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產房,主動跟醫生說3句話,少吃苦頭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每個媽媽都像戰士一樣,勇敢面對這場充滿未知的“戰役”。在生孩子這件事上,媽媽無疑是付出最多的

進產房,主動跟醫生說3句話,少吃苦頭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每個媽媽都像戰士一樣,勇敢面對這場充滿未知的“戰役”。在生孩子這件事上,媽媽無疑是付出最多的。但是多多少少,每個媽媽都會很緊張焦慮,擔心疼,擔心自己力氣堅持不到最好,擔心分娩被側切,生孩子使不上勁……其實這些擔心,在分娩前,和醫生或者助產士好好溝通,順產前主動跟助產士說3句話的順產痛苦也許會減少一半哦。

第一句話:可以儘量不側切嗎

對於每一個選擇順產的產婦而言,側切都是一道“坎兒”,從切開到縫合,再到恢復,整個過程會讓順產媽咪多遭受很多罪,所以大家都是談到“側切”就色變。然而現在很多產科醫生,為了分娩更順利,縮短分娩的時間,90%都會直接給產婦側切。

所以,為了避免遭受側切的痛苦,順產媽咪可以產前先向醫生交待一下:能不側切就不側切,這樣分娩的時候,醫生也不會輕易給你進行側切。

第二句話:能給我上無痛嗎

無痛分娩是藉助藥物將分娩帶來的疼痛程度降低,進行分娩鎮痛時,為了不影響產程和保證胎兒的安全,醫生會嚴格給予鎮痛藥物,在保留子宮收縮和輕微痛感的基礎上,將分娩疼痛降到最低。“硬膜麻醉無痛分娩”除了一些產科急症、背部受傷感染、腰椎畸形或曾經手術過、產前出血、休克及凝血方面有問題的產婦不能做以外,絕大數產婦均可使用,尤其適合:特別怕痛的初產婦、宮縮強烈導致嚴重產痛的產婦。

第三句話:能不能採用自由體位分娩

想要自然分娩更順利,適當的產前活動肯定是比較有用的。臨產前,在家人的陪伴下適當的散步活動,不僅能幫助打開宮口,而且也能幫助產婦增加產力。

但是,這時候的所有活動都要格外小心,包括活動內容、活動時間都很有講究,所以待產的時候,你提前問一下醫生:你是否可以進行活動?以便於醫生更好的對你進行指導。

給予抓握的東西,分娩時好使勁

在陣痛時會很想抓握一個東西,此時可提供溫暖柔軟的東西,如手、枕頭、方巾或有護墊的床欄等,這可以讓媽咪感到有所支持依靠,幫助媽咪維持自我控制。

【和助產士溝通,要明確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在去醫院的路上,儘量將自己的症狀詳細記錄下來,然後簡單按照時間順序把自己出現的各種症狀排序,描述症狀時,儘量確切。比如描述自己肚子疼,就要儘量描述疼痛的特點、開始的時間、疼痛頻率、持續時間、程度,有無變化等,並準備好月經史、懷孕史、流產史、家族病史等等,以備醫生詢問。特別是本次妊娠期間曾出現的諸如出血、血壓升高等病理情況更應重點、如實地告訴醫生。

【配合醫生,心態很積極】

不良情緒會使人對疼痛更加敏感,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增加產後出血的可能;同時還使產程延長,加之疼痛刺激,自控力降低甚至喪失……而保持良好的情緒,可提高對疼痛的耐受性。

隨著醫學的進步,精神心理因素對分娩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待產期間,與醫生溝通時,不要隱瞞自己的不適,但是也不要誇大自己的感受,如實的將自己的體會與感受告訴醫生,保持平靜、冷靜的心態,你要知道,你的客觀描述,將直接影響到醫生判斷是否準確。

【說話態度謙虛和藹,切忌生硬冷漠】

你認真謙虛的態度,也會使醫生感覺受到尊重,進而促使他有興趣聽取你的訴求。千萬別擔心自己的醫學知識不足受恥笑而不敢開口。也千萬不要不懂裝懂,在醫生面前沒有必要掩飾自己醫學知識的欠缺,虛心請教,是你應該採取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