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貧窮才是最糟糕的暴力”,印度國父聖雄甘地曾這樣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深信“寒門再難出貴子”,貧窮在他們眼中成為無知、愚昧的代名詞。

然而貧窮出身的18歲女生王心儀,在以707的高分被北大中文系錄取後,寫下:“謝謝你,貧窮。”

“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

“貧窮可能動搖很多信念,卻讓我更加執著地相信知識的力量。”

這篇自述自己成長經歷的文章,一天之內刷遍網絡。

王心儀出生在河北省的一個貧困縣——棗強縣。

她還有兩個弟弟,大的比她小一歲,小的弟弟還在上幼兒園;

媽媽身體不好,在家照顧長年患病、生活難以自理的姥爺,一家人生活的重擔全壓在爸爸頭上。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王心儀的家 / 河北青年報

全家的收入,就指望著家中的五畝地,和爸爸不穩定又少得可憐的工資。

逆境沒有打垮王心儀,反而讓她更加相信知識的力量,從小到大,她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王心儀從小學到初中的獎狀 / 河北青年報

她還非常懂事,從小就主動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家務、做農活、照顧姥爺和弟弟......

當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寄到家中時,她正隻身一人在異地打工,只為減輕家裡的負擔。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王心儀收到的北大錄取通知書 / 河北青年報

她認為,因貧窮遭受的坎坷、姥姥的患癌去世、同學的嘲笑和上學路途的艱辛都使她更強大。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王心儀的樂觀向上、自律堅毅感動了不少網友。

只是她感謝的“貧窮”,惹來很多人反對:

“貧窮並不值得感謝,不僅帶來不了什麼,還會帶來眼界的狹隘、卑微的心理和灰暗的生活。”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貧窮與苦難是成功者歷練的資本,但對於失敗者來說,什麼都不是。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貧窮

為什麼不值得感謝

促成王心儀成功的並不是貧窮本身,相反,貧窮使她承受了許多她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傷痛,也徒增了許多挫折。

心怡在文章中寫到自己因貧窮受的那些苦:

“一輩子勤勤懇懇的姥姥的離世,讓幼小的我第一次感到被貧困扼住了咽喉”;

“經濟的窘境的確將一家人推向了絕望的深淵”;

她很早就意識到錢並不是一個世俗的東西,而是她家庭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貧窮意味著生存永遠是第一位。

家境好的孩子在父母搭建好平臺上踮一踮腳達到的高度,有些人孤身奮戰,奮力一搏也不一定能企及。

堅強的王心儀在貧窮中樂觀成長,不少“窮孩子”卻被生活折磨得心力交瘁,他們極度自卑,缺乏幸福感。

寧夏大學一項針對在校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狀況調查顯示:

對生活狀況不滿意的貧困生佔貧困生總數的73.27%,體會不到生活幸福的佔貧困生總數的64.51%,存在著抑鬱狀態的有52.23%。

《中國教育學刊》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也表明了同樣的現象:

“貧學生”會在很多方面覺得無助、無奈,長期下去,便會形成封閉、自卑、偏激甚至仇視等心理,致使自己被孤立。

王心儀的上學路充滿坎坷,媽媽、弟弟和她擠在同一輛自行車上,要經歷泥濘的下雨天,寒冷的積雪路和無止境的黑夜。

許多家境優渥的同齡人,此時正在舒適的家中看書,上各種特長班、訓練營,暢遊國內國外。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窮孩子”們需步步謹慎,以免一步錯一生錯。

如同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中所寫:

“現在我已全然明白,像我這樣出身卑微的人,在人生之旅中,如果走錯一步或者錯過一次機會,就可能不值錢地被黃土埋蓋;要麼,就可能在瞬息萬變的社會浪潮中成為無足輕重的犧牲品。”

讀書成為他們改命的唯一捷徑,可像王心儀家這樣,懂得教育的意義併發自內心支持的並不多,更多相似家庭的孩子會早早輟學,結婚生子,將每分錢的意義看得比知識重要得多。

他們走在一條最艱難的路上,活得小心翼翼,在生活的高壓下喘不過氣,夢想、未來於他們來說是虛無縹緲的,生存才是目前最緊要的任務。

他們忍受物質和精神匱乏的痛苦,對於明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苦難沒有意義,對苦難的思考才有意義。同樣的,貧窮本身,也不值得感謝。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真正該感謝的

是家人和自己

貧窮的環境可以磨礪或鍛鍊人,但不一定能使人成功。

人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環境對人的影響確實存在,但事在人為並非沒有道理。

與其感謝貧窮的成長環境,一直以來陪伴身邊的父母,逆境之中頑強成長的自己更值得被記住。

信中,王心怡多次提到了媽媽、弟弟,這些和她血脈相連的親人是她家庭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好的家庭教育往往更有機會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好的父母也能向孩子傳達出正確的人生觀。

王心儀媽媽的兩句話藏著女兒成功考上北大的重要秘訣。

“不用理他,踏實做事就好。”

在王心儀因衣服破舊被同學嘲笑時,媽媽讓她學會抬起頭,走好自己的路,而不是被他人的評價束縛停滯不前。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談到學習知識時,媽媽這樣說:“這是一條通往更廣闊世界的道路。”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有人說,父母的眼界和格局裡,藏著孩子二十年後的樣子。

王心儀的媽媽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她算術背詩的能力,一歲的王心儀能背誦多首詩詞,比別人早上一年學……這和這位有遠見媽媽的努力有著很大的關係。

重視教育,尊重知識,父母傳達的態度會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最終長成參天大樹。

同樣,除了三觀超正的教育,王心儀家庭的日常生活也充滿愛。

每天上下學的一公里是和弟弟一起玩雪,和媽媽交流學習情況的快樂時光;

平常和媽媽捉蟲餵雞,和弟弟爬樹摘果,親自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和愛自己的家人一起,王心儀的成長環境撇開貧窮,顯得豐富多彩。

當然,最需要感謝的人還是王心儀自己。

生活貧瘠,精神卻不貧瘠。這難能可貴的品質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在經歷過生活的種種困境後,王心儀依然選擇笑對人生。

《成長型思維》的作者 Jo Owen 提出:“當遭遇重大挫折,或者重要的人生目標受到傾軋時,樂觀主義者突破重圍的成功率遠高於悲觀主義者。”

樂觀的品質能使人形成成長型思維,使其最大程度地接受挫折,並且從失敗中獲取教訓,從而走向成功。

逆境生長,能開出更加動人的花。

不只是學習努力,王心儀還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小學開始的名列前茅和滿牆的獎狀都是她努力的見證;培養畫畫、唱歌、演講多種愛好,關注國際時政則是她自身思想的擴展。

就像她的班主任對她的評價一樣:“視野開闊,格局很大。”

學習上腳踏實地,全面發展;生活中懂得滿足,苦中尋樂。王心儀考上北大也似乎不那麼意外了。

四個多月前,她在全校師生面前喊出的那句話:“只要站起比跌倒多一次,我們便沒有辜負這段青春、這段韶光!”

比起感謝貧窮,開明的家庭、有遠見的父母、不服輸的自己才更值得肯定。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跳出家庭怪圈

改變人生態度

按很多人的印象,一個人很難脫離原生家庭的羈絆。

為何王心儀成功逆襲?

心理學上有個經典問題:我們的過去(尤其是童年)能否決定我們的未來?

哈佛大學法學院曾發起一項研究,研究人員選取了456個出生於社會地位和經濟都相對弱勢的家庭的孩子。

他們中有一半的家庭生活在貧民窟,有三分之二的家庭需要領取社會福利。

其中11個男生被認定有最糟糕的童年環境,他們童年就表現出低自尊,面對著父母離異、母親精神疾病、父親酒精成癮或精神遲滯之類的困境。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14歲,這11個孩子接受了第一次訪談,研究者普遍認為他們將來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25歲,第二次訪談,這11個人仍在經歷某些心理困境。

47歲,再接受訪談時,這11位研究對象,有8位已經有了體面的工作、穩定的婚姻和愛情,並且發展出健康的心理水平。

雖然他們並沒有取得什麼卓越的成績,只是過上了大多數普通人一樣的安穩生活,但他們無疑跳出了家庭輪迴的怪圈,擺脫了原生家庭的詛咒。

這也說明,原生家庭對我們的人生髮展會構成影響,但影響有限。

它決定了我們人生的起點,人生軌跡卻是靠自己走出來的。

周星馳很小父母離異,和媽媽一起去香港討生活,從小成長在《功夫》裡的“豬籠寨”一樣魚龍混雜的貧民區,性格孤僻,不愛說話。

更加不幸的是,他並不具有讀書過人的本領,作為一個差生,校長、老師也不愛搭理他。

這樣的成長環境,周星馳卻一直堅信自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員。

跑龍套時,他會為演好一個死屍反覆琢磨,為演好一個宋兵甲和導演據理力爭……

這些經歷,都在日後被他拍進了自傳式電影《喜劇之王》中去。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貧窮也許會阻礙人生畫卷的展開,不自棄卻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其實,更加震撼的事實是,在很多寒門子弟放棄努力的同時,他們眼中本應紙醉金迷的富二代,卻經常表現出一種“找罪受”的堅持。

“有的人腦子裡有很多成見,為了捍衛這種成見,他對世界有一種選擇性的失明,這樣的人就不能用環境為自己開脫了。”

命是弱者的藉口,運是強者的謙辭。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卻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

“人類最後的自由,是在給定的環境下選擇態度的自由。環境可能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唯有改變自己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