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才无碍之人,从无讲经套路,总是随机施设,通达人之心髓

辩才无碍之人,从无讲经套路,总是随机施设,通达人之心髓

灵裕法师平时讲经,有时在一个字上重重发挥,一连解释好几天,有时仅一会儿时间便把数卷经文的大意都销释过了。有时分科已定,及至讲到后边,又更改前科。有时认为该补充的就增加,有时认为该省略的即减去,有时讲解很明白,有时很隐晦。总是随机施设,没有固定的讲经模式。有人对他这种讲经的方式表示怀疑。灵裕法师说:“这本来就是大士度生宏深的规范,怎么可以用常情来评断呢?”其实,灵裕法师已得无碍辩才,几乎可称得是于法自在了。至于拘名着相,以文害辞,以辞害意,及参死句的这一类人,他们怎么能体会这其中的深意呢?因此,现今的人不可固执己见蔑视古德先贤,甚至于对前贤轻谈横议,更不可以冒然模仿先德,妄行自用。

对于佛经的讲解、理解,很多人都讲经说法,历史上有很多人,那么讲得好不好、对不对,是照本宣科呢,还是依文解义)呢,什么样都有。

我们看一看当初佛祖是怎么讲经的:佛祖悟道了,但是当时的世界没有佛经、没有佛法,是佛祖悟道了、证道以后,他自己透彻地理解了,没有丝毫的疑惑了,然后再遇到弟子来问“道”,那么佛祖根据这位弟子的根性、问道的因缘,讲出佛法。佛祖成佛以后,四十九年走遍了印度各地,不停地讲经、不停地说法、不停地度众生,佛祖讲的都是真理,没有谬误。为什么呢?因为他已证悟了实相,对于宇宙的方方面面,对于人、事、物,所有的方面都清清楚楚,所以他讲的都是真理、都是正确的。那么后世的祖师呢,依据佛经自己修行,修行以后最重要的,就是同样按照佛祖当年修行的路子走,关键要自己证悟,这是最最重要的。自己要有能力,对于事物心里要明白,一个事情来了,要懂得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知道这些人需要什么,用什么话、用什么方法可以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佛法,让他们能够对机,对于佛法能够深入下去。能够通过学佛,自己深入进去,自己依然按照佛祖当年证悟的路,不断往内修,去感悟、去证悟,这是核心。

辩才无碍之人,从无讲经套路,总是随机施设,通达人之心髓

同样,讲经也要看对象呀,佛讲经说法当年有听众,那么后世的祖师呢,讲经说法同样有听众。听众是不一样的了,所以要有能力理解佛法,理解佛法的深意,理解佛为什么这么说、这么提,同时要通达听经人的问题,两者结合,能够融会贯通,这个是根本。

很多人讲经,下面人听不懂,这个没有起到作用;或者讲经,下面人明白了,但是跟他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听完以后就过去了,这个也不行。应该讲经一定要使自己的听众听得懂,触发他自己的感受,能够深入进去,这是根本。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都是依人而说、因机缘而说,都是自己证悟以后本性的流露,没有固定的方法。

所以我们修行,我们要想说法,想给别人介绍介绍佛法,一定要小心,不要简单地去模仿先贤怎么说,不要只学他的形式,这个没有用处。关键是什么呢?要自己修行证悟,培养自己的能力,像这位灵裕法师一样,该多讲的,反复讲,让听众听明白,让听众听懂,触动他的心灵;不是很重要的呢,把大意一说就过去了,因为现代)人呢,对这部分可能不是太在意,过去就好。所以讲经说法要看听众,根据大众的需要而讲,是讲得详细还是粗略呢,讲这个呢还是讲那个呢,一定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根据大众的需要,这个是最重要的了。」

—————————

辩才无碍之人,从无讲经套路,总是随机施设,通达人之心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