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國古代最勤政的皇帝是誰?爲什麼?

玩家陰叔


第一名,雍正!第二名,崇禎!第三名,朱元璋!

雍正

雍正的勤奮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雍正在位十二年零八個月,親自寫下硃批的奏摺有41600多件,平均每年3250餘件,平均每天9件。雍正在有些奏摺中寫的批語多達1000多字,比奏摺自身的字數還多,據統計,他的批語總計多達1000餘萬字。

更要命的是,雍正精通書法,這些字都是用工整的楷書寫下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除了奏摺,還有一種叫課題本的東西,在位期間雍正共處理過192000餘件,平均每年15000餘件,平均每天41件。

崇禎

崇禎皇帝也是非常勤政的,沒辦法,不勤不行啊,崇禎皇帝命苦,即位之時大明國祚已經延續二百六十年,此時的大明朝就是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不巧又碰上大旱,國內流寇四起,西北不穩,中原糜爛,這樣一個內部爛透了的國家還要時刻提防關外的滿清。

崇禎是一個有志青年,不甘心國家亡在他的手裡,於是沒日沒夜地處理政事,但是時局從未好轉,崇禎操碎了心,三十歲的年級就已經滿臉皺紋白髮蒼蒼,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整個人消瘦不堪。崇禎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國事中,天天早起幹到深夜,酒色之類的東西是不存在的。只可惜崇禎如此勤奮,還是沒能阻止明朝滅亡。

朱元璋

朱元璋一生做了很多大事,其中有一件是廢除丞相制度,這件事情標誌著明清兩朝皇權高度集中的開端。丞相廢除了,沒人幹活了,只能皇帝自己幹,所以朱元璋既要幹皇帝的事,又要幹丞相的事,全國的大事都是朱元璋說了算。

朱元璋從一介布衣成功逆襲當皇帝,開國皇帝往往都比較勤政,但是像朱元璋這樣的工作狂還是很少見,畢竟以前的皇帝還有個丞相分擔政務。朱元璋勤政的巔峰時期,曾在八天之內平均每天批閱奏摺二百多件,處理政務四百多件。後來明成祖朱棣實在是受不了了,成立了內閣。後來明朝有很多皇帝索性將國事都交給內閣,比如玩到死的正德,幾十年不上朝的萬曆。


考古班二愣子


小編說是雍正皇帝,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吧。大家不要被那些野史小說給誤導了,只要翻開史書,好好去看看雍正的事蹟。你們就會知道,他是一位多麼勤政、多麼愛民的好皇帝!

雍正素以“勤於政事,鮮有休息”而著稱,曾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據說,由於忙於政務,雍正每天睡覺的時間甚至不足四小時。

而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雍正皇帝和眼鏡的故事,就能瞭解到。因為,他可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眼鏡控”皇帝!他一生共使用了十餘副眼鏡。

而為了隨時隨地都能處理國事,而不受自己的視力所耽誤,雍正在自己的寢室、書房和坐轎上都會放置眼鏡。所以,雍正配置如此多的眼鏡,其實是為了供自己批閱奏章之用。

事實上,雍正之所以會成為“眼鏡控”,全是因為他操勞過度,缺乏足夠的休息,才最終使自己的視力下降得越來越嚴重,不得不越發依賴眼鏡。

除了要應付繁瑣的國事,雍正還需要大量的精力,來應對反對改革的保守勢力和八爺黨。因此,雍正後期更是不得不開始大量服用丹藥,以提升精神。結果,操勞過度加上丹藥的副作用,最終沖垮了雍正的身體,使得雍正成為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累死的皇帝。

但是,雍正的努力卻開創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他在位期間推行的攤丁入畝、開豁賤籍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等改革,不僅緩和了社會矛盾,還進一步釋放了社會生產力,讓清朝國力進一步提升,國庫充盈、百姓殷富,為乾隆奠定了豐厚的根基。

所以,小編才會說雍正是我國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而且沒有“之一”!


這些歷史要讀


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問題,勤政的標準是什麼?如果說按時間長短算,肯定是活的最長的最勤政,那就是南越武帝。如果是按安邦定國而言,歷代開國皇帝沒有不勤政的。如果是殺貪官最嚴的,應該算朱元璋。如果是界定滿族皇帝,首推雍正。這樣寫下去,就不好判斷了,所以說先把標準定下來,再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