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深圳爲何進行二次房改?著眼民生、人才和未來發展!

  深圳擬推的二次房改(參見《深圳啟動二次房改,你最關心的三大問題在此!》,在全國引發了極大關注。

2018:深圳為何進行二次房改?著眼民生、人才和未來發展!

  這並不難理解。深圳是最早進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城市。包括蛇口工業區在內的深圳經濟特區,在20世紀80年代之所以能夠吸引大批人才,住房制度改革所帶來各種紅利是最為重要的吸引力。深圳是最早設立全市性住宅局的城市,最早建立了福利商品房、微利商品房以及商品房的住房供應體系,並獲得了聯合國人居獎。2000年之後,隨著1998年全國房改的推開,深圳住房供應基本實現市場化。自從2006年起,深圳房價在一線城市率先啟動,成為房地產市場的風向標;最近兩年,深圳也是房地產調控的焦點。因此,深圳出臺這一方案,自然備受矚目。

  深圳為何在這個時候出臺新住房政策?深圳住建部門的回答是,這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構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的具體實踐,是切實解決好市民的住房需求問題,努力實現住有所居的具體行動。

  當前深圳房價高企,住房供需不平衡、結構不合理、保障不充分等問題日益突出,現有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已難以滿足廣大市民對改善住房條件的新需求,難以滿足深圳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新需要,難以滿足深圳建設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的新要求,急需出臺新的住房供應與保障政策,破解發展中的難題。

  深圳市委市政府希望用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思路,不斷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系統解決好新時代各類群體的住房問題,不斷增加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同時,希望通過建立健全系統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在嚴格落實各項調控措施的基礎上,增加市場經濟手段,加大政府保障力度,合理調控好房價,減少高房價對吸引人才和發展產業的影響,不斷提高城市人才吸引力和創新力,更好地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努力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支撐,為國家新一輪住房制度改革進行探索和實踐。

  顯然,在深圳決策者看來,深圳現有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已經帶來三個方面的問題:城市民生,即解決一般居民家庭住有所居的問題;人才戰略,即解決高房價導致人才吸引力和競爭力削弱的問題;未來發展,這是在人才問題基礎之上,怎樣謀劃未來發展的問題。應當說,深圳所著眼的這三個問題具有極強的現實性和前瞻性,是事關深圳未來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深圳這次改革顯然增大了政府在房地產市場的掌控力,最大的變化是市場商品住房佔住房供應將只佔40%左右,政策性支持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佔住房供應將達到60%左右。但可以注意到,這並非意味著政府從此大包大攬,回到計劃經濟時代。政府希望通過建立健全系統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增加市場經濟手段,加大政府保障力度。應當說,政府的這一措施是務實的,可操作的。

  在住房新政中,深圳凸顯對人才問題和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旨在從根本和長遠方面解決人才和居民的住房憂慮,以增強城市競爭力。在政策性支持住房的40%中,人才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分別佔20%。這裡的人才住房重點面向符合條件的各類人才,住房可租可售,建築面積以小於90平方米為主,租售價為市場價的60%左右;而安居型商品房重點面向符合收入財產限額標準等條件的本市戶籍居民供應,可租可售、以售為主,建築面積以小於70平方米為主,租售價為市場價的50%左右。60%和50%這兩個折扣幅度之大,足以體現深圳的誠意和力度之大。

  “為國家新一輪住房制度改革進行探索和實踐”這一表述說明,深圳肩負著再次為國家住房制度改革探路的責任,可謂茲事體大。

  深圳住建部門強調,新政策出臺後,現有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不變,要通過嚴格落實各項調控措施,確保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這比較容易理解:如果不能調控好現有房價,那麼面向人才和居民以較大折扣租售人才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就可能難以執行。因此,樓市調控仍將繼續,沒有放鬆的理由和空間。(作者:胡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