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對韓信的唯一評價,一語道出韓信水平,只有四個字

大家都知道,張良是一個高人,仙風道骨不求功名,淡看人間爭權奪利。在韓信被殺前,蕭何坐牢前.......張良都是冷眼旁觀!作為一個開國功臣,晚年不去享福,而卻和師傅赤松子雲遊天下。可見,用“淡泊明志”或許更能說明張良的本性!

所以,通讀司馬遷的《史記·留侯世家》,就會看到,張良幾乎不去評價別人是非,包括正面和負面的評價!或許,這既是君子行為,更是張良性格使然。然而,張良沒有評價劉邦蕭何等人,卻對韓信做了評價,或者說是張良對韓信的唯一評價,一語道出韓信的水平,關鍵只有四個字!

張良對韓信的唯一評價,一語道出韓信水平,只有四個字

在秦漢之際,劉邦、蕭何、英布等人,都對韓信有過評價。(1)劉邦評價,“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2)蕭何評價,“至如信者,國士無雙......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3)英布評價,“使諸將,諸將獨患淮陰、彭越,今皆已死,餘不足畏也。”

顯然,從這些評價之中,大家可以看到一個公認的事實,即:韓信是超級軍事天才,是奪取天下的關鍵人物。所以,後世稱讚他為“兵仙”,用兵如仙,神出鬼沒,所向無敵!

閒話一句,韓信的軍事才華,體現在這麼三個方面,(1)練兵,韓信非常會練兵,能把弱旅變強軍,劉邦常把韓信練好的兵指揮權拿去,(2)用兵,韓信用兵神出鬼沒,經常以少勝多,(3)膽識,兵家要謹慎,但更要有膽量,韓信從一介白身,成為登臺拜將的大將軍,可見膽識不凡!

張良對韓信的唯一評價,一語道出韓信水平,只有四個字

既然韓信如此之牛,那麼張良是如何評價的呢?關鍵只有四個字,如今人盡皆知!

西元前205年,劉邦遭到了自起兵以來的最大的慘敗,這就是彭城之戰,即:項羽在半日之內,以3萬之師擊潰漢軍56萬之眾,殲滅了劉邦主力。彭城之戰後,劉邦非常沮喪又惱火,就對張良說:“吾欲捐關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意思是:誰能替我出這口氣,我就把關東讓給誰,誰可與共功?

於是,張良對劉邦說:“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矛盾);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利用)。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

張良對韓信的唯一評價,一語道出韓信水平,只有四個字

由此觀之,張良對韓信的評價非常高,濃縮起來,只有四個字,即:獨當一面!在張良看來,當時之名將,唯有韓信能辦大事,獨當一面,其他樊噲、周勃等都不行!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典故“獨當一面”的由來!如今,這一典故人盡皆知,卻鮮有知道,是張良評價韓信之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