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看甘肅交通|回望首條高速路

1992年6月,甘肅第一條高速公路——天北高速開建。經過4000多名職工幾百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辛努力,1994年7月1日建成通車。

40年看甘肅交通|回望首條高速路

通車後,家住麥積區、在天水市工作的陳志傑駕車感受了之前從未有過的速度。“原來從麥積區到天水開車要走50分鐘,走天北高速只要10分鐘,每天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隨後的20多年間,隴原交通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汗水和智慧構築起了便捷的交通網。至201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4016公里,總量、質量和管理水平都上了一個新臺階,高速公路的建成也給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無窮活力。

回首甘肅高速公路“創業史”,早在1990年6月,時任天水交通局總工程師喻臨新,他以天水市公路學會秘書長的身份,與學會副理事長緱自發率團赴陝西考察已建成的西安至三原一級公路和正在建設中的西安至臨潼高速公路,回來後形成了考察報告,這為天水修建高速公路做好了技術準備。

由於北道是天水火車站所在地,自隴海鐵路通車以來,北道就成了天水市的門戶,天北公路自然成為天水市對外聯絡的咽喉。1992年,改建天北公路的呼聲高漲,天水市公路學會經多方調研,於1992年7月拿出了天北高速建設方案。

天北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副總指揮緱自發回憶:“當時全國沒有一套系統的高速公路修建規範,這對參加工程管理及施工的同志來說,是個新課題。整個項目基本上是邊學習、邊設計、邊施工。”

40年看甘肅交通|回望首條高速路

在沒有像樣的大型機械化設備的情況下,工人們用手扶拖拉機和架子車運輸石料,手持鐵鍬、洋鎬奮戰在施工一線,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大家毫無怨言。

百年大計,質量為本。工程伊始,甘肅省公路管理局組建了監理組常駐工地,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工程指揮部及時建立了三級質量管理機制,並制定了《工程施工管理辦法》《工程質量管理辦法》等制度。項目辦加強科學研判、嚴格強化試驗檢測工作,配備了建材、混凝土抗壓、原料配合比試驗等設備,確保了工程質量。

“能參加甘肅省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建設,機會十分難得!施工過程中監理審查不過,堅決不開展下一道工序。”天北高速第五施工隊技術負責人呂新文1989年從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道橋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天水公路管理局工作。項目籌建之初,他主動請纓,參與了天北高速公路建設。

1996年,天北高速公路被甘肅省建設委員會評為優質樣板工程一等獎。竣工驗收時,工程質量被評為優良。

40年看甘肅交通|回望首條高速路

(李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