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進廠多數人進廠已經不優選「台資」工廠包括富士康

臺資工廠型企業是較早在大陸建廠的企業之一,而當時臺資企業員工福利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在2008年前臺資企業基本上都是招聘最好的員工標準,剩下的人才流入普通國內工廠企業。

現在進廠多數人進廠已經不優選“臺資”工廠包括富士康

而歷史性轉變也由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這次金融危機很大部分淘汰了國內的垃圾工廠,留下了更多優質企業。

但是2008年後臺資工廠福利開始在大陸走下坡道,如今基本上保持正常工廠都有的福利;其它的工資待遇基本上按勞動法最低標準走。

再加上大陸人進臺資工廠基本上沒有太多晉升空間臺資企業核心管理人員都是清一色臺灣人,臺灣老管理人員多數保持20年前看大陸人的低文化水平的眼光。

在管理制度上90年代應用的管理制度方案問題也開始展現,讓最懶動腦、最沒有創新精神的人留下,又再度加重企業的管理臃腫;資源、資金浪費。

由於臺企沒有現代的自動化設備企業管理思維,多數保留人管人、人罵人的低效高成本運營。而自動化設備工廠所有的管理制度都同以前的ISO管理標準,有非常多不一樣的地方。簡單的7S、看板管理、防呆管理對於智能化、自動化工廠來說都是落後。自動化設備也由報故障等人處理,轉變簡單常見故障自行處理。

所以從2008年後臺資工廠倒閉、搬遷、工人罷工問題常發生。

現在進廠多數人進廠已經不優選“臺資”工廠包括富士康

今看2018年如果你想進工廠都優選更年輕有活力的內陸工廠,因為不管是晉升空間、工資福利都開始慢慢超越臺資工廠;而進工廠的男女比例也發生戲劇性變化,由以前女多男小變成男多女小。主要原因就是自動化設備應用普及越來越高,多數女性根本不會保養修理。而招聘男工修理與生產一起,不必同以前那樣生產女工,修理機器男工雙重工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