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鄉村振興打好「頭炮」

新興鄉村振興打好“頭炮”

環境優美的東成鎮碧塘村。何勇 攝

新興鄉村振興打好“頭炮”

在天堂鎮朱所村,在挖掘機的作業下,一座危房被拆除。馮凱思 攝

新興鄉村振興打好“頭炮”

在外布前村,村民種上綠植美化鄉村環境。雷賢輝 攝

清理房前屋後雜草雜物、積存垃圾4708處、共計4892.6噸,清理溝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礙物共1215處、4956.5噸,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築344處、19218平方米,拆除非法違規商業廣告招牌共276處、1764平方米,拆除危、舊、棄房5502間,面積238872平方米,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汙水、水體汙染整治320宗。

截至9月10日,新興縣“三清三拆三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數據的變化,彰顯新興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打響鄉村振興“頭炮”。

時下,雲浮擔當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的歷史重任,雲浮市委要求新興在鄉村振興發展中走在全市前列。同時,新興縣被列為全省5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縣(市)之一。這是新興的重大歷史使命和政治任務。圍繞這個目標要求,新興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強化組織推進、三清三拆、共同締造、幹在實處、氛圍營造,實現了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起好步。

三清三拆 全力推進

在天堂鎮南順村,參與人員群策群力,不斷圍著拆除的危舊房屋搬、拉、推、挖、抬……已經退休在家的老黨員老李手拿鋤頭,帶著村民對自家已被推土機推倒的危舊房子殘牆進行拆除。這個房子承載了老李一家人幾十年的幸福回憶,老伴一直不同意拆除,身為老黨員的老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做通了老伴思想工作後,房子才得以順利拆除。

為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新興縣把“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和基礎工作。

發力“三清三拆三整治”,目的是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場“硬仗”。

作為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縣,2018年底前新興必須完成60%以上行政村的人居環境整治任務。從這個角度出發,新興提出重點抓好128條美麗鄉村示範村的人居環境整治,確保年內完成整治60%行政村任務,並制定了全域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工作指引,出臺各類配套文件。

在組織保障上,新興成立了縣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掛帥,縣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主抓這項工作。7月3日正式掛牌成立縣委鄉村振興辦公室,各鎮相應成立了鄉村振興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落實了5名以上專(兼)職工作人員。縣財政對全縣128條行政村,每村劃撥30萬元作為“三清三拆三整治”前期工作費用,目前首期每村(社區)15萬元的經費已劃撥到鎮。

可以說,新興的縣、鎮兩級做到領導、機構、人員、經費全面到位。

與此同時,新興明確分工,實行縣處級領導掛點和“百局掛百村”“千幹聯千村”制度,落實35名縣處級領導和114個單位掛點扶持128條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全縣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幹部,均需返鄉(籍貫所在自然村)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凡是自身或直系親屬涉及“三清三拆三整治”的,要全力配合做好工作,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含副主任科員)還必須每月不少於5天時間返鄉(籍貫所在自然村)參與鄉村振興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新興率先在全市引進第三方評估機制,聘請廣東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年內兩次對全縣12個鎮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情況進行評估,成績排名前三位的鎮將分別獲得200萬元、150萬元和100萬元獎勵,排名後三位的鎮給予通報批評,將評估結果與幹部選拔、績效考核結合起來,有力地推動了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的開展。

創新思維 共同締造

李培旺,是省定貧困村都斛村的一名村幹部,為了打通村中的“掘頭路”,帶頭拆除了自家的3間廢舊房屋;石雪梨,是龍崗村的一名黨員,自行拆除自家危舊房屋140多平方米;蘇五㚪,是白花崗黨員,主動要求先拆他家一間約30平方米的房屋……

在“三清三拆三整治”過程中,新興創新發展“共同締造”理念,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示範作用、農民主體作用,動員各方共同參與。

最近一段時間,全縣各鎮都動了起來,縣四套班子領導帶頭率先示範,甚至利用週末到掛點鎮、掛點村(每人至少掛點3—4村)親自督導開展“三清三拆”,鄉鎮普遍利用白天時間開展清拆行動,晚上時間集中村民開會,講政策、籤自願書。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縣、鎮、村聯動”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即便是中秋假期,也未停止新興“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步伐。

9月22日晚,水臺鎮高地村召開村民理事會,商討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痛點”;9月23日,太平鎮禤村的村民對村中道路兩旁和房前屋後的積存垃圾、雜草雜物進行全面清理;東成鎮利用鄉賢回鄉的時候,與村委幹部、鄉賢在雲敏村實地商謀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在行動過程中,新興充分尊重村民意願,根據村民需求合理確定整治優先次序和標準。建立政府、村集體、村民等各方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機制,動員村民投身美麗家園建設,保障村民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發揮村規民約作用,強化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提升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

得益於此,據統計,截至9月10日,全縣已清理房前屋後雜草雜物、積存垃圾4708處、4892.6噸,清理溝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礙物共1215處、4956.5噸,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築344處、19218平方米,拆除非法違規商業廣告招牌共276處、1764平方米,拆除危、舊、棄房5502間,面積238872平方米,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汙水、水體汙染整治320宗。清拆工作的有力推進,為下階段開展精品村、精品線路、美麗鄉村示範村的項目建設打好基礎。

謀在新處 幹在實處

當前,新興正打造5條精品村、5條精品線路、128條美麗鄉村示範村,並將之打造成為全縣鄉村振興的形象擔當,以形成示範效應,帶動全縣。

在東成鎮碧塘村,乾淨的水泥路穿梭在村內,兩旁是一棟棟現代民居。村內的一棵雙頭古榕樹非常引人注目,這棵樹已有600多年曆史,如今老樹煥發了新容,旁邊的空地搭建了亭臺樓閣,成為村民活動的樂園。

然而,過去的碧塘村,也存在一定“髒亂差”。得益於“三清三拆三整治”,碧塘村逐步推進人畜分離、雨汙分流、路燈亮化、保潔常態化和村道硬底化,一步一步地改變村容村貌,成為聲譽漸隆的綠色村和文明村。

與碧塘村一樣,龍山塘村也是新興縣重點打造的精品村。走進龍山塘村,綠樹成蔭,花草相伴,流水潺潺,空氣清新自然,蜿蜒的村道上難以發現垃圾的蹤影。

這與該村開展生活垃圾處理提升整改工作密切相關。從8月1日起,龍山塘自然村對垃圾處理工作進行改革,推進生活垃圾進行分類、不落地的處理模式,居民生活垃圾由保潔員定時上門收取,統一運到村垃圾屋,鎮每天進行清運。

龍山塘村的乾淨整潔,是新興推行“垃圾不落地”的結果。為攻克農村垃圾處理難題,新興構建起“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垃圾處理模式。同時,採取縣、鎮、村三級籌集方式,把專職保潔員經費納入縣財政年度計劃安排,確保全縣每個自然村至少配備1名保潔員,每名保潔員補助也由原來的400元/月增加到1500元/月。

新興重點打造的5條精品村還包括外布前村、良洞村和石頭衝村。目前,良洞村、石頭衝村已基本建成,碧塘村、外布前村、龍山塘村正在施工推進。

除了精品村,新興還謀劃5條精品線路,分別是“禪意之旅”“現代農牧之旅”“禪茶之旅”“生態之旅”“紫色天堂之旅”。如今,禪意之旅線路已動工建設,該線路以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六祖故里旅遊度假區為核心、以中國禪文化藝術村——六祖鎮龍山塘村為抓手,以外布前村為落腳點,以塔腳村、夏盧村為歸宿。

至於128條美麗鄉村示範村,除了抓好“三清三拆三整治”,新興還將按照“一規、兩園、三革命、四項指標、五級聯創”的內涵,做到有規劃,有家園、有田園,發力“垃圾、廁所、汙水”三大“革命”,以農村“整整齊齊、乾乾淨淨、漂漂亮亮、和和美美”的四項標準,推動“市、縣、鎮、村、農戶”五級聯創,確保美麗鄉村建設有序、穩步推進。

創造亮點 走在前列

在不久前召開的雲浮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上,雲浮市委書記黃漢標要求“新興要充分發揮好溫氏品牌、特色產業、禪宗文化等傳統優勢,大力推動全域旅遊,加快三產融合發展,積極主動融入珠三角,在加快發展中提質增效”。

在發展中提質增效,支持溫氏股份創新發展是必答題。

目前,新興縣與溫氏股份合作,統籌各方資源投資建設扶貧養殖小區。項目計劃投資3.5億元,力爭2020年達到年出欄12萬頭肉豬、1500萬羽肉雞的產能,年創4000萬元可分配收入,為每個建檔立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年增收約4000元。目前,簕竹鎮雲秋洞小區、稔村鎮布辰養殖小區、車崗鎮雲卓面小區建設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據透露,簕竹鎮紅光雲秋洞養殖小區建設用地36.7畝,規劃建設7棟80—90米、寬15米的雙層環控雞舍,合計飼養面積18600平方米,小區配套288平方米的員工宿舍,按照13只/平方米的飼養密度,雙層平養可存欄24.18萬隻/批次,總投資金額約650萬元,預計今年9月底將有兩棟雞舍建成投產。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新興縣政府成立扶貧開發平臺公司,經營模式為“溫氏+縣扶貧開發投資平臺+基地+貧困戶”,資產屬於縣政府扶貧平臺公司所有,按溫氏的養殖小區和家庭農場的模式運作,具體每個養殖基地、養殖小區的日常管理由溫氏股份委託屬下實體公司進行託管。

“新興縣委、縣政府創新推廣溫氏‘公司+村集體+養殖小區+農戶’的模式,支持溫氏品牌做大做強,實現牆內開花內外香。”新興縣委書記唐誼表示,計劃支持溫氏股份建設20個智能化美麗生態養殖小區,打造全國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此外,新興還將實施農業品牌振興計劃,進一步擦亮“象窩茶”“龍山聖地茶”“六祖禪茶”等品牌,打造一批國家、省級農產品區域的公用品牌、全國知名企業品牌、大宗農產品品牌和特色農產品品牌,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格局,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與此同時,加快特色農產品加工產能向園區聚集發展,建設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示範基地、農產品出口示範基地和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亮點

考核不達標 實行“一票否決”

近日,新興縣印發《關於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目標管理責任制的考核方案》。

考核對象為縣處級領導幹部,縣管副科以上幹部(含副主任科員),縣直各單位,各鎮黨委、政府。考核工作於2018年年底組織實施。重點考核環境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生態保護、農房建設)、基礎建設、鄉風文明、組織保障(基層治理)等內容;考核範圍為2018年全縣必須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128條村(居)委。

根據考核規定,縣處級領導幹部掛鉤聯繫美麗鄉村建設的掛鉤村未能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務、經考核不達標的,建議市委取消年度評先受獎、晉職晉級的資格;縣管副科以上幹部(含副主任科員)若自身或直系親屬涉及到“三清三拆三整治”範圍的,均須率先進行“三清三拆三整治”,如未能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務、經考核不達標的,取消年度評先受獎、晉職晉級的資格,未達標前不得提拔任用;縣直各單位實行“百局扶百村”計劃,對掛鉤村未能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務、經考核不達標的,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實行“一票否決”,並將該單位機關年度績效考核獎的發放降一個檔次;各鎮黨委、政府未能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務、經考核不達標的,對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實行“一票否決”,並將該單位機關年度績效考核獎的發放降一個檔次;對於翫忽職守、弄虛作假和敷衍應付等行為,將其評為不達標。

引入第三方評估

第一名獎200萬元

近日,新興縣印發了《關於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考核獎懲辦法》。

考核督查對象為全縣12個鎮黨委、政府,縣級督查於2018年10月和12月各進行1次。重點考核環境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生態保護、農房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鄉風文明、組織保障(基層治理)等內容,督查範圍為2018年必須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的128條行政村,佔全縣行政村總數的60%以上。

考核方式採用縣級督查和第三方測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行量化評分和量化排名。縣級督查由縣督查組採取“聽、看、查、訪”的方法進行;第三方測評則由第三方測評機構參照省、市、縣新農村示範村創建內容及考核標準,通過對材料審核、實地考察和問卷調查計算出得分,對督查對象的建設情況進行考核測評。考核成績由縣級督查成績和第三方測評成績按比例構成,實行100分制,其中縣級督查成績佔30%,第三方測評成績佔70%。

考核成績90分以上,排名第1位的鎮獎勵200萬元,排名第2位的鎮獎勵150萬元,排名第3位的鎮獎勵100萬元,並全縣通報表揚;考核成績60分以上排名第4-9位的鎮各獎勵50萬元;考核成績低於60分排名後3位的鎮不予獎勵,並全縣通報批評、責令整改,鎮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在全縣綜合性大會上作說明。對在考核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行為的,將其判為最後一名。

撰文:雷賢輝 何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