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礼貌和礼仪,有没有什么人际交往的技巧可以教给孩子?

愤世的qiaoge


Hello亲爱的宝爸宝妈,蜜桃姐姐来咯!

孩子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教训来学习正确的礼仪。

任何孩子都能掌握礼貌行为的艺术。这里有一些关于如何帮助孩子每天记住良好举止的尝试和真实的提示。

  • 让别人参与

有时孩子们可能会听父母以外的人说话。寻求朋友、家人和老师的支持。解释为什么要强制执行某些规则,鼓励他们在任何时候指出并实践可接受的态度。如果一个叔叔在餐桌上打嗝,让他说“对不起”或“不好意思”。如果其他孩子跳到奶奶家的沙发上,让他解释一下跳到家具上是不礼貌的。

  • 使用积极的语言

一些家长告诉我他们用礼仪夏令营威胁孩子。他们传递的信息是,学习礼仪是可怕的;然而,它可以是一个愉快和积极的经验,而不是痛苦或惩罚性的。告诉孩子,拥有良好的社交礼仪,可以被邀请参加更多的好玩的活动,包括成年人交谈时,也更能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会从中受益。肯定的语言总是比消极语言能更好激励孩子。

  • 运用夸大的模仿

用愚蠢的方式模仿孩子的行为。如果他在没有说“请”的情况下做某事,那你就用滑稽、夸张的嘶哑嗓音和夸张的手势、面部表情向他重复这些话。如果模仿他的“错误”行为,孩子觉得不好意思,那接下来就可以和他讨论更好的方式要求其他适当的行为。但如果时比较敏感的孩子,可能就不适合。过度的模仿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挫。

  • 角色扮演情境重现

准备好孩子需要展示礼节的各种情况。假装第一次遇到某人,练习握手。在院子表演一个游乐场场景,在那里,某个孩子在荡秋千上玩太久了,忽略了正在等待的其他人。展示你如何礼貌地要求孩子让每个人轮流。或者假装你们都在超市购物,如果孩子需要从过道上经过,让他练习说“不好意思”。通过实践,孩子将有信心接近任何需要礼貌和文明礼仪的场合。

  • 一起吃晚餐

在一起吃饭的家庭通常有一个更快乐、更有凝聚力的状态。晚餐是练习餐桌礼仪的绝佳场合,例如学习如何处理餐具、正确咀嚼以及进行适当的交谈。餐桌是让孩子们尝试在家外可能遇到的新食物的好地方——比如在餐馆或朋友家。通过慢慢地介绍新的食物,孩子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体验和吃新东西。这会鼓励他对新的菜肴和情况感到兴奋。如果他不喜欢某个食物,教他如何拒绝而不是大惊小怪。

  • 时刻关注学习机会

当孩子曾经指出某人表现出不礼貌的情况时,可以问他,他认为那个人应该怎么做。讨论各种情况,让孩子提供关于他如何表现不同态度的建议。当和父母这样的成年人、老师、家庭成员或陌生人谈话时,问问他能用什么词语表达出尊重和礼貌。让孩子和自己分享他的想法,然后鼓励他尽快实施。

  • 熟能生巧

学习任何新事物的关键是重复,所以反复练习很重要。坚持让他说“请”和“谢谢”,或者轮流摆桌子,或者第一个和大人握手。有了坚持,重复会得到回报,孩子很快就会把这些好习惯融入到他的日常生活中。

不知道各位宝爸宝妈关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进行留言哦~蜜桃姐姐等着你!ღ( ´・ᴗ・` )比心


蜜桃姐姐


交往是一个很大的词,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去发现,去观察,去反思

以下是我对孩子在图书馆看书生活的一段记录,是帮助孩子认识基本的社交礼仪的。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5月15日,小懿2岁4个月17天,懿爸和我带着小懿去了绍兴县图书馆儿童阅览室,在看书期间,我遇到这样一个情况:

儿童阅览室两个小圆桌边的小椅子都坐满了。小懿在靠门口找了一本《衣服衣服捉迷藏》,跑过来告诉我:“妈妈,这本书我看过的。”我回答:“晨晨看过的是《交通工具捉迷藏》,这本是《衣服衣服捉迷藏》,他们都是蒲蒲兰出版社出版的。”其实我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听懂所谓的同一个出版社,但说话间,我看到小懿乘着有位子的空隙,就坐下来看了。对这本《衣服衣服捉迷藏》小懿爱不释手,自己看完一遍,又要和我一起看一遍。

看完大概三遍后,小懿坐不住了,就开始去其他地方找书(或者找好玩的),当她找完书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发现位置已经被其他的小朋友坐走了。她想要去拿回自己的椅子,被我阻止了(我不知道这样对不对),我说:“晨晨,这个是大家的座位,每个人都可以坐。我们再等等。”小懿开始找有没有空位置,我在一旁看书,小懿由看书演变成了找椅子。一看到有空的位置,她就把椅子拿了过来,然后走到哪里都带着。然后走到哪里都带着椅子。有的时候有小朋友从他们的身边走过,她很担心小朋友会拿走她的椅子。

回家的路上,我问小懿:“晨晨,你为什么要搬凳子?”。她说:“没位置了。”我告诉她:“妈妈可以帮你看着凳子。”(我在图书馆没有想到问小懿这些,只是想着尽快把孩子带走)

懿妈感言:

一、当时,我想到的是直接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可以。图书馆上演搬椅子,在当时我看来不能接受,我认为椅子是图书馆的,大家都可以坐,没有哪个小朋友可以据为有。同时,我在告诉孩子不可以的时候,我还有另外一方面的担心,可能会使孩子的自我感失衡,并引发不安全感。

二、冷静下来,我开始想:2-3岁的小朋友护东西倒是很正常的,她可能还分不清公共的财物和自己东西,尽管孩子可以分出自己的和他人的,但是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心里和行为往往是分离的,后来就演变成了,我看到的,我喜欢的,我坐过等就是“我的”。所以,我开始这样理解,我先来了,所以我得到了一个座位。我因为还要看书,所以需要继续保有这个座位,所以我请妈妈帮我看住这个座位。

三、让孩子多多参与这样的交际情形,在3岁之前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交际观。因为很多公共和分享的意识不会平空产生,是在多感受,然后自己从实践当中抽象出来了。很多孩子要到四岁左右才善于把感受到的规则规律表达出来。女孩早熟些也要到三岁吧。在此之前多给她感性的东西,不用急着讲道理。如果她做得不对,简单告诉她规则。多说了她会认为是责备自己。

四、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这样做。

1、告诉孩子,图书馆的凳子只能放在桌子旁边,不能带着走。你如果担心没有凳子,妈妈可以帮你看着你的凳子。

2、告诉孩子,如果没有座位了可以等一等。

3、下次在去之前自己带个小凳子。


Mr禾



身教重于言教,在文明礼貌方面,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父母出门在外,碰到邻居,熟人打招呼,没有热情回应,或者干脆就给一张冷漠脸;在和朋友相处时,也是能不动手就不动手,事事想着自己;在外受到陌生人帮助后不感激,或是当面感激背后却说些不好的话。

那么孩子自然会学会家长的冷漠,不喜欢打招呼,不懂感恩,不会帮助人。

想要孩子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那就先学会微笑,再试着对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伸出援手。

乐奶奶来小城小住时,带着凌乐出门,回来后感叹:“从幼儿园到家的路上,好多人认识凌乐,都和他打招呼。凌乐也是叔叔,阿姨,阿婆,阿公的喊!”

乐奶觉得很不可思议,这小子怎么认识的人那么多,还会有人送他一个苹果,几包饼干什么的。乐奶奶只看到凌乐现在的交际能力,却没有意识到平时我带凌乐出门,会和别人热情的聊天,也会把零食分享出去,更会尽自己能力帮助别人!

善良的人身上总有独特的气质,让人忍不住想亲近!善良的人总是有着温暖的笑容,让人的情绪很快平稳!

想让孩子成为交际达人,那就微笑吧!


八点一刻阅书阅心阅人


小案例:

乐乐5岁多了,每次乘坐公交车时常有人给他让座。妈妈让他给让座的人说谢谢,他就是不说。而如果没有人让座,乐乐就会不耐烦的说:“谁把作为让给我啊,真是的怎么没人让座啊”,让妈妈尴尬不已。

分析:大多数家长都很在意孩子在外人面前的表现。尤其在礼貌方面。很多家长常教导强迫孩子见到人要问好。而孩子们却很少跟家长配合。这种情况常常让家长们很担心:自己的孩子怎么这样不懂礼貌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孩子不懂什么是礼貌

有些孩子被多次批评没有礼貌之后,就问妈妈:“你老是说我没有礼貌、不懂礼貌,到底什么叫礼貌啊?很多家长这时才醒悟:原来孩子并不理解礼貌是什么啊,因为礼貌对于孩子来说是很抽象的,孩子不理解是正常的。对于问候或打招呼来说,成人把他理解为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所以也就认为自己的孩子见到别人也得这样做才礼貌,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见到的陌生人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而孩子的天性,只对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发生兴趣,所以很难对于自己不认识的陌生人展示笑脸或者一些不愿意说的问候语。所以家长就需要有意识的让孩子熟悉、接纳对方,孩子放松下来了,家长需要的礼貌就会随之发生。

二、孩子对陌生人缺乏安全感

对于孩子来说,面对一个比自己高大很多的陌生人,很容易对自己形成无形的威胁。孩子看到陌生人,心里会有些恐慌,就会很本能的以沉默来保护自己。家长为了面子强迫孩子去和别人打招呼,其实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强人所难。这样久而久之,孩子见到外人就会失去打招呼的热情,造成孩子的心理紧张和焦虑、从而表现更为抗拒,让家长更没面子。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礼貌习惯呢?

一、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习惯

孩子对于礼貌这个抽象的概念是不理解的,那家长就可以在家里模拟和别人见面的场景,让孩子先从熟悉的人开始练习,这样孩子会慢慢适应,家长在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和别人打招呼的孩子的,孩子都是渴望被人喜欢的,所以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二、家长要怎么做

家长要利用一切机会,教孩子使用礼貌用于。比如见面说 “您好”、别人帮助后说 “谢谢”、做错了事情要说“对不起”见到老年人要称 “老爷爷好、老奶奶好”、见到和父母差不多大的要喊“叔叔好、阿姨好”等等,礼貌的培养需要孩子慢慢适应不同场景,这需要家长的耐心指导和引导。家长在家里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示范,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加深对礼貌行为的学习。当孩子出现不礼貌的行为时,家长应该平静和坚决的制止,并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和语气告诉孩子什么才是正确的,如果孩子情绪比较激烈,就等孩子情绪稳定以后,再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当孩子有礼貌的行为时,家长要鼓励和表扬,表扬要具体,告诉孩子因为刚才别人给你让座了,你主动和别人说了谢谢,所以别人很喜欢你,夸你真有礼貌,这样正向强化,对于孩子更好的理解和表现礼貌行为都会有好处。

礼貌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部分家长当遇到一个小问题的时候就开始烦躁,给孩子上纲上线,这不利于孩子礼貌习惯的培养,家长要耐得住、守得住、做好自己,不要给孩子一个标准自己一个标准,相信孩子的礼貌行为会越来越让我们有面子。

—————————————————————————————————————


优父母


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环境中的主要角色,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示范作用。家长的人际交往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学习与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原则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人际交往始于个体间的接纳、肯定、支持、喜爱,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当别人对自己表示友好时,要作出“应答”,而这种“应答”得到强化后,会刺激交往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这有利于朋友们更进一步的交往关系的建立。

同时,家长还应当鼓励每个孩子尽量看到同伴的优点,这样才会喜欢别人。

其次要教孩子学会“交谈”。一次成功的交谈不仅取决于交谈的内容,更取决于交谈者的神态、语气和动作等。无论是和孩子还是和周围的成人,家长在交谈时都要表示自己的友好,不能居高临下,同时还要避免长篇大论,否则容易给听话者带来压力和不受尊重的感觉。

最后是教孩子会倾听,家长教导孩子要耐心地倾听他人说话,其实倾听的技巧不仅要耐心,还要作出适当的反应,如表情自然,经常与对方交流目光,适当地点头以示赞许,或是用微笑来表示自己很乐意倾听。这样,别人才更有信一心继续讲下去。


宁静致远—家有萌宝


育人先育己。在我看来,要教育好孩子,家长首先得反思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那么你就先从父母开始改变,教育不是三言两语,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说得通透的,如果自己身为家长都无法做好榜样,那么一切都白搭,就好比家长目无尊长,确告诉孩子要尊老爱幼,这样的道理也许孩子懂,但效果绝对是不理想的。

身教大于言传,境教大于身教。意思说的是与其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人,不如从以身作则开始,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明和谐的氛围。父母就如同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怎样的人,孩子耳濡目染,肯定会感染的。

所以我认为的是,不需要刻意告诉孩子你应该怎样去做,而是我们正在这样做的就是正确的礼仪。


瞄到喵小姐的猫


有些知识书本里没有,但孩子却必须学会,比如一些基本的礼仪常识。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也十分重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讲礼貌的孩子身心健康,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更受欢迎,学习成绩也更好。所以,把最基本但却最重要的礼仪教会孩子,越早学会,受益越早!

以下是人民日报为大家整理了要教会孩子的32条教养礼仪。正值暑假,请老师转给学生家长,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这个暑假,让孩子更有教养。

1、问别人话的时候先说“请问”;

2、别人给了自己什么东西,要说“谢谢”;

3、不要打断大人们的谈话,除非真的有急事;

4、跟长辈或不熟悉的人说话前,最好先说一句“打扰了”或叫出称谓;

5、如果在做一件事前拿不定注意,先去征求父母或老师的意见和许可;

6、一些批评言论最好只是跟朋友们随便说说;

7、不要对别人品头论足,当然称赞他人的外表是必要的;

8、当别人想你问号时,记得礼貌回应,并且也问候他们;

9、在朋友家做客时要想朋友的父母表达感谢;

10、进房间前先敲门;

11、打电话时先讲明自己是谁,然后再找自己想要找的人。而不是一开口就问XXX在吗;

12、收到礼物后要表达感谢;

13、不说脏话;

14、不要对人口出恶言;

15、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嘲笑别人,对被嘲笑的人来说是件残酷的事;

16、看演出时就算再无聊也要保持安静;

17、撞到人的时候要立刻说抱歉;

18、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要遮住嘴;

19、进出一扇门的时候记得停一小会,帮后面的人把们开着;

20、看到父母、老师或者邻居在忙什么的时候,问一句能不能帮手;

21、帮助大人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可以从中学会一些知识;

22、别人帮了你的忙,记得说谢谢,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当做理所当然;

23、正确使用餐具。不知道怎么用的时候就问父母,或者观察其他大人是怎么使用的;

24、电影院、飞机、火车等公共场合,不要大声交谈或者哭闹,别以年龄小不懂事为借口;

25、不要伸手去拿桌子上离自己比较远的东西,请旁边的人帮你传过来;

26、不以自我为中心,要关爱他人;

27、知道最基本的餐桌礼仪,不吃独食、不剩饭剩菜;

28、要知道“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

29、喜欢阅读,并养成习惯;

30、信守承诺,自己说出来的话,要竭尽全力去完成;

31、建立与他人的界限,“别人的东西不随便拿,自己的东西合理支配”;

32、不要撒谎。

以下这些绘本,能帮你培养出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

1、《大卫不可以》,作者:[美] 大卫·香农

内容简介:

本书荣获荣获1998年凯迪克银奖;199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1998年《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一百种图画书”;2001年第七届日本绘本奖读者奖。

每一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2、《恐龙是怎么吃东西的?》,作者:Jane Yolen(简·约伦) 著;Mark Teague(马克·提格) 绘

内容简介:

故事内容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用疑问句将不好的行为表示出来,引起小读者的反思;后半部分用肯定句表现正确的行为,引导小读者学习这些正确的行为。

每一页出现的恐龙都是不同种类的恐龙,小读者可以边读故事边认识不同的恐龙,加上将高大的恐龙形象和孩子的行为相结合,显得非常可爱。

内容简介:

三个和尚,阿福、阿禄和阿寿,行游在一条山路上,他们想要弄明白什么使人幸福。当和尚们出现时,惊恐的村民们立刻关紧了门窗,熄灭了灯火。这些村民长年在艰难岁月中煎熬,心肠变得坚硬,不愿接纳任何人。可是,和尚们巧妙地诱使他们用石头来煮汤,村民们发现他们不自觉地付出了很多,而获得的回报则更多。

作者琼•穆特以优美恬静的画风在美术及插画创作领域享有盛名,他运用华丽的水彩画,引领读者去深思故事背后的蕴涵。他把自己对禅宗和东方文化的热爱,融入到这个古老的巧计故事当中,以此弘扬慷慨好施的力量。

4、《我有友情要出租》,作者:方素珍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中的大猩猩其实代表着一般的小朋友,孤单寂寞,却不知如何交朋友,于是大猩猩采取了“出租”的方式,干脆把自己租出去,这一来,不但有朋友陪着一起玩耍,而且还有钱赚,一举两得。刚巧,咪咪出现了,正好没有玩伴,马上租下大猩猩陪她玩。他们玩得很痛快。

接下来,味咪每天都来租友情,也都先付了租金,他们越玩越开心,这一天,大猩猩特地没带装钱的小背包和计时用的沙漏,反而准备了好吃的饼干,要和咪咪共享。谁知她竟然搬走了,留给大猩猩难忘的想念。后来,大猩猩又出租友情了,不过,这一次他特意强调“免费”出租,代表他已经了解友情的真谛,即友情是不能用金钱买卖的。

5、《Learning to Get along》,作者:Cheri J. Meiners 著;Meredith Johnson 绘

内容简介:

美国权威机构审定,并在全美普及推广塑造0-10岁孩子健康心理和完美人格的好教材,在美国一经推出,就长销不衰,美国各种大小书店均有专柜销售。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心理教育不仅全面、科学,后面2页还附带了家长和老师必读,即富有操作性有生动活泼强化教育结果的辅导游戏。

据说,这套Learning to Get Along是美国各大幼儿园和众多家庭必备的一套书,是不少学校机构的必备“宝典”。无论在大街还是小巷的书店里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整套书文字很平实,理性清晰,没有通篇冗长强硬的说教,而是每本书一位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围绕着孩子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阐释一个主题。插图都是生活中的日常场景,让孩子倍感亲切,会使他们有很强的代入感。

以上绘本里有很多做法是可以借鉴的。你家是怎样教会孩子礼仪的呢?

咘咘岛真诚期望我们都能培养出彬彬有礼的孩子,一起做有礼貌的中国人。


咘咘岛



礼仪分为好多种,有个人礼仪、亲子礼仪、师幼礼仪、同伴礼仪、社交礼仪和公共礼仪等,每一种子礼仪里又包括多种细小的分类。

礼仪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我们成人来说,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一个国家的人民有了礼仪,就体现出了这个国家的文明昌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一直以礼仪之邦著称,因此教会我们的孩子学会礼仪,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论是礼貌也好,礼仪也罢,想要把好的人际交往的技巧传授给孩子,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我们成人在孩子面前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通过你的言传身教孩子自然会习得这方面的礼仪,除此之外再无需多言。

我们平时在家里家外做到了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孩子自然跟着就学习了关爱老人和照顾比自己小的小朋友;我们过马路时能够做到遵守规则,孩子也自然会学会交通规则方面的礼仪;我们见人微笑打招呼,孩子看到后一定也会学会这种礼貌的打招呼的礼仪;我们在餐桌前用餐时,能够主动做到不浪费粮食、吃饭不说话、不挑食,学会给老人夹菜等,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一定会在这种无声的教育中学会餐桌前的礼仪……

育儿先育己,育己先育心。同样的道理,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因此,最好的人际交往的技巧就是你先成为孩子的榜样,只要你先习得了这样的礼仪,孩子必定会跟着你无声的就学会了同样的礼仪。


旎旎妈谈育儿


交际不只是大人之间,孩子们之间也开始了初步的交际,虽不复杂,但也初见规律,如何让孩子成为受人欢迎的小朋友呢?

与他人说话时,要看着别人的眼睛

与别人交流时,不止是语言的交流,更要“神交”,看着别人的眼睛,认真的倾听他人的话语,让别人感受到你的诚意,这样更容易走入别人的内心,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好的伙伴。


认真倾听,不要着急插话

孩子们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聊天时往往都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在他们小的时候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这是他们喜欢的方式,可是当孩子大一些,这种“你一句我一句”的方式很容易变成插话,没等别人说完就着急的回复对方,这个时候学会倾听的显得尤为重要。告诉孩子认真倾听,等对方说完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别人需要帮忙时,给予别人建议

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也和大人一样想得到他人的帮忙。“患难见真情”,在有困难时出现的人往往更人他人珍惜。


懂礼貌,重礼节

礼貌是人良好修养的基础,没有人喜欢满嘴脏话,不懂礼貌的孩子,要懂礼貌,尊重长辈,善待小朋友。

做一个勇敢的领导者

在小群体中,往往会有很多跟随者,这个时候就要有一个领导者出现,领导者往往会有更多的人“追随”,要识大体、会分享、善调节、会决定,这样的孩子才能更受到别人的追随和欢迎。



交往要真诚,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己,做一个受欢迎的小朋友吧!


壮仔妈宝


我觉得教孩子礼貌和礼仪,并不需要什么人际交往的技巧,而要做一个有礼貌,懂礼仪的孩子都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慢慢的积累的!

我们做家长要以身作则,从生活中渐渐的给孩子灌输好的习惯,好的文明用语!

当我们见到熟人的时候,我们自己热情的打招呼,并很自然的向孩子介绍这是谁,你叫什么,问阿姨或叔叔好,当然孩子要是不情愿,也不要逼迫孩子,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大人是发自内心的的和熟人打招呼就好了!时间长了,孩子一定会受到影响的!


当我们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我们对待客人,热情款待,当给客人沏茶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当然要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觉得热情待客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客人走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一起送客人,并很自然的说再见、拜拜!


当我们给亲人打电话的时候,也让孩子参与其中,礼貌就这样一点一滴的形成了,很自然、也能感觉到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