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最近昔日男神吳彥祖上熱搜,誰也沒想到是因為“好爸爸的形象”,社交網絡裡他曬出和5歲女兒在一起的照片,兩個人一起看海、發呆、出門遛彎的圖片、十足的“女兒奴”姿態。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吳彥祖和5歲女兒

前兩天,陳冠希也在一組廣告中曬出和女兒的日常,視頻中他教女兒投籃,和女兒“give me five”,即使老婆在身邊,眼睛也沒有離開過女兒一步。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陳冠希一家

就連最近的各大綜藝,也紛紛玩起了“爸爸去哪兒”的路子,為什麼越來越流行爸爸帶娃了?

英國的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用了半個世紀,對17000個英國嬰兒進行了11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經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比更少與父親相處的孩子聰明。

在陪伴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儘管夫妻雙方的出發點一樣,教育觀念也一樣,但仍然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讓孩子爸多帶娃、陪娃玩各種遊戲,對孩子的成長有多方面的好處!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更合理的家庭分工,更親密的夫妻關係

在我們的傳統思想裡對女性的家庭角色第一位是賢妻良母,對於男性的家庭角色的定位是賺錢養家,認為女性的責任就是要照顧好孩子,丈夫和處理好家庭關係,認為女性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很多人都是母親一個人帶大的。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現在的社會需要女性發展出另外的面向,研究、探索、冒險和執行以及細膩的服務意識,男性在這個時代則要發展出和女性合作的能力,最好的合作能力就是和妻子一起承擔家務,一起照顧、陪伴、養育孩子的責任。

大部分的男人很少關注到每天的家庭生活是多麼的瑣碎,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要工作的媽媽,只要有了孩子,媽媽的世界就多了一個需要時刻操心的人,很多有一種被瑣事包圍的感覺,如果女性還想做一點事業出來挑戰就非常大。

這個時代對女性有平衡家庭和事業的要求,卻很少聽到有男人需要平衡事業和家庭的,如果男人不願意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分擔家務和帶孩子,女人在職場和家庭裡的雙重壓力就會散發在兩性關係和親子關係裡,媽媽不快樂,就很難營造出快樂的家庭氛圍。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如果男人願意主動承擔一部分家務和照看孩子,這會讓女人覺得男人不僅是在愛孩子,更是在愛自己,愛整個家庭,在兩性關係中感覺到被愛的女性更容易平和和快樂,能減少女性善感和過於操心的特質,處在被愛中的女性會自然對丈夫有更多的接納和理解。

孩子是兩人愛情的結晶,有了父母共同參與的養育才能帶來孩子的身心健康,兩性關係是兩個愛人共同建立的,當男人願意帶孩子,女人就會感覺到被愛,被支持,被看見,女人就會回饋給男人溫柔,甜美的情感,去愛和理解男人,兩性關係就能滋養彼此的心靈,最終帶孩子的事情既是男性在向女人表達愛,更是男人需要對孩子承擔的愛和責任,一段親密的兩性關係,從男人願意帶孩子開始。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彌補傳統的父愛缺失,給孩子更健全的親情體驗

有數據顯示,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以母親為主的佔百分之五十,各自分攤的佔到百分之三十,父親主導的,只有百分之二十。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很多人把養育孩子的重擔默認到媽媽身上而大部分的父親是缺位的,很多父親不是在工作加班,就是在辛苦創業,或是看電視刷手機,總把自己搞得很忙,好像這才是一個男人該做的事情,有的父親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讀幾年級,在哪個學校讀書,當然更不知道孩子喜歡什麼,在補習班門外等著孩子下課的大部分是母親,在醫院裡陪孩子看病的大部分是母親,在大部分的孩子心中父親都是遠遠的背影。

兒童心理學家們研究發現,家庭成員對於孩子們的心理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尤其是父親在兒童心理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父愛缺失,會導致兒童心理產生嚴重的缺陷,給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多不良影響。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 缺少父愛會使兒童性別角色模糊,甚至發生錯亂。

科學研究證明,父親或者母親,是他自我性別的第一參照對象,男孩會以父親身上表現出的男性特徵為標準來模仿,而女孩子也會以父親的男性特點做為未來選擇丈夫的標準,缺乏父愛的男孩,往往缺少男子氣,容易產生心理障礙,缺乏父愛的女兒,更容易從以後的戀人身上找補。

  • 缺少父愛會導致兒童出現攻擊型性格。

兒童得不到父親的關愛,會因為對父愛極度的渴望和一次次失望而產生一種報復和仇視的心理,使得兒童性格中帶有攻擊性,有研究認為這種仇視心理容易導致兒童成年後發生犯罪。

  • 缺少父愛會導致兒童交際經驗不足。

由於與父親的交往時間過少,兒童難以從父親的身上獲得與他人交往的經驗,不善於與別人交談,也不願意與別人交往,容易導致成人後性格內向或者自閉。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心理學家早已研究發現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和爸爸或者媽媽在一起有完全不一樣的成長感受,兩到三歲之前的孩子,因為和母親從孕育到生育的過程的深度連接感以及孩子精微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媽媽更容易很快感受到孩子的需求,能夠給孩子及時的需求回饋,這個階段孩子更需要有媽媽在身邊陪伴。

但當孩子三歲以上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探索世界,這個階段誰帶領孩子去探索世界,就會讓孩子對世界有不一樣的認知體驗,保證父親的陪伴不缺失,是孩子心理正常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彌補媽媽帶孩子的不足,帶孩子體驗更大的世界

心理學家羅斯帕克跟蹤調查了美國加州390個家庭,發現母親跟孩子玩的方式更模式化,孩子的興奮度較低,父親則更傾向於帶孩子玩激烈的運動,比如摔跤、捉迷藏等,並由此教他們如何協調自己的身體以及控制情緒。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母親帶孩子的好處是不容置疑的,母親帶孩子關注細節,會更多關注孩子穿得乾淨與否、吃得健康與否,安全與否,學習是否認真,母親帶給孩子的是情緒的感受和把一件事做好的能力,而父親帶給孩子的則更多的是以下幾點:

第一,有目的的培養孩子的某些品質。

相比母親更多的教給孩子一些生活技能的養育方式,父親一般更注重孩子的忍耐力,學習能力等品質的培養。

第二,帶孩子的方式更有冒險精神。

母親式的育兒方式,第一重要的一半是安全,相比母親,父親在育兒方式上更敢於突破孩子的活動區域,帶著孩子接觸到更大的世界。父親的陽性正面能量還能夠帶給孩子被保護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讓孩子不那麼害怕去嘗試新的事物,和父親一起玩耍的孩子更能敞開自己的力量,發展自己的天性,和父親去運動,騎車,走路和認識世界,父親會帶著孩子適當去冒險,突破成長的恐懼,孩子在愛和學習中找到了自己的力量。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第三,育兒內容的豐富多樣化。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調查了92個家庭,發現在孩子最初的語言發育過程中,父親的作用比母親更大。原因可能是:母親在照顧和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更傾向於使用孩子熟悉的詞彙,而父親則更多地使用孩子陌生的詞彙和更復雜的句子。

第四,父親自我形象對孩子的內化。

父親是男孩第一個同性的榜樣和認識自己的模型,男孩和父親在一起會觀察父親的一舉一動,這是男性之間因為相同的性別語言而產生的獨有的交往方式,男性之間的義氣感會讓兩孩子找到同盟的感覺,能夠培養出孩子的陽剛和做事的大格局,這是陽性能量的屬性。

父親是女孩的第一個異性相處的榜樣和模型,和父親在一起,女孩更容易碰觸到自己女性的特質,發現自己的身體不一樣,力氣不一樣,表達方式不一樣,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能夠帶給女孩好奇感去認識這個世界,和父親在一起,也會培養出女孩的勇氣和冒險和領導力精神。

這些品質是在學校和職場裡必不可少,讓女孩學會了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力量,拓展了女孩生命體驗。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父親越多的參與帶孩子,會在早期給孩子建立起平衡又豐富的內在成長體驗,帶給孩子內心富足的感覺,在未來人生中不管經歷多少的艱難都有力量重新再次開始,內心富足的孩子會有源源不絕的勇氣去走出困境,最終獲得自己喜歡的人生,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最初,既得到了母愛,也得到了足夠多的父愛。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育兒不是一個人的事

如果你也想調整一下自己的育兒模式,那麼“青音約”建議您:

首先,用理論和數據去得到另一半的理解和參與。

很多父親覺得帶孩子是母親的責任,其實這並不是責任的問題,還是孩子健康長大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讓對方參與進來。

其次,在父親帶孩子的時候,不要過度去幹涉對方。

父親帶娃肯定和母親帶娃有所不同,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上,大家應該各自尊重對方的養育方式。

最後,不止是保障孩子的安全,還要有深層次的交流和引導。

父親帶娃和母親帶娃一樣,不要侷限於孩子吃飽喝足,不會處在危險的環境下,而是要和孩子做及時的互動和溝通,這樣孩子才能更快的進行智力和心理發育。

陳冠希吳彥祖因“好爸爸”上熱搜:讓男人帶娃,也是幫男人長大

希望每一個孩子在長大後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父親的形象都沒有缺失,都能夠在自己的父親那裡,學習如何做一個更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