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乡村振兴打好“头炮”

新兴乡村振兴打好“头炮”

环境优美的东成镇碧塘村。何勇 摄

新兴乡村振兴打好“头炮”

在天堂镇朱所村,在挖掘机的作业下,一座危房被拆除。冯凯思 摄

新兴乡村振兴打好“头炮”

在外布前村,村民种上绿植美化乡村环境。雷贤辉 摄

清理房前屋后杂草杂物、积存垃圾4708处、共计4892.6吨,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共1215处、4956.5吨,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344处、19218平方米,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共276处、1764平方米,拆除危、旧、弃房5502间,面积238872平方米,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整治320宗。

截至9月10日,新兴县“三清三拆三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数据的变化,彰显新兴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响乡村振兴“头炮”。

时下,云浮担当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历史重任,云浮市委要求新兴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走在全市前列。同时,新兴县被列为全省5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市)之一。这是新兴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围绕这个目标要求,新兴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强化组织推进、三清三拆、共同缔造、干在实处、氛围营造,实现了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

三清三拆 全力推进

在天堂镇南顺村,参与人员群策群力,不断围着拆除的危旧房屋搬、拉、推、挖、抬……已经退休在家的老党员老李手拿锄头,带着村民对自家已被推土机推倒的危旧房子残墙进行拆除。这个房子承载了老李一家人几十年的幸福回忆,老伴一直不同意拆除,身为老党员的老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通了老伴思想工作后,房子才得以顺利拆除。

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新兴县把“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工作。

发力“三清三拆三整治”,目的是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

作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2018年底前新兴必须完成60%以上行政村的人居环境整治任务。从这个角度出发,新兴提出重点抓好128条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年内完成整治60%行政村任务,并制定了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工作指引,出台各类配套文件。

在组织保障上,新兴成立了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主抓这项工作。7月3日正式挂牌成立县委乡村振兴办公室,各镇相应成立了乡村振兴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了5名以上专(兼)职工作人员。县财政对全县128条行政村,每村划拨30万元作为“三清三拆三整治”前期工作费用,目前首期每村(社区)15万元的经费已划拨到镇。

可以说,新兴的县、镇两级做到领导、机构、人员、经费全面到位。

与此同时,新兴明确分工,实行县处级领导挂点和“百局挂百村”“千干联千村”制度,落实35名县处级领导和114个单位挂点扶持128条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全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均需返乡(籍贯所在自然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凡是自身或直系亲属涉及“三清三拆三整治”的,要全力配合做好工作,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含副主任科员)还必须每月不少于5天时间返乡(籍贯所在自然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新兴率先在全市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聘请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年内两次对全县12个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成绩排名前三位的镇将分别获得200万元、150万元和100万元奖励,排名后三位的镇给予通报批评,将评估结果与干部选拔、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开展。

创新思维 共同缔造

李培旺,是省定贫困村都斛村的一名村干部,为了打通村中的“掘头路”,带头拆除了自家的3间废旧房屋;石雪梨,是龙岗村的一名党员,自行拆除自家危旧房屋140多平方米;苏五㚪,是白花岗党员,主动要求先拆他家一间约30平方米的房屋……

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过程中,新兴创新发展“共同缔造”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农民主体作用,动员各方共同参与。

最近一段时间,全县各镇都动了起来,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率先示范,甚至利用周末到挂点镇、挂点村(每人至少挂点3—4村)亲自督导开展“三清三拆”,乡镇普遍利用白天时间开展清拆行动,晚上时间集中村民开会,讲政策、签自愿书。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县、镇、村联动”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即便是中秋假期,也未停止新兴“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步伐。

9月22日晚,水台镇高地村召开村民理事会,商讨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痛点”;9月23日,太平镇禤村的村民对村中道路两旁和房前屋后的积存垃圾、杂草杂物进行全面清理;东成镇利用乡贤回乡的时候,与村委干部、乡贤在云敏村实地商谋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在行动过程中,新兴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根据村民需求合理确定整治优先次序和标准。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保障村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得益于此,据统计,截至9月10日,全县已清理房前屋后杂草杂物、积存垃圾4708处、4892.6吨,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共1215处、4956.5吨,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344处、19218平方米,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共276处、1764平方米,拆除危、旧、弃房5502间,面积238872平方米,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整治320宗。清拆工作的有力推进,为下阶段开展精品村、精品线路、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项目建设打好基础。

谋在新处 干在实处

当前,新兴正打造5条精品村、5条精品线路、128条美丽乡村示范村,并将之打造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形象担当,以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县。

在东成镇碧塘村,干净的水泥路穿梭在村内,两旁是一栋栋现代民居。村内的一棵双头古榕树非常引人注目,这棵树已有600多年历史,如今老树焕发了新容,旁边的空地搭建了亭台楼阁,成为村民活动的乐园。

然而,过去的碧塘村,也存在一定“脏乱差”。得益于“三清三拆三整治”,碧塘村逐步推进人畜分离、雨污分流、路灯亮化、保洁常态化和村道硬底化,一步一步地改变村容村貌,成为声誉渐隆的绿色村和文明村。

与碧塘村一样,龙山塘村也是新兴县重点打造的精品村。走进龙山塘村,绿树成荫,花草相伴,流水潺潺,空气清新自然,蜿蜒的村道上难以发现垃圾的踪影。

这与该村开展生活垃圾处理提升整改工作密切相关。从8月1日起,龙山塘自然村对垃圾处理工作进行改革,推进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不落地的处理模式,居民生活垃圾由保洁员定时上门收取,统一运到村垃圾屋,镇每天进行清运。

龙山塘村的干净整洁,是新兴推行“垃圾不落地”的结果。为攻克农村垃圾处理难题,新兴构建起“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同时,采取县、镇、村三级筹集方式,把专职保洁员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计划安排,确保全县每个自然村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每名保洁员补助也由原来的400元/月增加到1500元/月。

新兴重点打造的5条精品村还包括外布前村、良洞村和石头冲村。目前,良洞村、石头冲村已基本建成,碧塘村、外布前村、龙山塘村正在施工推进。

除了精品村,新兴还谋划5条精品线路,分别是“禅意之旅”“现代农牧之旅”“禅茶之旅”“生态之旅”“紫色天堂之旅”。如今,禅意之旅线路已动工建设,该线路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为核心、以中国禅文化艺术村——六祖镇龙山塘村为抓手,以外布前村为落脚点,以塔脚村、夏卢村为归宿。

至于128条美丽乡村示范村,除了抓好“三清三拆三整治”,新兴还将按照“一规、两园、三革命、四项指标、五级联创”的内涵,做到有规划,有家园、有田园,发力“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以农村“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和和美美”的四项标准,推动“市、县、镇、村、农户”五级联创,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有序、稳步推进。

创造亮点 走在前列

在不久前召开的云浮市委六届四次全会上,云浮市委书记黄汉标要求“新兴要充分发挥好温氏品牌、特色产业、禅宗文化等传统优势,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加快三产融合发展,积极主动融入珠三角,在加快发展中提质增效”。

在发展中提质增效,支持温氏股份创新发展是必答题。

目前,新兴县与温氏股份合作,统筹各方资源投资建设扶贫养殖小区。项目计划投资3.5亿元,力争2020年达到年出栏12万头肉猪、1500万羽肉鸡的产能,年创4000万元可分配收入,为每个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年增收约4000元。目前,簕竹镇云秋洞小区、稔村镇布辰养殖小区、车岗镇云卓面小区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据透露,簕竹镇红光云秋洞养殖小区建设用地36.7亩,规划建设7栋80—90米、宽15米的双层环控鸡舍,合计饲养面积18600平方米,小区配套288平方米的员工宿舍,按照13只/平方米的饲养密度,双层平养可存栏24.18万只/批次,总投资金额约650万元,预计今年9月底将有两栋鸡舍建成投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新兴县政府成立扶贫开发平台公司,经营模式为“温氏+县扶贫开发投资平台+基地+贫困户”,资产属于县政府扶贫平台公司所有,按温氏的养殖小区和家庭农场的模式运作,具体每个养殖基地、养殖小区的日常管理由温氏股份委托属下实体公司进行托管。

“新兴县委、县政府创新推广温氏‘公司+村集体+养殖小区+农户’的模式,支持温氏品牌做大做强,实现墙内开花内外香。”新兴县委书记唐谊表示,计划支持温氏股份建设20个智能化美丽生态养殖小区,打造全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此外,新兴还将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计划,进一步擦亮“象窝茶”“龙山圣地茶”“六祖禅茶”等品牌,打造一批国家、省级农产品区域的公用品牌、全国知名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产能向园区聚集发展,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和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亮点

考核不达标 实行“一票否决”

近日,新兴县印发《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方案》。

考核对象为县处级领导干部,县管副科以上干部(含副主任科员),县直各单位,各镇党委、政府。考核工作于2018年年底组织实施。重点考核环境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生态保护、农房建设)、基础建设、乡风文明、组织保障(基层治理)等内容;考核范围为2018年全县必须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128条村(居)委。

根据考核规定,县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美丽乡村建设的挂钩村未能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经考核不达标的,建议市委取消年度评先受奖、晋职晋级的资格;县管副科以上干部(含副主任科员)若自身或直系亲属涉及到“三清三拆三整治”范围的,均须率先进行“三清三拆三整治”,如未能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经考核不达标的,取消年度评先受奖、晋职晋级的资格,未达标前不得提拔任用;县直各单位实行“百局扶百村”计划,对挂钩村未能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经考核不达标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并将该单位机关年度绩效考核奖的发放降一个档次;各镇党委、政府未能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经考核不达标的,对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并将该单位机关年度绩效考核奖的发放降一个档次;对于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和敷衍应付等行为,将其评为不达标。

引入第三方评估

第一名奖200万元

近日,新兴县印发了《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考核奖惩办法》。

考核督查对象为全县12个镇党委、政府,县级督查于2018年10月和12月各进行1次。重点考核环境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生态保护、农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组织保障(基层治理)等内容,督查范围为2018年必须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的128条行政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0%以上。

考核方式采用县级督查和第三方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行量化评分和量化排名。县级督查由县督查组采取“听、看、查、访”的方法进行;第三方测评则由第三方测评机构参照省、市、县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内容及考核标准,通过对材料审核、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计算出得分,对督查对象的建设情况进行考核测评。考核成绩由县级督查成绩和第三方测评成绩按比例构成,实行100分制,其中县级督查成绩占30%,第三方测评成绩占70%。

考核成绩90分以上,排名第1位的镇奖励200万元,排名第2位的镇奖励150万元,排名第3位的镇奖励100万元,并全县通报表扬;考核成绩60分以上排名第4-9位的镇各奖励50万元;考核成绩低于60分排名后3位的镇不予奖励,并全县通报批评、责令整改,镇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全县综合性大会上作说明。对在考核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行为的,将其判为最后一名。

撰文:雷贤辉 何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