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计划》:一个没有”人类”的乌托邦

《天堂计划》:一个没有”人类”的乌托邦

2017年的8月份,特斯拉的老板埃隆·马斯克联合数百位科学家签署了联合公开信,敦促联合国采取措施禁止杀人机器人的开发。如果人类束手旁观,若干年后人工智能将会发展成为心腹之患,最终反噬创造者。关于人工智能的恐惧,科学界的警告不绝于耳,科幻创作更是将其列为基本主题。无论是“电子羊”、“银翼杀手”还是“机械姬”,人类对复制人的恐惧从工业革命时代初期的佛兰肯斯坦恐慌到上世纪下半叶蔚然大成的“赛博空间”的命名开始,就慢慢成为一个“后人类主义”的热门话题。


《天堂计划》:一个没有”人类”的乌托邦


正在腾讯视频热播的《天堂计划》,将人类和克隆人的对抗设置在了不远的将来。2035年,地球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环境的高度破坏,人类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被永久损害,三分之二的人患上了无药可医的血液疾病,器官衰竭成为不可逆转的死亡诅咒。人类只能抓紧时间研究意识传输计划,该计划通过将意识上传至专用设备,来实现永生。为了保障将死之人的生存权,政府实施了“天堂计划”,将重病患者或者年满60岁的人类意识上传到专用设备,成为虚拟人。在这场生存权的战争中,克隆人趁机而起,准备利用意识反向传输技术,成功给统治者高层中的克隆人领导“洗脑”,最终奴役人类。


《天堂计划》:一个没有”人类”的乌托邦


《天堂计划》将人类拯救者的角色安排给穿梭在贫民窟的杨晓和杨蔓父女,他们是“天堂计划”的基层执行者。随着虚拟人的失踪,父女二人逐渐发现了克隆人公司的秘密。失踪的虚拟人被用来进行意识反向传输的实验,小蔓在拯救虚拟人邻居的过程中,意外与申金的意识发生了交织,发现申金正在秘密进行意识反向传输的实验这个有着幼年丧母的记忆创伤的反派,曾经和杨晓一样是“意识反向传输技术”的研发人员。


《天堂计划》:一个没有”人类”的乌托邦


故事的发展并非在此直接迎来高潮,或许是成本的限制,影片的叙事走向了父女间的情感认同。原来杨晓的女儿杨青在12岁的时候就已经因为感染病毒而离开了人世,变成虚拟人。小蔓作为一个克隆人只是给小青作意识回传时的克隆身体。人类的情感伦理在面对有记忆有知觉的克隆人时完全失效了,杨晓不知怎么面对小蔓。


《天堂计划》:一个没有”人类”的乌托邦


也就在这个时候,申金以杨蔓为筹码,让杨晓交出真正的代码杨晓的贵人二叔假扮CK人员,阻止了这一惨剧的发生。影片的结局,完成骇客攻击任务的虚拟人小青,她也永远地留在了网络世界。计划失败的申金望着自己的克隆人(对外宣称是儿子),露出了狡黠的微笑,他是否将自己的记忆和仇恨转移到了他的身上,耐心等待下一次的复仇?《天堂计划》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


《天堂计划》:一个没有”人类”的乌托邦


对人类而言,可怕的未来是图景式的:人类全部被上传到虚拟空间,克隆人走向光明未来,得到永生。这就是克隆人所设想的“天堂计划”,一个没有人类的乌托邦。不可否认,人工智能的巨大力量在于它提供的各种各样服务,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它会优于人类:更少的错误,更多的控制欲。只要它有这个强大潜力,资本就会源源不断扑过来。事实证明,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高端研发部门正在斥资数百亿来研发人工智能,而他们真的解放了人的劳动力,还是让人类变成了器官移植和制造记忆的躯壳。人的生物性基底会随着技术的革新而被彻底改写,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克隆人对于母体的反抗,最终使得人变成了“非人”,人类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变,因此“天堂计划”的背后,或许等待着的是人类的地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