而言戰鬥力不差,擁有較好的兵源基礎,但歷來缺乏能文能武的高級人才,因此大多數部隊都是烏合之眾,直到明朝才有“狼兵”之名。

所謂廣西“狼兵”主要見於明朝,因為性格剽悍,擅長團隊協同作戰,戰鬥力非凡,後來被朝廷利用,經常外出剿匪、抗倭,戰績不俗,史料中有“狼兵鷙悍,天下稱最”、“廣西狼兵於今海內尤悍…能以少擊眾,十出而九勝!”,廣西戰鬥力強的說法即起源於此。

鴉片戰爭以後,形勢劇變,廣西才有了用武之地。

1、晚晴時期

滿清政府的腐朽激發了重重矛盾,特別是階級矛盾大爆發,導致廣西人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轟轟烈烈,以廣西人為主體的太平軍,一度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席捲大半個中國,不但戰鬥力剽悍,還誕生了一批名將,如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李開芳、李世賢等等。

但由於農民階級的侷限性,廣西人為主體的太平軍最後還是被湖南、湖北、安徽、江蘇等地為主體的湘軍、楚軍、淮軍等地主武裝鎮壓下去。

2、大革命時期

辛亥革命爆發後,廣西天高皇帝遠,逐漸形成地方軍閥割據,人稱“桂系軍閥”。

桂系前有以陸榮廷、陳炳焜、譚浩明、沈鴻英為代表的“舊桂系”,後有以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為代表的“新桂系”,尤其是“新桂系”,是為數不多能和蔣介石及其中央軍掰手腕的軍閥集團,

對中國近現代歷史影響不小。

辛亥革命後,舊桂系先是擁護革命,參加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但後來走向割據,並和臨近的廣東軍閥爆發戰爭,最後被廣東軍閥滅了,可見戰鬥力不如廣東。

3、新軍閥割據時期

“舊桂系”垮臺後,李宗仁、白崇禧等“新桂系”逐漸控制廣西全境。

李宗仁頗具政治遠見和大局觀,他擁護革命,將桂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並作為主力參加北伐,轉戰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作戰英勇,為北伐立下戰功,被譽為“鋼七軍”。

參加北伐是廣西人第一次大規模走出廣西,向全國展現自己的戰鬥力。

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後,李宗仁為首的新桂系認為機會來了,他們一方面攻擊蔣介石,迫使其下野;另一方面跟老鄰居粵系軍閥開戰,並取得勝利,甚至打敗湖南軍閥唐生智,一度將勢力範圍擴張到廣東、兩湖地區,勢力達到巔峰,擁兵20萬。

蔣介石也是老狐狸,他趁著桂系擴張時重新上臺,並聯合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發動“二次北伐”,形式上統一全國。

北伐勝利後,大家感情迅速破裂,桂系成為蔣介石最大威脅,李宗仁試圖和蔣介石爭奪最高領導權。蔣介石利用計謀分化桂系,並通過“蔣桂戰爭”打敗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被迫流亡國外。

此後李宗仁、白崇禧東山再起,重回廣西,再度和老蔣開戰,即便後來在中原大戰中被蔣介石擊敗,但仍然牢牢保持對廣西的絕對控制權,蔣介石想盡辦法也無法完成對廣西的滲透,足以說明桂系軍閥的政治智慧和戰鬥強悍。

4、抗戰時期

桂系軍閥一直堅持抗戰,甚至聯合粵系的陳濟棠,發動了“兩廣事變”,逼迫蔣介石抗戰。

全面抗戰爆發後,進入全國抗戰階段,新桂系二話不說,立即投入抗戰,先後參加松滬抗戰、淮河戰役,即便在抗戰初期損失慘重,依然鬥志高昂,絕不輕言撤退,更不屈膝投降。

後來,桂系領袖李宗仁出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他和

白崇禧先後指揮和參與指揮了徐州戰役、武漢會戰、隨棗戰役、桂南會戰、豫湘桂戰役等重大會戰,表現十分突出。

徐州戰役中,李宗仁作為前線總指揮,取得臺兒莊大捷,桂系的第31軍則參加了臺兒莊會戰的外圍作戰,從而使得中國取得抗戰以來第一場大捷,極大鼓舞了全國抗戰士氣,一戰名垂青史。

桂南會戰,是日軍入侵廣西過程中的重要戰役,由白崇禧負責指揮,我軍主力是杜聿明的第五軍,這支部隊主要是湘潭人,但當時的桂系部隊和地方民團也對奪取勝利發揮重要作用。

豫湘桂戰役中,桂柳會戰主要在廣西展開,桂系軍隊拼死戰鬥,還是沒能頂住日軍瘋狂進攻,桂林、柳州、南寧先後失陷,廣西最終淪入日寇之手。

桂林保衛戰中,守城將士外無援軍,內無補充,孤軍奮戰,視死如歸,拉響手榴彈、炸藥包和日寇同歸於盡,七星巖800百壯士擊斃3倍日軍,打盡最後一顆子彈後全員殉國,無一投降,譜寫了一首氣壯山河的慷慨悲歌,也是整個抗戰時期廣西人民熱血表現的縮影。

一寸山河一寸血,永遠銘記那些為保家衛國奉獻鮮血和生命的戰士們!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皇帝不稱朕,專注史評與時評

既然說“史上廣西兵的戰鬥力”,那咱們就來說說強悍的廣西“狼兵”——

打架看體格,往往身高體闊者勝;而對軍人來說,身材魁梧者固然在列隊做操時,有“威武雄壯”的觀感,但在實戰時未必能佔優勢。好比明代“倭亂”時的倭寇(指來自日本的“真倭”)以及明朝國內的“狼兵”,都是身材矮小,但戰力強悍的典型。

狼兵來自廣西,其兵佔一個“狼”字,就已經有“如狼似虎”的感覺了。

“狼兵”是廣西土司從被稱為“狼人”的土著居民中徵召的兵力。對於“狼人”的族群歸屬,眾說不一,有說他們是壯族之支派的,也有人認為狼人與壯族存在明顯差異,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族群(但一般都說是“壯族土司兵”——當然了,“壯族”現代才有的民族概念)。

總的來說,狼兵來自狼人,而狼人是分佈於今天廣西西部及西北部地區的土著居民,如《皇明世法錄·兵志》載:“粵西瓦氏、東蘭、那地、南丹、歸順諸州(之兵),俱曰狼兵。”

在以上諸州中,尤以東蘭、那地、南丹三州狼兵最為彪悍善戰,如明人謝傑《虔臺倭纂》說:“狼兵以東蘭、那地、南丹州者為佳,其人能以少擊眾,十岀而九勝,謂之真狼。”

明代時,天下之兵甚多,如北方之邊兵(長於騎射)、東南之浙兵(長於火器與水戰),以及西北之番兵、江西之畲兵,湖廣永順、保靖之土兵等;有人認為,以狼兵戰鬥力最為可觀。如鄭若曾《籌海圖編》說:“三州土官之兵,大略如昔秦人,以首虜為上功”。該書將狼兵比擬為戰國時代的秦兵——秦兵一出,六國之兵皆披靡,跑慢了腦殼都沒了。

(壯劇《瓦氏夫人》/皇帝不稱朕)

狼兵來自西南內地,而鄭若曾撰寫《籌海圖編》的目的是“籌海”(籌備海防),為什麼他對看起來與東南海防風馬牛不相及的狼兵推崇備至呢?

原來,在明朝嘉靖年間的倭亂中,明朝迫於兵力不足,曾調一部分狼兵到東南沿海剿倭,並取得重大勝利,還出現了一位可稱為中華民族女英雄的瓦氏夫人(廣西田州土司)。瓦氏夫人所率領的,正是狼兵。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三月,瓦氏率狼兵六千八百多人,馳抵江浙海防門戶金山衛,成為各路客軍中首先到達抗倭前線的部隊,隸屬總兵俞大猷指揮。這支狼兵參與了同年四月的王江涇之戰。在明軍各路圍攻下,倭寇被全殲,明軍取得了“自軍興以來,稱戰功第一”的重大勝利。

以狼兵為代表的“土兵”之所以在有明一代的內外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主要是因為明朝中期以後,衛所軍制敗壞,無兵(國家的正規軍)可用,所以無論是外侮還是內亂,“朝廷遣將征討,多借土司之力”。《明史》載:

“湖南永順、保靖二宣慰所部, 廣西東蘭、那地、南丹、歸順諸狼兵,四川酉陽、石砫秦氏、冉氏諸司,宣力最多。末年,邊事急, 有司專以調三省土司為長策,其利害亦恆相半雲。”

在抗倭戰場上,遠道而來的土兵隊伍,就有上萬之眾。

明代中後期的幾乎每一場戰爭,都有包括狼兵在內的土兵的身影,故西南土兵之強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西南為“百夷”地區,民風尚武,他們不怕打仗/皇帝不稱朕)

狼兵之所以有用,並非他們有奇利的武器或高超的戰法。主要原因有二:

一、狼兵作戰較為獨立,如明朝人說:“(真狼)於今海內為尤悍,然不易得……必土官親行部署才出。”由於狼兵由土官親自率領,沒有一般明軍的弊病,如吃空餉、貪腐、訓練不足、將吏不合等。

二、訓練嚴格,軍法嚴厲,實行連坐之法。史載:“(狼兵)部署之法,將千人者,得以軍令臨百人之將,將百人者,得以軍令臨十人之將,凡一人赴敵,則左右人呼而夾擊而一伍皆爭救之。”左右不夾擊,或遇難不救者,臨陣斬其領兵官,同時一伍、一隊之眾皆有罪,甚者會被截去耳朵。其他軍前死罪頗多,如

“不如令者斬,退縮者斬,走者斬,言恐眾者斬,敵人衝而亂者斬,敵既敗走佯以金帛遺地或爭取而不追躡者斬”。

正是由於嚴厲的軍法,使得狼兵在作戰時,人人奮勇,不敢稍後。

當然,正由於狼兵較為獨立,不像明軍將領那樣事事掣肘,軍法才能真正地落實到位,而不至於流為空文。如果一支軍隊,“勇於私鬥,怯於公戰”,他們再長得高大雄奇都沒用,一上戰場,直接跪下來,舉槍投降,比矮小的敵人還矮半截。(皇帝不稱朕答題)


皇帝不稱朕


錢鍾書說過一句話:“中國有三個半人,湖南人算一個,兩廣人算一個,江浙人算一個,山東人算半個。”
而廣西兵打仗是真的厲害,樓下有人說湘軍牛逼,但我還是認為桂軍更牛逼!

一、名人看桂軍

抗日戰爭時期,廣西部隊沒有出過一支偽軍。
而日軍無法佔領廣西任何一個城市和村莊超過3個月。
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美國將軍史迪威說過:“廣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彭老總在紅軍打仗的時候說過:“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

二、桂軍戰績

北伐戰爭時期,四軍有個稱號叫“鐵軍”,桂系第七軍有個稱號叫“鋼軍”。
北伐軍的第一個大的勝仗,就是桂軍最出名的名將李宗仁指揮的長沙戰役。
一個星期不到,打的吳佩孚叫爸爸,之後光復長沙,這一場戰役讓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決心堅定了下來。
這算是桂軍和湘軍的一個大碰撞吧?
而且上面說的這個桂系七軍,就我的記憶裡面,沒有打過敗仗。
在桂唐戰爭中,素以彪悍著稱的湘軍十幾萬人被桂軍幾萬人打敗並被收編。
在中原大戰最初,10萬湘軍和3萬桂軍幹了一架,湘軍又是一敗塗地。
在中原大戰後,桂軍後撤回廣西老家。
湘軍、滇軍、粵軍一共動員了近12萬兵力企圖戰勝桂軍並解放西。
但是桂軍2萬多人兵分兩路,
其中一路先是幹掉了超過3萬人的滇軍,隨後又戰勝了3萬粵軍;
另一路在桂林一帶戰勝了近6萬湘軍。
羅榮桓曾這樣評價廣西兵:“要警惕廣西兵團,就是李宗仁、白崇禧的兩廣(廣東、廣西)部隊。這些著短褲、穿草鞋的兵,打仗頑強,又善於爬山,跑起來像揩了油的,很難抓住。”
桂軍的這個戰績,我相信,不要多說了吧?
這裡我要額外提一點,解放戰爭後期,局勢已經很明顯了。
桂軍雖然戰鬥力強悍,但是已經知道再打下去也沒有意義。
桂系的領袖也不想打了,只是想給歷史一個交代而已。
而且,除了正規的桂系軍隊,
那些自發抵抗日軍的民團,也同樣富有中國人的血性,永遠在中國抗日史上發光。
不論如何,比起一槍不放拱手相讓,還是牛很多!

歡迎關注我~

不太正經的劉博士


歷史上廣西是戰鬥力最強的省份,很多人不敢欺負廣西人的,大家都覺得廣西人很野蠻的。廣西的歷史挺悠久的,文化底蘊濃厚,廣西人的作戰經驗很豐富。太平天國和李宗仁桂系軍在歷史上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之前認識了一個桂平的朋友,她一見面就非常熱情的給我介紹了她自己的家鄉,她問我們聽說過太平天國運動沒?太平天國運動在當時是挺出名的,很多人都知道的,我們曾經在歷史書上面學習過。

太平天國運動的農民兵們都是挺彪悍的,作戰能力還是挺不錯的。李宗仁是著名的抗日英雄,他是桂林人,現在桂林還保存著李宗仁官邸和李宗仁故居,桂系軍在抗日戰爭期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桂系軍的故事在桂林本地人當中廣泛流傳,大家都覺得他們挺勇敢的。很多人對桂系軍的評價都是挺好的,廣西這邊當兵的人都挺積極的,大家都是很勇敢的,廣西軍都沒有出現過逃兵的現象。


桂林新鮮事


戰鬥力最強不敢當,我們廣西人很謙虛,低調,說我們戰鬥力強都是外省或者史書給我們的評價,我們從不說自己強。

實際上,知道廣西兵強悍的人大多是看了《明朝那些事》知道廣西狼兵的,這裡我不再贅述。

狼兵起先是桂北河池和桂西百色地區的土司私兵,在明朝時,狼兵指的是少數民族。但需要說明一點都是,狼兵屬於僱傭性質,既明朝政府花錢僱傭狼兵作戰,並不是隸屬明朝兵部的正規部隊。

與同時期的戚家軍和四川白桿兵比起來,狼兵名氣在南方抗倭尚可,在北方鮮有作戰記錄。有些人說寧遠之戰袁崇煥帶有六千多狼兵作為督標(近衛隊),我本人卻查不到相關記錄,可能有些人因為袁崇煥祖籍廣西藤縣就把狼兵按在他頭上,可問題藤縣在桂東,狼兵在桂西北,風馬牛不相及,且憑袁崇煥當時的身份也不可能調動狼兵,所以此事我認為不可信。

狼兵在明朝時的主要戰績是:鎮壓大藤峽瑤族起義(明孝宗朱佑樘的生母紀太后即是大藤峽瑤族俘虜),配合明英宗鎮壓雲南麓川土司造反,鎮壓桂中柳州來賓地區遷江十寨壯族侗族叛亂(遷江十寨有隔代造反的傳統),鎮壓桂東潯州地區土司叛亂,配合明武宗時期南征越南,嘉靖年名臣張經調遣過桂西土司瓦氏夫人麾下狼兵到江浙一帶抗倭(由於張經不是奸臣嚴嵩一黨,被胡宗憲陷害入獄後被處決,瓦氏夫人因為朝中無人只能帶兵返回廣西)。

明末清初,南明晉王李定國徵調了桂北狼兵帥軍在桂林迎擊滿清偽王之一的大漢奸孔有德,並將其陣斬(孔有德曾在大淩河戰役消滅了最後的戚家軍和白兵)。

以上為明朝時的狼兵戰績。

此圖為明朝畫家仇英所做《抗倭圖卷》,描述張經調遣狼兵東南抗倭的事情。


狼兵東南抗倭之王涇江水戰



行軍中的狼兵




滿清立國後直到太平天國起義之前,狼兵沒有被滿清重視,只是參與日常的邊境守衛和押送犯人等,並沒有參與過大型的軍事行動,直到太平天國一起,狼兵一詞不再是少數民族獨享,而是指整個廣西的士兵稱號。

太平軍的主要成分是兩廣的客家人,壯族,廣府人,桂柳人,部分其他少數民族組成,以三萬之眾一路從桂東北上,打到南京,又北伐天津,雖然滿清自己廢柴不經打,但打鐵還需自身硬,滿清也不是沒有不能打的部隊,當然,絕對不是湖南人安徽人的湘軍淮軍,而是從貴州調來的苗族兵,是唯一能跟太平軍白刃戰打成勢均力敵的對手。

湘軍作戰有個特點:結硬寨,打呆仗。意思就是防守反擊,因為太平軍火炮數量不足,攻擊防守嚴密的湘軍會吃虧,所以太平軍打湘軍基本都是詐敗,引誘湘軍主動出擊於野戰擊敗湘軍,並且在撤退途中拋撒金銀等物品使湘軍自行撿去陣型大亂時太平路又殺個回馬槍,擊潰湘軍,在天京事變前太平軍用這招打湘軍屢試不爽。

不過隨著北伐失敗,天京事變內訌,太平軍元氣大傷,光東王楊秀清部下幾萬善戰的老兵就被殺個精光,後來招募的江浙湖北安徽等地的新兵在戰鬥力上遠遠比不上那幾萬老兵,且湘軍也被養刁了,十幾年血戰也打出真火來,戰鬥力足以碾壓幾十萬太平軍新兵,這才有太平天國的滅亡。

至於辛亥革命和後來發生的新舊桂系,抗日,解放戰爭等事情你們也知道了,我就不在贅述。

廣西人戰鬥力強不強,只有他們的對手知道,並非我們自吹自擂。


一路都靠浪


二戰中廣西兵打仗最狠,狠到你難以想象。

當年的桂林保衛戰,雖然堅守的時間不算太長,但是慘烈程度卻是抗戰有史以來最讓人動容的。不但是國人動容,就連參戰的小日本也對此戰刻骨銘心,陰影揮之不去。

日軍在1944年發動了“豫湘桂戰役”作戰,連克河南、湖南,除了在衡陽遭到第十軍的頑強抵抗外,一路所向披靡,國民黨軍大部分潰不成軍,日軍近7個師團,15萬兵力,300多輛坦克,30多架飛機,大量重炮集結於桂林一線,準備進攻桂林。

而桂林的守軍只有一萬多人,原本的兩萬多人還被抽調走一大半,加上當地的民團萬餘人,也就兩萬人。而且武器裝備很差,尤其是民團很多隻配備有獵槍和大刀。

 1944年10月28日,桂林保衛戰開始。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攻擊外圍據點,而駐守的官兵死戰不退,全部陣亡。隨後日軍開始直接進攻桂林城,並且派登陸艇試圖從水路攻擊桂林,桂林守軍進行了異常頑強的抵。日軍曾經27次衝入桂林市中心,都被守城軍民在巷戰中趕出。在這期間民團的敢死隊還綁著炸彈去炸日軍的登陸艇,光在灕江上就讓倭寇死傷了幾千人。

桂林保衛戰中桂軍及民團都是清一色的血戰到底,灕江江面和市區街巷到處都是敵我雙方的死體。最後桂林保衛戰以守軍全部陣亡結束(包括民團),被俘的極少,而投降的就更是寥寥無幾。試想一下當一支部隊建制被打亂、打殘的時候,還能做到血戰到最後一個人。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無謂的精神。軍人就不說了,作為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民團,且武器原始落後,亦能與敵軍決死到最後一人,可見民風之兇悍,保家守土決心之堅定。

戰後,日軍很多人都對此戰做了刻骨銘心的記錄。言語之間情緒低落與內心的恐懼無不溢出。

向抗戰期間血戰過的廣西人民致敬!


老裡說歷史


說廣西兵戰鬥力歷史最強,純粹是瞎扯,廣西確實是好地方,人勇敢聰明,但是不能無底線捧。從陝西兵建立了秦朝,漢朝,山西兵建立了大唐,河北山西士兵追隨蒙古一直打到巴勒斯坦。安徽兵建立了大明,遼東,浙江士兵在半島打敗豐臣秀吉。

那個戰功都比廣西大,山西,陝西,安徽士兵是建立了大秦,大漢,大唐等多個偉大王朝帝國的,打過多少仗?兵鋒掃蕩的地方從帕米爾高原,一直到貝加爾湖,建立了龐大的大帝國。

安徽兵都建立了大明。蒙古和滿洲就不用說了,在歷史上那個武功不超過廣西?山東,河北,山西,東北人為主的志願軍,打敗美國為首的17國聯軍,戰功大不大?

就是抗戰,廣西部隊在22次大會戰,那次是主力?那個戰功,比湖南,浙江,山東人和貴州人組成的五大主力戰功大?

廣西部隊收復了一個縣城?還是收復過一個城市?39年,廣西21個師被日軍2個師團打敗,要不是第5軍在崑崙關取勝,恐怕自己都要被日軍全殲了。日軍第5師團長今村將軍得意洋洋的向白崇禧發出挑戰,要以日軍1個師團及1個旅團單挑白崇禧的50萬桂系大軍。

差不多說說就行了,無邊無際的捧高,並不是好事情。看看1944年廣西會戰那個表現,桂系那麼多部隊和重炮,2天,就把桂林要塞區域給丟了。


深度軍事


廣西人骨子裡就是會打仗的,作戰時頭腦清晰,分析到位,經常以少勝多,殺敵1000,自損800,從不是他們的風格,一向以極少的傷亡,一擊即中的風格,勢必將敵人擊潰,讓敵人聞之喪膽。也許有人說許多善戰的省份,典型的就有無湘不成軍的湘軍,還有被李宗仁將軍評價的“八年抗戰,川軍之功,殊不可沒”的川軍。但是最能打的軍隊,腦子裡第一個浮想出現的就是廣西。古代廣西狼兵自古就是名震天下,兵如狼將似虎,明代鄭若曾(明朝胡宗憲的幕僚)《籌海圖編》就記載“廣西狼兵於今海內尤悍……能以少擊眾,十出而九勝”,可見其戰鬥力,而到近代桂軍連美國名將史迪威也說“廣西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兵”,不得不說是勝譽有加!


下面以實力說話,在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派屠睢為將,50萬秦軍兵分五路攻打西甌一帶(今廣西一代)。雖然正面戰場失敗,但西甌人逃入叢林,打起游擊戰,在三年的作戰中,時不時的突襲,神出鬼沒,秦軍連吃飯睡覺都要帶著頭盔。最終屠睢戰敗,折損30萬秦軍。秦始皇最後不得不發配“賤民”到廣西一代,與當地融合才最終實現統一。


到明朝明英宗時期,潯州地區經常有強盜土匪出沒,經常霸佔百姓田地,強搶財物民女,地方政府徵用廣西狼兵剿賊,短短几年時間土匪盡散。嘉靖時期,沿海地區倭寇橫行霸道,為害鄉里,朝廷調動狼兵抗倭,第一戰就在梅州全殲倭寇。逐漸也成為明朝主力軍,在明末,袁崇煥帶領6000廣西兵等其他軍隊抗擊金軍中取得唯一一次大勝寧錦大捷!



到清朝,太平天國運動中,洪秀全起義時,廣西狼兵就是當時的主要戰鬥力,定都天京後,開始北伐。這支只有2萬人北伐軍全部由從廣西帶出來的廣西兵組成,由林鳳祥統帥,從揚州出發,經過安徽、河南等地,直入直隸,逼近天津,差一點就拿下北京。雖說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從揚州到天津僅僅只花了3個月的時間,不得不說這支廣西兵戰鬥力驚人。



而到了整個混亂的近代,廣西兵,或說是桂軍,表現突出,戰功赫赫。中原大戰開始時,桂軍實力最弱,不到3萬桂軍大敗10萬湘軍,後來又與中央軍正面作戰。戰後,在撤回廣西中,又遇到湘軍、滇軍、粵軍近12萬的兵力,試圖擊潰桂軍並佔領廣西。但是就是這2萬多人,兵分2路,一路先擊敗了3萬多的滇軍,後又戰勝了近3萬的粵軍;另外一路1萬人擊敗了6萬的湘軍,不服都不行!



在抗戰中,廣西人口只有1000多萬,出兵人數也僅此於川軍。日本的戰爭史中,認為桂林保衛戰是所有對中國作戰中,中國軍隊勇猛激烈程度超過自己的兩次戰役中的一個(另外一個是崑崙關戰役,也在廣西)。日本人也無法在廣西進行大屠殺,廣西人上至80歲老人,下至10歲小孩,都是在作戰,也就是因為這種全民作戰,直到抗戰結束,日本從未徹底佔領廣西。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徐州會戰,桂柳會戰,數不勝數……


農夫史觀


廣西兵打仗是什麼樣的?請看我十九路軍淞滬抗戰英雄周材謀的表現就知。

周材謀 (1900- 1971)博白縣茅園村人,兄弟排行老三,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61121旅迫擊炮手。1925年因貧頂替族人阿春兵役投陳銘樞鐵軍麾下,歷北伐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南昌起義和中原大戰等。1932年震驚中外的1.28淞滬抗戰爆發 ,十九路軍浴血反擊,

外電驚稱虎師,日報凝為狼兵, 打破皇軍不可戰勝之神話。鏖戰33天后為掩護主力撤退,他們團奉命於嘉定、太倉一線阻擊日軍。僅,周材謀一人擲千發迫擊炮彈,耳被震聾,炮管打紅, 他拉泡尿淋凉後再打。同班幾位炮手戰死, 他一人一炮仍擲彈阻敵。一寸山河一寸血,後阻擊部隊全部捐軀, 他拉幾個死屍壓身上, 躲過清場日軍槍殺。他潛漕河遊幾天幾夜方逃脫。借換民裝尋部隊月餘,時被蔣調駐福建的十九路軍起事受挫,他雖在世而周春之名己列入61師陣亡名單。嗚呼!戰神猶在, 烈士載冊, 部隊覆沒, 歸伍何求 。然, 他望北斗一路行乞,日躲夜行,喝路邊生水,睡無人草堆,軍裝獎牌全變賣充飢,歷半年到家,從此緘口不提淞滬戰事, 鄉黨不識臥側功臣。解放後他放牛為業,養牛精壯; 困難時期, 受氣被欺,亦不聲張,終老未娶。直至生命垂危, 他提起同伍老鄉全部捐軀他省, 留守戰友悉數為國犧牲時,幾度哽咽。哀哉三公!民族危難時康慨赴義,國家太平日放馬南山。英魂不泯兮壯士歸土!浩氣長存兮憶公嚎啕。英雄安息! (侄孫 周月華 文)


高山6639957092



廣西:二戰時期,廣西兵在全國各地方戰場都留下了血液所有當時出征兵力也是很多的,不怕鬼子和侵入者的猖狂侵犯侵佔與敵對抗到底,鋼兵像猴子一樣靈敏走路飛快又善於游泳懂水性,戰鬥力也是很強的,全國發生戰爭地址都有廣西兵參戰瀘勾橋臺兒莊戰場。廣西兵與國民黨有過合作戰紅軍,鋼七軍桂系李宗仁很迷信白崇禧。羅榮桓這樣評價廣西兵:“要警惕廣西兵團,就是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部隊。這些著短褲、穿草鞋的兵,打仗頑強,又善於爬山,跑起來像揩了油的,很難抓住。紅軍羅榮桓一看裝備如果是美式裝備那是精銳兵,二看口音如果裝備美的口音廣西那肯定精銳戰鬥極強。最後兩廣認識了日軍是陰謀的計劃,兩廣共識了危害性最後與中央紅軍合作聯合把日軍滅了,日軍戰敗投降告終。二戰時主要是戰爭時期,人民精神最好時期勇者勢不可擋。廣西兵連美兵都說鋼七軍是世界最好的兵。日軍越軍也給高評價桂系兵。湖南兵也是勢不可擋。廣西著名戰場崑崙山戰役桂林柳州戰役等百色起義鄧小平指揮。二戰還是蠻拼的不服輸勇者無敵。敢愛敢恨,敢作敢當,廣西精神也一樣精彩。二戰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和精神。千千萬萬別虛榮虛情假意。自大自誇。!紅軍鋼七軍集團。沒有毛主席(毛澤東)沒有共產黨沒有抗戰士兵們就沒有我們今天平靜安寧穩定繁榮尊嚴獨立進價發展和平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