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深夜裡沒有滴滴,颱風天沒有微信,我們怎麼辦?

對於山西人來說,人生最大的問題可能是沒了老陳醋,我們怎麼辦?而對重慶人而言,這個疑問則可能變為沒了火鍋,我們怎麼辦?幸運的是,這兩個問題不會成為現實。但是,對於深夜歸家的人,沒有了滴滴;對於“山竹”颱風天在家困坐的人,沒有了微信;當這兩個問題有可能或者已經成為現實的時候,難道人們也只能問一句,我們怎麼辦嗎?

9月8日至14日,深夜出行或回家的人在習慣性打開滴滴APP時,都會看到一段令人無助的提示語“我們將暫停9月8日至14日深夜出行服務,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其中原因,毋庸贅言,而對於此次滴滴深夜服務停運的影響,則說法各異。那些對滴滴深夜服務產生嚴重依賴的人們,在心裡默默罵著的同時,卻對一篇篇深切緬懷滴滴深夜時分助人為樂的文章瘋狂點贊,甚至期盼滴滴儘早迴歸。而不少冷靜思考且明察秋毫的大V提出“這是不是一種貌似聰明的公關行為,讓大家呼籲你重回生活中來”,其實也是在問“這是不是滴滴有意或者無意在形成一種輿論傾向”。但無論哪種說法,歸根到底將要面對的問題都是:沒有了滴滴,我們怎麼辦?

而說到9月16日肆虐國內南方地區的颱風“山竹”,相信騰訊的大數據後臺一定會有顯示,廣東地區民眾當天發微信、刷朋友圈的數量都在劇增。當時,無論是災情預報,實時拍攝,個人感言,再或是人生感悟的金句,環境保護的期盼,膾炙人口的段子,甚至危言聳聽的預言,都一一展現在微信平臺,出現在我們的朋友圈。可能忙於災後清理和重建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微信,利用它的黏度,已經成功把人們的日常生活鎖定在手機屏幕之上,綁定在指尖滑動之中。據在深圳的朋友透露,曾看到下午三點停水停電的謠言,可是當時很多人想到的並非存水充電,而是開始焦慮家裡的WIFI沒了怎麼辦,換言之,微信用不了怎麼辦?

當深夜裡沒有滴滴,颱風天沒有微信,我們怎麼辦?

深圳北站乘客正在刷臉進站

不難看出,最初僅作為一款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信在今天發揮的功能已經遠遠超出了通訊的作用,而是涵蓋了通訊、社交、金融、辦公、商業服務、市政服務乃至自媒體、數據庫等,可能連最初管理團隊都始料未及。數據顯示,微信已經覆蓋國內95%以上的智能手機,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真正成為了所謂“連接一切”的萬能平臺。但是,又有誰想到,微信在為中國百姓和全球數以十億計的用戶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在不斷的積累各類使用風險。因為一旦這個億萬用戶已經慣常使用、與日常生活已經密不可分的萬能平臺突然爆發內生或外在危機時,其對國民經濟、人民生活甚至國家安全造成的影響必將遠遠超過滴滴順風車的影響,那麼這其中就隱含著從服務到製造、從輿情到數據、從民生到政務、從發展到安全等等全方位的潛在風險。

儘管騰訊一直在強調微信的風險管控能力,而筆者作為使用者也一直感受到微信的誠意、決心和能力,也正在享受著微信給工作生活帶來的各種便利。但是,正如造成順風車危機的原因是滴滴的管控問題,說白了就是對風險的事前危機評估和事後處置預案嚴重準備不足。那麼,作為微信的忠實用戶,我們也誠懇的呼籲微信能在這方面加大投入。如何防微杜漸,如何有效管控,如何穩妥善後,這些都是針對目前已經全面壟斷的微信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同時,國家、政府也應從國計民生、國家安全的角度,加大對各類壟斷性企業的監督、引導和幫助,並且鼓勵市場出現合理的競爭者、參與者作為備份選擇。

危機管理的真諦不在於出現危機後如何管控,而在於如何防止出現危機,以及如何將必然出現的危機損失降到最低。從個人、企業到國家,在順利發展時期,就應該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和危機應變的心理準備,建立一整套危機管理機制,對危機進行檢測、評估。越是風平浪靜的時刻越應該重視危機預防,因為平靜和繁榮的背後往往都隱藏著大大小小的“黑天鵝”與“灰犀牛”。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危機出現時,在問題產生時,在沒有滴滴、沒有微信的時候,能夠有底氣的說一聲,我知道怎麼辦!(作者:李雨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